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191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在分析我国煤炭行业营销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助关系营销理论和信息化建设理念,以靖远煤业煤炭运销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提高顾客依存度和适应市场竞争为研究目的,提出了通过信息化手段改进并加强靖远煤业煤炭运销公司营销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52.
在流感暴发趋势预测模型的研究中,传统点预测是估计预测平均值的随机变量,不包含置信水平和预测区间范围等辅助决策的有用信息,导致决策者不能很好把握流感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利用神经网络上下限估计方法(LUBE)建立预测区间(PI)发展了流感趋势区间预测模型,提出了评价预测区间的宽度范围组合指标(CWC),运用蚁群算法对神经网络区间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并运用上述模型对传染病等应急医疗数据进行了仿真.为了衡量预测区间性能,改进模型与Delta、Bayesian、Holt指数平滑和支持向量机等常用预测模型建立的预测区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蚁群算法神经网络区间预测模型能够对流感趋势进行更为有效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53.
陈雪峰  李树刚 《计算机工程》2008,34(10):193-195
通过提取玩家在网络游戏数据库中的数据特征,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出玩家对虚拟物品的各种属性的偏好,为设计开发个性化的虚拟物品提供决策支持。针对传统神经网络中很难获取有广泛代表性的训练样本、常常导致普通神经网络对陌生样本推荐时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改进的BP神经网络,依据专家知识对神经网络的权重进行初始化,并根据训练样本对权重加以微调。仿真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4.
煤矿瓦斯抽采钻孔密封材料的性能在改善钻孔密封质量、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改变传统水泥基钻孔密封材料在水化初期发生无效膨胀的问题,采用理论研究、物理试验与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利用微胶囊技术延缓密封材料膨胀时间的方法。实验确定了以乙基纤维素(EC)作为囊壁材料、蒙脱石(MMT)为囊芯材料,以相分离法制备延迟膨胀微胶囊,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与响应曲面分析法(RSM)得出各关键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各关键参数对包封率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搅拌速率>芯壁比>聚乙烯(PE)用量。此外,根据Design-Expert软件得出微胶囊制备的最优参数为:芯壁比为0.8,PE用量为1.5%、搅拌速率为400 r/min。最后,通过自主设计的模拟钻孔密封性能实验表明:延迟膨胀密封材料相较于普通膨胀材料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其有效密封时间可提高60%左右。  相似文献   
255.
我国大部分矿区煤层渗透率较低,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技术是提高低渗煤层瓦斯抽采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分类梳理了我国低渗煤层瓦斯赋存特征,总结概括出高资源储量、低含气饱和度、多储层压力并存、低渗透性和复杂分区性5个特点。利用差异置信法、灰色关联法、置信区间计算法,分析了我国煤层瓦斯对井下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技术的适用性,获得6个影响注气驱替瓦斯效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度依次为:煤体普氏系数>瓦斯压力>渗透率>灰分>瓦斯含量>朗格缪尔压力常数;建立了适用于井下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技术的煤层参数筛选评价方法。根据注气驱替煤体瓦斯增流机制的不同,从气体因素、注能改性两方面厘清了注气驱替煤体瓦斯增流机制,气体因素增流机制包括:充能携载、分压促解、稀释促扩散、竞争吸附;注能改性增流机制包括:充能扩孔、促解扩孔、充能拓孔、脉冲气流损伤孔隙结构/展布裂隙网络。总结了注气驱替气源、工艺参数对瓦斯驱替效果的影响规律,简要介绍了井下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关键技术与装备、应用模式及应用效果。展望了我国井下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具体包括:多学科深化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理论、...  相似文献   
256.
