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7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李福清  蒋耀港  曾定波  李振宁  史志远 《爆破》2011,28(3):17-20,55
目前基坑支撑拆除主要采用机械拆除和爆破拆除2种方式,以上海地区2个大型基坑支撑拆除为背景,通过采用振动监测仪监测施工所产生的振动、走访调查施工所产生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实际记录施工工期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拆除方式的振动危害、噪音危害、工期、飞石危害、经济成本、施工安全性,从而多角度总结了基坑支撑机械拆除与爆破拆除...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国内外主要DCS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特点并进行了比较,对国内纯碱企业使用DCS控制系统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在选择DCS控制系统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W”型火焰锅炉通过变工况燃烧调整,燃煤掺烧,寻优运行方式,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运行经验。改善了机组的安全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24.
本文针对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正逐步用于承重墙体,如何提高墙砌体抗剪强度进行了探讨,共试验了5片墙砌体,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墙砌体的对比分析,初步得出了提高墙砌体抗剪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三河电厂的锅炉为三菱350MW中间再热亚临界锅炉,配备4台磨煤机,采用美国威勒公司的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最大出力51t/h,制粉系统采用正压直吹式。为了防止自燃,磨煤机配备有消防惰化蒸汽和消防水系统,磨煤机系统见图1。由于煤的挥发份高,自投产以来,制粉系统发生爆炸2次,爆燃十余次,经过厂里技术人员多次研究试验,改进了停磨方法,控制了制粉系统爆炸事件的发生。然而由于停磨方法不尽完善,造成了备用磨的频繁自燃,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而且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防止自燃的磨煤机仍按正常磨启动的危险性,首先需要对磨煤机是否…  相似文献   
26.
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主要生产原料多晶硅的需求增长迅速。国内多晶硅生产以三氯氢硅西门子法为主,硅烷流化床法为辅。介绍了多晶硅行业的发展概况和安全形势,以三氯氢硅西门子法为例分析了多晶硅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对行业近年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了分析,剖析事故形成的原因,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
李振宁 《热力发电》2007,36(4):58-60
介绍了W火焰燃烧技术的特点和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利用W火焰燃烧技术,实现燃用或混用低挥发份煤种情况。经试验调整,锅炉运行稳定,经济指标提高。  相似文献   
28.
南京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起步于80年代。随着南京经济和电网的迅猛发展,调度自动化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从自行研制的微机MWY-J1系统到工作站RD-800/B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调度员不可缺少的调度手段;而新一代开放式Open 2000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系统)的建设,则标志着南京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从数据采集监控系统(Supervision Control And DataAcquisition,简称SCADA)发展到能量管理系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9.
非均匀变截面梁弯曲问题的折线折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启平  李振宁 《工程力学》2000,17(5):111-114
本文在折线折算的假定下,讨论了任意非均匀变截面梁的弯曲问题,给出了梁的挠曲线的解析表达式,该结果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高于在阶梯折算假定下求得的结果,文末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0.
为保证植物防眩效果及避免形成“墙壁效应”,从道路线形组合的角度出发,考虑车道数、车辆类型、驾驶员视觉等因素,首先,构建了直线段和曲线段植物设置间距模型、设或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凹形和凸形竖曲线的植物防眩高度模型以及植物防眩高度极限模型。其次,结合规范和实际施工过程中常用参数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得到了不同速度下植物防眩设置间距和高度的理论值,并考虑植株成本和施工养护便利性,确定了推荐值。最后,以黑大公路为例,对植物防眩设置间距和高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设计速度100 km/h时,直线坡、直线-凹形竖曲线路段的设置间距为9 m,高度为1.90 m;超高平曲线路段的设置间距为3 m,高度为1.95 m;凸形竖曲线路段的设置间距为3 m,高度为1.90 m;推荐值满足了不同线形组合下差异化与精确化的设计要求,同时也能方便施工养护,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