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4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33篇 |
化学工业 | 97篇 |
金属工艺 | 5篇 |
机械仪表 | 7篇 |
建筑科学 | 5篇 |
矿业工程 | 21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4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150篇 |
无线电 | 2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influence of petroleum sulphonate (TRS) on interfaci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s formed by formation water and asphaltene, resin and crude model oils from Gudong crude oil was investigated by measurement of interfacial shear viscosity, interfacial tension (IFT) and emulsion stability. With increasing petroleum sulphonate concentration, IFT between the formation water and the asphaltene, resin and crude model oils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The interfacial shear viscosity and emulsion stability of asphaltene and crude model oil system increase for the petroleum sulphonate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0.1% to 0.3%, and decrease slightly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urfactant is 0.5%. There exist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facial shear viscos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s formed by asphaltene or crude model oils and petroleum sulphonate solution. The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s is determined by the strength of the interfacial film formed of petroleum sulphonate molecules and the natural interfacial active components in the asphaltene fraction and the crude oil. The asphaltene in the crude oil plays a major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s. 相似文献
92.
为改善LPFR(低溶解度酚醛树脂)在低矿化度水中的分散稳定性,以HAP(疏水缔合聚合物)作为LPFR的稳定剂,并测定了分散体系在去离子水或NaCl溶液中的流体力学直径(Dh)、Zeta电位、浊度及稳定时间。结果表明:当LPFR水溶液浓度为300 mg/L时,LPFR以单分子或较小的分子聚集体形式存在于去离子水中,Zeta电位较高、浊度较小且稳定性良好;加入NaCl后,LPFR形成了较大的分子聚集体,Zeta电位降低、浊度增大且稳定性变差;引入HAP后,LPFR/HAP因疏水缔合作用而形成了Dh较小的复合分子聚集体,其Zeta电位较大,浊度明显降低,稳定性增强;HAP能明显改善LPFR在NaCl溶液中的分散特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93.
94.
孤岛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乳状液稳定性实验考察了孤岛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低剪切作用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原油作用1d和54d,所测得其浓相体积分数很快接近零,即HPAM与原油所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较低。而当溶液中存在50μg/g固体颗粒蒙脱土时,测得其与原油作用1d和54d后的浓相体积分数都约0.08。当溶液中同时含有固体颗粒与HPAM时,测得其与原油作用后所形成的乳状液浓相体积分数很快达到零,固体颗粒与HPAM的协同作用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另外,随着盐浓度、温度的增加,孤岛原油所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降低。在30000r/min高速剪切作用下,测得聚合物、固体颗粒模拟水体系与原油间所形成的乳状液浓相体积分数约为0.3,可形成较稳定的乳状液。 相似文献
95.
在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物(DVR SFEF)的GC/MS分析检测中,除了第1级超临界萃取分F1以外,其他级分检出的物种和数量均较少。通过沸石分子筛HM对DVR SFEF1~17催化加氢,探索催化产物可检测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GC/MS检出的主要成分为C11~C34的直链烷烃、C11~C30的支链烷烃、环烷烃(包含饱和环烷烃)、少量的藿烷、降羽扇烷、芳烃及含氧有机化合物等,含量从DVR SFEF1~SFEF16逐步增加。通过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物的加氢催化实验发现,超临界萃取是一种对重质油高效转化利用十分有效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96.
为了满足超临界CO2回收溶剂法提取油砂沥青的提取溶剂重整汽油的工艺需要,采用可变体积高压相平衡装置,在温度为30.3~70.2℃下,测定了4.02~14.01MPa范围内CO2-重整汽油拟二元体系的气液两相的平衡组成、密度以及摩尔体积。通过得到的结果确定了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来回收重整汽油的操作条件范围。利用基团贡献法估算了重整汽油的特性参数。采用Peng-Robinson方程拟合回归实验数据,得到了CO2-重整汽油体系的交互参数,计算出CO2-重整汽油体系的相平衡数据,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7.
采用核微孔滤膜过滤实验、落球粘度计及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对交联聚合物溶液(LPS)的封堵性能、粘度及交联聚合物线团(LPC)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50 mg/L和100 mg/L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后,LPS对核微孔滤膜的封堵性能增加,但是当Gemini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LPS对孔径为1.2μm的核孔膜的封堵性能变化不大。LPS-Gemini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粘度低于不加表面活性剂的交联聚合物溶液。动态光散射法测得LPS-Gemini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中LPC的平均流体力学半径为180 nm,比不加表面活性剂的LPS中的LPC的粒径小。 相似文献
98.
99.
软岩支护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软岩支护现状的简介并进行初步支持经济分析,指出当前软岩支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章还简要介绍软岩支护体系研究的新成果,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并建议取消喷射混凝土支护。 相似文献
100.
离子液体催化苯与己烯的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FeCl3-[bmim]Cl(三氯化铁-氯化丁基甲基咪唑)离子液体为催化剂,考察了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酸度、原料中水含量、苯和己烯的摩尔比及加入一定量质子酸对苯与己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与其酸强度密切相关,只有在酸性条件下,离子液体对烷基化反应才有催化活性。酸性离子液体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很好的烷基苯选择性,并且可以循环使用,活性基本没有降低。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己烯的转化率达99 5%以上,烷基苯的选择性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