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7篇
石油天然气   77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长石溶蚀作用是东营凹陷北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三段中亚段碎屑岩储层成岩过程中重要的成岩事件。储层中长石颗粒次生溶孔普遍存在,镜下微观特征表明长石溶蚀越强烈,溶蚀产物越富集,因此,长石溶蚀能否有效改善其储层物性值得商榷。以普通和铸体薄片为基础,利用人-机交互图像分析技术,通过面积百分含量法,精确统计了长石溶蚀量和溶蚀产物含量;结合储层物性、流体包裹体及储层孔隙结构等资料,系统分析了长石溶蚀作用和溶蚀产物特征、长石溶蚀成岩环境及长石溶蚀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北带沙河街组四段-三段中亚段储层中,长石溶蚀作用发生在相对封闭的高温成岩环境中,由于流体在孔隙网格系统中的流动速度低,且高温条件下长石溶蚀速度较快,因此,长石溶蚀产物并不能被有效带出溶蚀区或进行长距离搬运,而是在原地或准原地发生沉淀,即长石溶蚀只是将孔隙结构较好的原生孔隙进行重新分配,转换为基本等量的长石颗粒次生溶孔和高岭石(伊利石)晶间孔的过程;长石溶蚀后储层孔隙度变化不大,但孔隙结构变差,渗透率降低。  相似文献   
72.
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和烃源岩生排烃史的匹配关系是控制油气富集的关键,但是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在埋藏过程中多经历复杂的成岩作用改造,孔隙度演化复杂,导致地质历史时期储层孔隙度恢复极其困难。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中深层近岸水下扇扇中亚相含砾砂岩、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确定储层胶结-溶解序列和成岩流体性质演化序列以及各成岩作用发生的地质时间及其相应的古埋深,而后拟合储层铸体薄片面孔率-显孔隙度函数关系,利用铸体薄片求取各类次生溶孔、自生矿物对储层的增(减)孔量贡献值,进行胶结-溶解序列约束下的孔隙度反演回剥;同时,根据不同类型岩石的正常压实图版,对反演回剥的孔隙度进行机械压实与热压实校正,恢复储层实际孔隙度,从而建立地质历史时期碎屑岩储层实际孔隙度演化曲线。利用该方法恢复的储层孔隙度演化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相结合,能够为中深层碎屑岩储层油气富集区的预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3.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是主要勘探目标之一。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露头剖面详细勘探为基础,结合前人成果,对岩性和岩石组合、沉积相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10—长9油层组可划分9种岩相类型,发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相,曲流河相发育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天然堤及决口扇4种微相,曲流河三角洲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河口坝及远沙坝5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2种微相;长10—长9油层组垂向上具有粗—细—粗的复合韵律特征;曲流河砂体、三角洲前缘砂体是油气运移聚集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74.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测试、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手段,以及定性描述和定量表征相结合的方法,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三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流三段储层孔隙度以中低孔为主,渗透率非均质性强,成岩环境经历了弱碱性—酸性—碱性—弱酸性的演化过程。压实作用强度以中—强为主,是储层的主要减孔机制,主要受控于埋藏深度;胶结作用强度以中—弱为主;溶蚀作用强度中等,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当砂泥厚度比大于1时,距离砂泥岩界面越近,碳酸盐胶结作用越强,溶蚀作用越弱,物性越差,有利储层应发育在厚层砂体中部。断层作为流体介质运移的疏导通道,靠近大断裂或次级断层的地层,溶蚀强烈。  相似文献   
75.
Gravity core EC2005, located in the mud wedge off the Zhejiang-Fujian coast in the inner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ECS), was analyzed for its lithology, grain size,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and AMS14C dating. Results revealed high-resolution pale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nd multiple switches of sediment provenances in the inner shelf of ECS. The lithology, grain size and REE concentrations of sediments varied significantly down the core. Mean grain size ranged from 8 to 121 μm, and the values of ΣREE were 152.8-227.9 μg/g. The chondrite- and shal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indicated their similarity to the terrigenous sediments in the study area. Between 17.3-12.3 ka BP the sediments in the inner shelf of ECS were mainly originated from local drainage basins. The source then gradually switched to the Yangtze River between 12.3 and 9.8 ka BP. Since about 10-9.8 ka BP, the sediments in the study area were dominantly derived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he continuous rising of sea level and formation of coastal current along the inner shelf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switches of sediment provenances.  相似文献   
76.
