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41篇
无线电   1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岩石应力敏感指数与压缩系数之间的关系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油藏岩石的渗透率随应力变化的性质为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岩石的应力敏感程度与岩石的压缩系数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岩石的压缩性强, 岩石的应力敏感程度就高。文中建立了岩石应力敏感指数与压缩系数之间的理论关系式。根据该公式, 油藏岩石的压缩系数很小, 应力程度极其微弱, 生产过程中可将其忽略。  相似文献   
32.
油水界面倾斜原因分析(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大多数油藏的油水界面都是倾斜的,倾斜的原因是储集层物性的规律性变化,并非水动力。油气充注也不是油水界面倾斜的主要原因,因为油气充注的速度太小,不足以让油水界面产生较大的倾角。油水界面的平衡时间也不需要太长,因油气充注而导致的油水界面倾斜会在短时间内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33.
根据渗流力学的理论计算,分析认为地下现今地层中水的运动不可能导致油水界面的倾斜;同时,又根据岩石物理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岩石物性导致油水界面倾斜的原因。分析研究认为,古水流导致岩石物性的差异,岩石物性的差异又导致毛细管压力曲线的不同,继而导致了油水界面沿古水流方向向上倾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34.
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的水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水开发砂岩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其生产特征和水驱规律都与高含水阶段有所不同,高含水阶段的水驱规律不能用于指导特高含水期的生产实践.为了做好特高含水期的油藏开发管理工作,基于DT油藏的生产数据,从生产特征和驱油机理出发,研究了特高含水期的水驱规律,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特高含水期油藏呈现出了"一高两低"的生产特征,即高含...  相似文献   
35.
全样本支持矢量数据描述模拟电路故障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6.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燃煤发电中降低NOx排放使用最多的技术,化学还原反应中氨气(NH3)温度是闭环控制SCR过程的关键参数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双吸收谱线的氨气温度测量方法,实现SCR过程化学反应温度实时监测。利用HITRAN08数据库,选取一对氨气的吸收谱线6605.1042 cm-1和6605.1901 cm-1,理论推导了两条吸收谱线的强度比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80~160 ℃温度范围内,温度测量的线性误差为0.89%(平均值),最大波动为3.5%,为下一步高温测量氨气浓度和温度测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为了提高SVDD训练效率、降低存储空间需求,提出了样本的离散度概念,从理论上证明了样本的离散度和支持向量可能性大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来预选取支持向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SVDD分类精度的前提下,大幅减少训练样本数,而且比现有的其它方法精度更高,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8.
低渗透储层研究出现的许多错误认识,是由于实验手段的不正确和缺少理性的科研方法所致.低渗透储层发育一些微裂缝,但裂缝开度小,连续性差,在地下被迫闭合(地下没有张开的缝),因此,渗透率极低.低渗透储层的微裂缝与粒间孔隙相当,因此,为单一介质,而不能称作双重介质.低渗透储层的岩石高压缩性和强应力敏感是由实验的系统误差所致,根本不是岩石自身的性质.滑脱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属于实验假象,其实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39.
采用高精度从头算方法对I_(2)^(+)离子最小的四个Ω子态(X^(2)Π_(3/2,g),X^(2)Π_(1/2,g),A^(2)Π_(3/2,u)和A^(2)Π_(1/2,u))进行了研究,并与实验获得的高分辨率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首先利用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MRCI)方法计算了四个Ω电子态的势能曲线,求解了一维径向薛定谔方程,并推导出各电子态的振动-转动能级。随后利用拟合获得的相应光谱参数和计算得到的跃迁偶极矩矩阵元,计算了A^(2)Π_(3/2,u)-X^(2)Π_(3/2,g)系统的υ′=11−19和υ″=1−5的45个带的跃迁强度,并计算了A^(2)Π_(3/2,u)态的υ′=11−19振动能级的辐射寿命。最后,计算给出了I_(2)^(+)的A^(2)Π_(1/2,u)Ω子态的较高振动能级的预解离寿命,并讨论了其预离解机理。  相似文献   
40.
低渗透储层存在强应力敏感吗?——回应窦宏恩先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渗透储层属于致密介质,孔隙度小,压缩系数低,应力敏感性也极其微弱。但是,Hall图版曲线却显示了错误的逻辑关系,即孔隙度越低,岩石的压缩性越强。Hall图版的逻辑错误,是由实验中的表皮效应所致。根据弹性模量法测量的岩石压缩系数显示了正确的逻辑关系,即孔隙度越高,压缩系数越大,且压缩系数的数值非常低,低于地层流体的压缩系数。岩石的应力敏感与岩石的压缩性存在密切的关系,低渗透储层的压缩性低,应力敏感必然很弱。低渗透储层的强应力敏感现象,是由实验的系统误差所导致的,而非岩石自身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