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6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武器工业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DSC法测定汽油馏分的低温比热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5个汽油馏分(沸点小于200℃)在243~299K范围内的比热容,测量误差在±2%以内。比较了比热容实测值与国外常用计算方法的预测结果。还由比热实验值计算低温焓,它们与铜量热计测得的高温焓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吸热型碳氢燃料在储存、运输、换热等过程中受到热、溶解氧、催化等作用,会发生氧化沉积和裂解结焦.燃料的这种热稳定问题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为此人们开发了多种抑制燃料热沉积的技术,其中热稳定添加剂的应用最广.综述了国内外为解决吸热型碳氢燃料热稳定问题而开发的多种添加剂,对用于抑制燃料氧化、裂解2个不同阶段热沉积过程的添加剂进...  相似文献   
13.
用多组分汽体流动热量计测定不同组成的乙酸-4-甲基-2-戊酮二元体系在101.3kPa和系列温度下的汽体热容.结果表明热容的非理想性很大,该二元体系的汽体热容相对于理想混合呈负偏差.讨论了汽相缔合、分子极性作用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原油为原料,加入富含芳烃的油品和实验合成高分子聚合物,通过测定不同添加量时系统的运动粘度和胶团粒径,寻找石油分散系统的活化状态,并进行原油常减压蒸馏试验.结果表明,石油分散系统的运动粘度和胶团粒径与其活化状态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最佳活化状态时进行常减压蒸馏可以较高地提高馏分油的收率.  相似文献   
15.
俞庆森  方文军 《化工学报》1995,46(5):609-614
用自行建立的多组分气体流动热量计测定丙酮-氯仿、苯-四氯化碳和苯-乙醇3个二元体系于不同温度、不同组成时的常压汽相热容。实验结果表明,丙酮-氯仿体系的汽相热容相对于理想混合为正偏差,苯-乙醇体系为负偏差,而苯-四氯化碳体系的非理想性不明显。文中还讨论了汽相分子间相互作用对热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抗氧剂对燃料NNJ-150热氧化安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和饱和溶解氧状态的加速氧化条件下,采用静态法分别考察了2,6-二叔丁基对甲基酚(BHT)和茶多酚(TPP)两种酚型抗氧剂作用下的吸热型碳氢燃料NNJ-150的热氧化安定性.测定热氧化沉积物的量和氧化燃料吸光度值随时间及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BHT和TPP后,沉积物量减少,颜色深度下降,抗氧剂可以延长燃料的氧化诱导期,提高热氧化安定性温度.相对而言,BHT更适合于较低温度和较长时间范围内使用,而TPP更适合于较高温度和较短时间范围内使用.结合燃料的液相自氧化机理,可以解释实验的变化规律和酚型抗氧剂的作用机制.同时,以BHT为例,选择抗氧剂的不同加入量,检验了燃料热氧化安定的长效性.BHT的加入明显地延长了吸热型碳氢燃料NNJ-150的热氧化安定期,150℃时有效作用期可达近400 h.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两种原油 2 0个石油馏分的1H NMR谱和氢、碳元素含量等结构参数 ,以及馏分的燃烧焓、蒸发焓等热化学性质 .假设每个石油馏分仅由CH3 、CH2 、CH、ACH和C这 5种简单基团构成 ,基于1H NMR测定和元素分析结果解出石油馏分平均分子结构中的基团数目 ,再用纯有机物的基团贡献法预测石油馏分的燃烧焓、蒸发焓 ,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改善吸热型碳氢燃料热管理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在吸热型碳氢燃料热稳定性能以及催化研究领域的主要工作进展,并分析了它们对燃料物理和化学吸热能力提高的贡献,认为利用添加剂提高燃料吸热能力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还原法在由硝酸银水溶液、油酸、二乙胺构成的反应体系中制备油酸包裹的单分散纳米银颗粒,表面改性的纳米银颗粒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极易分散制成纳米流体。利用透射电镜(TEM)、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油酸分子的羧基端通过O与纳米银核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牢牢地包裹在银核外层,使得其另一亲油端,即较长的碳链朝向外部,形成了一层保护膜,有效阻止纳米银间的团聚。50℃制备的表面改性的纳米银粒径均匀,平均粒径6.8 nm。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纳米流体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表面改性的纳米银分散在正庚烷中形成的纳米流体在120℃稳定时间超过14 h。  相似文献   
20.
以超支化聚缩水甘油(HPG)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一系列超支化聚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HPG-MA)破乳剂,考察了添加量、破乳温度、沉降时间及相对分子质量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动态界面张力和破乳过程中油滴的破裂速率常数的变化,分析其破乳机理。结果表明,在60℃、沉降时间为40min、破乳剂的添加量为2000mg/L时,其脱油率达到90%。与商用破乳剂相比,超支化聚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因具有独特的超支化多位点结构,用作破乳剂时界面活性高、沉降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