试油资料在渤南洼陷深部碎屑岩有效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试油资料和物性资料,求得渤南洼陷3 500~3 700m深度碎屑岩有效储层渗透率下限值为0.6×10-3μm2、孔隙度下限值为7.45%,与用分布函数曲线法确定的物性下限值基本一致,经试油资料检验正确率为95.2%。综合考虑产液量、孔隙度差值、渗透率差值等参数,结合沉积相、岩性、地层压力等资料,将渤南洼陷埋深大于3 500m的深部碎屑岩储层划分为4类。其中:Ⅰ类、Ⅱ类、Ⅲ类为有效储层;Ⅳ类为非有效储层。Ⅰ类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湖底扇中扇辫状水道中细砂岩和含砾砂岩,地层压力以超压为主,常规试油产液量大于5t/d;Ⅱ类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近岸水下扇中扇辫状水道含砾砂岩,地层压力为常压,常规试油产液量为1~5t/d,实施酸化、压裂措施后产液量大于5t/d;Ⅲ类储层主要为近岸水下扇内扇主水道和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砾岩或含砾砂岩,地层压力为常压,常规试油产液量小于1t/d,实施酸化、压裂措施后产液量为1~5t/d;Ⅳ类储层主要为近岸水下扇内扇主水道和洪积扇中扇辫状水道砾岩或含砾砂岩,地层压力为常压,常规试油产液量小于1t/d,实施酸化、压裂措施后产液量仍小于1t/d。  相似文献   
77.
针对东营凹陷民丰地区古近系沙四段—沙三中亚段砂砾岩扇体类型认识的不统一,在工区26口取心井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及沉积物粒度特征等资料,对民丰地区沙四段—沙三中亚段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及深水浊积扇等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民丰地区沙四下亚段底部和沙三中亚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沙四下亚段中上部、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在各个时期均有发育,但规模较小。在识别不同层段砂砾岩扇体类型的基础上,综合民丰地区各时期构造活动特征、边界断层形态、气候条件、水体深度及湖盆的"敞-闭"状态等,分析了不同时期主要沉积相的沉积演化及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断陷湖盆演化过程中"板式高角度断层-铲式高角度断层"继承性控制的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沉积演化模式,旨在对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8.
车镇凹陷古近系沙四段-沙三段下亚段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岩心观察、钻井及测井资料,结合车镇凹陷的区域背景,对车镇凹陷古近系沙四段-沙三段下亚段沉积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四段和沙三段下亚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三角洲、冲积扇、湖底扇和碳酸盐浅滩6种沉积相.其中沙四段下亚段发育了冲积扇和扇三角洲,而沙四段上亚段则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三角洲和碳酸盐浅滩,沙三段下亚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和湖底扇.纵向上,北部陡坡带砂体连片分布,多期扇体垂向叠置,连续性强;南部缓坡带小规模发育扇三角洲和三角洲砂体,中央洼陷带零星分布湖底扇砂体.  相似文献   
79.
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细粒沉积岩中晶粒方解石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分析、流体包裹体测试、扫描电镜、同位素组成分析等手段,对湖相细粒沉积岩中自生矿物的成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晶粒方解石呈层状分布于沉凝灰岩发育层段或沉凝灰岩与泥晶白云岩过渡层段的细粒沉积物中,方解石具有明显的阴极发光环带,可分为3期:Ⅰ期方解石不发光,含有较高的Sr元素,包裹体中包含羰基硫成分,均一温度超过170℃,由火山-热液喷流物质沉积形成;Ⅱ期方解石呈亮黄色光,含有较高的Fe、Mn、Mg元素,轻稀土元素富集,包裹体均一温度高,为热液喷流的钙质环边重结晶形成;Ⅲ期方解石呈暗橙色发光的环带,含有较高的Mg、P、V等元素,稀土元素无明显分异,包裹体均一温度低,为埋藏过程中成岩转化形成。晶粒方解石在垂向上规律性出现,并且其形成温度由颗粒中心向边缘降低,为芦草沟组沉积时期的火山-热液活动提供了直接证据。沉积期火山-热液活动有利于芦草沟组细粒沉积岩中的有机质富集,对优质烃源岩发育有正面效应,并且火山-热液喷流物质在演化过程中易形成晶间孔缝,为页岩油自生自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0.
针对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内部结构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在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将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划分为11种岩相类型和13种岩相组合单元,并将其岩石结构类型归纳为3大类6小类。运用岩心刻度成像测井技术,建立典型岩相成像测井图版。以常规测井曲线重构岩性识别曲线,利用岩心、成像资料进行精细标定,建立典型岩石结构类型的岩性识别曲线量化识别模式;并运用该方法对盐家地区单井岩石结构特征进行测井识别,分析连井剖面的砂砾岩体岩石结构纵向展布特征,建立近岸水下扇不同亚相岩石结构垂向叠置模式。分析认为单期次砂砾岩体垂向为泥石流沉积、洪水沉积、正常牵引流沉积叠置的有序沉积旋回,向盆地方向呈楔形展布,纵向上向边界断层方向持续后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