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89篇
石油天然气   57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邱爽  唐飞  刘畅  谢美林  魏阳吉  李景明 《食品科学》2021,42(16):209-217
为探究食品香气的仪器分析结果与感官分析结果相结合的策略,挖掘仪器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感官品评的潜力,以9?个不同品种的樱桃样品为试材,分别对其香气进行感官品评及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分析,对香气感官品评结果和GC-MS结果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用以建立二者间的关联网络。根据香气感官品评与GC-MS结果间Pearson相关性得分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进一步验证由Pearson相关系数建立关联网络的可靠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及关联网络图均表明樱桃香气感官属性与GC-MS分析结果中多种香气物质显著相关,PLSR分析结果同样表明樱桃香气感官属性中的甜橙味、柠檬味、杏仁味、玫瑰味和酒味均可被GC-MS分析结果解释,证实了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建立关联网络将香气感官结果与GC-MS结果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认为GC-MS分析作为一种客观、易于标准化的香气评价手段,在水果香气研究中具有一定替代感官分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2.
电子鼻对苹果货架期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电子鼻分析了商业化采摘期采收的红星苹果采后的货架期质量变化情况。苹果采后在常温下放置40 d,期间利用电子鼻检测其质量的变化情况,通过主成分分析及货架期分析等方法,预测苹果的采后货架期。为了评价电子鼻的分析能力,将其预测结果与传统的理化检测方法(硬度、pH、可溶性固形物、淀粉指标)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了电子鼻预测苹果货架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3.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洋葱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精油,比较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和提取时间对洋葱精油提取的影响,并以提取时间、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为考查因素,采用L9(33)正交实验确定了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2.5h,酶解时间1.5h,酶解温度40℃。在上述提取条件下,SDE洋葱精油中含硫化合物浓度可达28354mg/kg(相对于内标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4.
检测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SPE-HPLC方法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固相萃取的上样体积、淋洗液体积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的洗脱程序等方面,优化并建立了检测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SPEHPLC)方法.采用10mL酒样与10mL水等体积混合上样,使用2mL水淋洗后再用2mL甲醇/水(60∶40,v/v)溶液的最佳淋洗条件,HPLC 检测首次采用梯度洗脱,优化后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4.6%~99.5%,相对标准偏差为0.36%~3.01%.6个市售葡萄酒样品检测表明,OTA阳性率为66.7%,平均含量为0.46μg/L,证明本方法能够排除杂质峰干扰,提高准确度,可以满足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OTA)的定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采用普通粉碎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微粉碎结合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备三种葡萄籽粉,即普通破碎葡萄籽粉(grape seeds powder, GSP)、葡萄籽超微粉(Ultrafine powder of grape seeds,UPGS),脱脂葡萄籽超微粉(Ultrafine powder of skimmed grape seeds,SUPGS),并通过粒度检测仪、扫描电镜检测其粒径大小并观察其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将UPGS、SUPGS添加至面包配方中,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焙烤得到两种营养强化面包并采用三种抗氧化测定方法即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还原能力法考查UPGS、SUPGS及其强化面包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前后的抗氧化性能。通过与无葡萄籽粉添加的空白组面包(CK)的比较,结果表明焙烤的SUPGS强化面包的抗氧化性能在三者中最强,在模拟消化后三种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比CK组分别提高了62.4%、43.93%、53.2%。因此,将SUPGS应用在强化面包生产中,可以有效提高强化面包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6.
中国新能源资源基础及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目前煤层气、油砂、页岩油、地热、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已经在部分国家实现了有效开发。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常规油气的开发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新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新能源业务发展迅速,且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目前,煤层气资源已经在沁水盆地实现了商业开发;页岩油产量增长迅速,并形成一定规模;油砂资源勘探在部分盆地展开,并在准噶尔盆地实现了工业试验;水合物、深盆气和页岩气资源前景巨大;地热、太阳能资源丰富,以直接利用为主;燃料乙醇已经进行了商业开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各种难题的不断攻克,大力发展新能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7.
葡萄素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素(Viniferin)是葡萄与葡萄酒中重要功能性成分白藜芦醇(Resveratrol)聚合后的一类天然多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葡萄素和白藜芦醇一样具有抗菌、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其活性和稳定性都高于白藜芦醇。因而在植物抗病、人体生理药理活性领域倍受关注。本文对葡萄与葡萄酒中几种主要葡萄素的生物活性、分布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8.
为探究不同石榴品种的加工适宜性,为石榴果汁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该文检测了8个陕西石榴品种和2个新疆石榴品种制汁后的主要品质指标和香气组成,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热图聚类分析,以对比不同品种的优势。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主要品质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千籽红总糖含量最高,为176.8 g/L;赛柠檬总酸含量最高,为24.03 g/L;临潼星出汁率和百粒重最高,分别为50.62%和64.78 g;黑钻总酚和总花色苷最高,分别为1.13 g/L和50.46 g/L。PCA结果表明,新疆品种特征相似,与陕西品种明显区分,其中黑钻因较高的总酚和总花色苷含量与其他陕西品种区分开来。采用GC-MS技术,对10个品种石榴香气特征进行分析,共检测到33种香气物质,以醇类、醛类为主,其中特征香气11种。通过PCA和热图聚类分析发现,千籽红和赛柠檬香气构成具有相似性,净皮甜和黑钻分别具有不同于其他品种的香气特征。研究结果有利于更好的揭示不同品种石榴的品质特征,为石榴果汁加工品种选择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直接进样分析,测定了3种果胶酶处理、4种酵母发酵的葡萄酒中res、ε-viniferin、δ-viniferin等葡萄主要芪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7种葡萄酒中都含有较多的res、ε-viniferin和8-viniferin,不同果胶酶、酵母的选用均能影响到葡萄酒中的res、ε-viniferin和ε-viniferin的浸出效果.Uhrazyme Premium果胶酶酒样中ε-viniferin含量为2.187 mg/L,而Ex-v酒样中为1.926mg/L,796酵母酒样中res含量为1.193 mg/L,而CMS酒样仅为0.682 mg/L,δ-viniferin在D254酵母酒样中的含量为2.297 mg/L,而在Oneferm Color酒样中仅为1.850 me/L.Uhrazyme Premium果胶酶和D254、796酵母对果皮中上述芪化物的浸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通过烃源岩生烃史、油气运移史和成藏史分析 ,对川西白马庙地区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天然气成藏进行研究。首先 ,采用有机相分析、埋藏史分析、TTI计算和生烃率法 ,建立了烃源岩生烃史 :上三叠统泥质岩和煤为烃源岩 ,侏罗纪末进入生油门限 ,早白垩至晚白垩世进入成熟期 ,晚白垩至今处于高成熟期 ,总生烃量为 115 0 6× 10 8m3 。其次 ,采用平衡浓度法计算天然气运移量为 2 6 46 .6× 10 8m3 ,且散失量小 ,分子扩散相运移对蓬莱镇组天然气成藏起决定性作用。然后 ,结合生排烃史分析 ,采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确定关键时刻早第三纪。最后 ,通过分析蓬莱镇组天然气成藏的基本要素及其时空配置关系 ,建立了蓬莱镇组天然气的成藏模式 ,动态地再现了天然气成藏的地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