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0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开发设计获取茶叶生产链上各环节追溯数据的茶叶质量追溯系统的终端APP。方法通过对茶叶产业链分析,运用数据库技术建立包括种植基地、生产基地、检测机构和经销网络等茶叶生产链上的4个基础数据库,以及用于各基础数据库数据整合分析的中心数据库。同时结合EAN.UAA编码技术实现茶叶生产链上数据的统一编码与采集。结果通过茶农、茶企、检测机构和经销商4个不同登录终端的追溯APP,分别独立获取数据并存储到基础数据库。通过分析生产链上产销数据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实现了消费者获取的溯源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论通过追溯APP的应用,可以提升追溯数据的客观性,改善了追溯效果。  相似文献   
62.
红曲霉(Monascus)作为传统的食品发酵剂与着色剂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行业中,具有良好的糖化与酯化功能,其次生代谢产物红曲色素、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洛伐他汀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与功能价值.本文就红曲霉在茶、酒、调味品及肉制品等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展开综述,基于国内外文献资料调...  相似文献   
63.
岁月迷蝶香     
李亚莉 《信息网络》2007,(11):78-79
高质量的生活就是偶尔的正儿八经 大篇幅的胡诌巴列,然后乐在其中。鬼神难当人干点好事儿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儿总以为鬼神不知道,人类太让鬼神为难了。众所周知人挪活树挪死,何况百年老  相似文献   
64.
老年大学从无到有到发展经历了已经二十几年的时间,但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还缺乏系统的支持和保障以及理论的指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株洲市老年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相关保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得出一些可供老年大学体育教育及保障措施的方法与对策,力图更适合老年人的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65.
我国体育赞助市场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体育赞助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赞助体育的风险较大;体育中介对体育资源的深度开发不足;体育经纪人才缺乏,赞助商相对较少;企业赞助体育效益不高等问题。在体育市场发展的进程中完善我国体育赞助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发展体育中介组织、积极培养体育纪经人才、给赞助体育的企业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好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优势项目和体育明星效应等,是后奥运时代完善和培育我国体育赞助市场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明不同年份普洱茶原料发酵过程中各阶段样的香气变化,探究普洱茶原料在经过一定时间储存之后再进行发酵,对普洱茶香气品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云南大理州2010年和2014年两个不同年份的原料及大生产固态发酵翻堆阶段茶样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香气成分检测。结果 共鉴定出8类88种香气成分:醛类、碳氢化合物、含氧杂环化合物、醇类、酚醚类、酮类、酯类和酸类,经渥堆发酵之后,香气成分变化趋势总体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且原料中的香气成分含量要比出堆样高。2010年原料相对含量为0.42%,出堆茶样下降到0.24%,与原料相比降低了42.86%;2014年原料相对含量为0.78%,出堆茶样下降到0.71%,相对原料减少了8.97%。通过相关性分析,普洱茶晒青原料的质量对于生产过程中品质的改善及发酵结束后成品茶香气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发酵过程中,在微生物作用下也形成许多新的香气化合物,但大部分香气成分都呈现下降趋势,在出堆样中的含量都不高。结论 普洱茶原料在经过一定时间储存之后再进行发酵,并不利于普洱茶香气品质的形成,不适合再进行渥堆发酵成普洱茶,这为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及品质稳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不同加工工艺紫娟白茶的关键香气化合物,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PCA验证、OPLS-DA分析以及相对香气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筛选紫娟白茶的关键香气化合物。结果表明:共检测出82种主要香气组分,以醇类、酯类、杂环及芳香族化合物为主,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β-紫罗兰酮等相对含量较高,rOAV法分析结果显示:1-辛烯-3-醇、α-紫罗兰酮、苯乙醛、水杨酸甲酯等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自然萎凋的紫娟白茶(TZW)花果香馥郁且带毫香、辛香、药香的香气形成具有较大贡献,1-辛烯-3-醇、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苯甲醛等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复式萎凋紫娟白茶(CZW)果香浓郁且带花香、辛香的香气形成具有较大贡献。OPLS-DA分析结合rOAV发现1-辛烯-3-醇和水杨酸甲酯是TZW与CZW香气差异的关键化...  相似文献   
68.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分别进行传统自然发酵、添加红曲霉单一菌种发酵、添加酵母菌单一菌种发酵以及添加红曲霉和酵母菌混合发酵普洱茶,测定其理化成分及感官品质,从而探究外源添加红曲霉和酵母菌混合发酵对普洱茶风味品质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酵结束,混合发酵普洱茶中的黄酮、咖啡碱含量高于其他组,香气较馥郁,具有陈香、药香、曲酯香等,汤色红浓,滋味甜醇、滑稠;红曲霉发酵普洱茶中的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组,其香气具有独特的曲酯香,汤色红浓,滋味甜醇,有回甘;酵母菌发酵普洱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高于其他组,酵母菌发酵的普洱茶带有酵香,汤色红浓,滋味甜醇。研究结果明确了单一菌株和混合菌株发酵对普洱茶理化成分、感官品质的影响,为红曲霉和酵母菌混合发酵普洱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为外源添加微生物发酵普洱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究不同容器贮藏对普洱熟茶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绵纸对照, 选择纸箱、木箱、陶罐、铁罐4种容器对普洱熟茶进行12个月的贮藏。通过感官审评、香气成分测定和理化分析比较贮藏过程中普洱熟茶的品质变化。结果 贮藏过程中, 不同容器贮藏对普洱熟茶感官品质影响较大, 其中, 陶罐和木箱贮藏后普洱熟茶陈香馥郁; 陶罐贮藏后滋味甜醇; 不同容器贮藏的普洱熟茶香气组分的组成差异较大; 贮藏过程中, 不同容器贮藏对普洱熟茶呈味物质变化差异较大, 贮藏12个月后, 其中, 陶罐中普洱熟茶的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最高, 咖啡碱含量最低, 与感官滋味有纯甜味相一致, 铁罐中普洱熟茶的茶多酚、儿茶素、黄酮、茶黄素含量升高, 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 导致滋味出现粗、涩。结论 在贮藏过程中茶样之间的品质变化差异显著, 12个月之内存放普洱熟茶品质最优的贮藏容器为陶罐, 但长期贮藏普洱熟茶的容器选择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方法 以"近红外光谱"和"茶"为主题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利用VOSviewer、CiteSpace和Wordle分析年度发文量并构建近红外光谱在茶叶分析中的知识图谱,通过词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