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满足汽车注塑件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可追溯性,通过分析该类型产品的工艺流程,采用IDEF0(ICAM DEFinition method)建模方法建立了系统的整体功能模型,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追溯系统的软件进行设计。系统采用基于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的软件架构,实现了物料上线、产品加工、产品返修、产品下线、产品复检的品种、数量以及生产信息的完整性的约束与控制,以及前后工序的流程控制。最后通过在汽车油雾分离器上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致密火山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差,低孔、低渗、致密、非均质性强,需要应用水平井大规模分段压裂工艺实现有效开发。随着储层物性变差,可缩小压裂裂缝间距保持单井产量;为明确最优改造裂缝间距与施工规模,基于储层孔渗特征、相渗特征、流动特征的认识以及不同裂缝间距压裂产生的干扰,确定致密火山岩储层最优改造裂缝间距。应用压裂后分段产气监测,认识分段产量与改造规模关系,明确致密火山岩储层最优改造规模,有效指导压裂方案优化,提高设计针对性与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33.
针对沙河子组致密砂岩露头,首次系统开展了50 cm×50 cm×50 cm及以上尺寸岩样的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在进一步弱化边界效应的前提下,探究了天然裂缝、地应力条件、暂堵工艺等因素对裂缝扩展的影响机制,创新了试件压后裂缝三维形态构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含天然裂缝岩样,当水平地应力差在9 MPa以下时,天然裂缝产状为压后裂缝形态的关键影响因素,当水平地应力差在12 MPa以上时,天然裂缝产状影响弱化,易形成单一裂缝;无天然裂缝岩样,常规压裂均为单一裂缝,高黏压裂液压后裂缝面相对平直;暂堵后,采用高黏压裂液压裂,易在原裂缝两翼均形成封堵,产生新缝;水平地应力差越大,暂堵压裂新裂缝转向半径越小,距离原裂缝位置越近,改造效果越差.研究结果为致密砂岩现场压裂方案设计提供了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34.
本文针对目前物探生产中出现的复杂山区传统RTK作业无法正常施工等问题,对Trimble最新的野外定位解决方案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RTK及VRS等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从数据分析结果看出,在复杂山区、林区物探测量施工中使用、推广测量定位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5.
不同压裂液体系对大庆外围致密油储层孔隙喉道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基于X射线衍射、薄片鉴定等技术对区块储层的宏观和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分析了储层潜在敏感伤害特性,通过岩心驱替伤害试验,进一步评价了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合物、胍胶3种压裂液基液与破胶液对储层岩心的伤害,并使用岩石润湿性测定、CT断层扫描和电镜扫描等方法,厘清了不同压裂液对2个区块致密油储层孔隙喉道微观伤害机理。结果表明,大庆外围致密油储层黏土含量高,易引起水敏、速敏;陆源碎屑中岩屑含量比较高,长石含量少,胶结物以方解石或方解石+黏土为主,储层孔隙结构性质差。3种基液对致密油储层均存在伤害,伤害程度依次增加,3种压裂液的破胶液对2个区块的孔隙和孔喉伤害率分别为45.11%和16.02%、34.57%和7.45%、13.06%和6.49%。实验结果为优化大庆外围致密油区块压裂液体系配方提供依据,可降低压裂液对致密油储层的伤害,提高大庆油田致密油藏的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36.
拟实制造技术在新型客车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拟实制造技术的内涵,提出了客车拟实制造系统的构成,分析了客车、拟实制造的硬件、软件组成、全生命周期的活动评价工具、拟实制造系统与真实制造系统的关系,用实例分析了系统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37.
介绍一种通过编程实现位图图像读取、处理,生成G加工代码文件,实现自动编程的方法.该法用于快速激光雕刻,使得用户在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数控编程效率和生产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