倾角煤层的开采,常伴随输送机上窜、下滑问题。一般通过增加伪斜长度来确保液压支架的正常移动,并为机头机位提供更多作业空间,但伪斜长度增加会影响架间和上隅角瓦斯变化,导致工作面出现瓦斯浓度异常现象。针对倾斜厚煤层开采中容易出现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应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不同伪斜长度下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确定最优伪斜长度。为研究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应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在伪斜长度分别为20、25、30、35 m条件下对“U”型通风方式下的采空区瓦斯分布及流场情况进行研究。模拟发现:伪斜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采空区内的风流,使得采空区内风流紊乱,瓦斯局部地区集聚严重,进而对采空区内的瓦斯分布及运移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伪斜长度对于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有显影响,随着伪斜长度的增加,采空区内风流发生提前转向,导致采空区瓦斯提前向工作面涌出,瓦斯异常区从上隅角处逐渐向工作面偏移,上隅角瓦斯浓度逐渐降低。通过模拟结果对现场伪斜长度优化应用后,试验工作面在伪斜长度25 m左右时,上隅角、回风巷最大瓦斯体积分数均控制在1%以内,工作面未出现瓦斯异常积聚现象。模拟结果与现场...  相似文献   
257.
为研究超声波致裂对煤体力学损伤特性及能量演化规律的影响,利用电子万能压力试验机、声发射系统、对不同功率超声波致裂煤体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获得了不同功率超声波致裂煤体力学损伤参数,探究了声发射信号与不同功率致裂煤体损伤参量相互关系,采用盒子分形维数分析了煤体表面裂隙分形特征,阐明了超声波不同功率致裂煤体损伤劣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致裂功率增大,煤体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逐渐降低,煤体单轴抗压强度损伤参量、弹性模量损伤参量与致裂功率呈线性相关;单轴压缩过程中声发射振铃计数可分为平静期、上升期、波动期3个阶段,随着超声波功率增大,裂纹扩展孕育期时间越短,相对时长占比越小,裂纹扩展增长速率越大,对煤体强度的弱化效果逐渐增强,声发射信号突增现象明显,煤样终态破坏更加破碎,破坏特征随着致裂功率的增大煤体从弹脆性向延–塑性转化;煤体孔裂隙扩展贯通,煤体表面裂隙分形维数损伤参量与致裂功率呈线性正相关,分形维数损伤参量越大,表明煤体裂隙形态越复杂;基于声震参数分析了煤体损伤参量与声发射归一化参数的关系,具有较好拟合关系。以上结果表明,超声波致裂作用对煤体结构造成损伤,使煤层破坏变形,形成复杂的渗...  相似文献   
258.
采动条件下,煤矿采煤工作面原始应力的改变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原始吸附态瓦斯的解吸和游离态瓦斯的扩散与渗流,引发瓦斯超限等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为有效降低煤矿工作面局部瓦斯浓度,采用向特定高浓度瓦斯区喷淋表面活性剂的方式抑制瓦斯解吸,模拟了煤矿井下喷淋表面活性剂溶液抑制瓦斯解吸的工况,研究在通风条件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煤体粒径对瓦斯解吸的影响,揭示了实际煤尘环境下喷淋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粒度煤体瓦斯解吸的抑制效果;根据井下可能存在瓦斯超限的工作面概况,自主研发了表面活性剂喷淋煤体抑制瓦斯解吸实验台,经表面张力和沉降实验测定优选了润湿性能较好的溶液进行不同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分数和煤体粒径对瓦斯解吸的影响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分数达到0.40%时,5种溶液中辛癸基葡萄糖苷APG溶液的临界表面张力为26.96 mN/m,煤粉沉降时间为18.19 s,表征其润湿性最好;当喷淋质量分数为0.01%APG~0.50%APG溶液时,不同质量分数的APG溶液与瓦斯浓度峰值呈一阶指数函数关系;当溶液质量分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含氧基团的面积百分比随着溶液质量分数增大而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59.
针对煤与瓦斯安全共采大型物理三维模拟实验中传感器布置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理论分析找寻瓦斯运移及压应力变化关键信息点,优化传感器布置参数,提高模拟实验相似性与采集效率;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建立瓦斯及压应力分布图谱,通过分析该分布规律中变化关键点信息;再次根据该位置点信息建立分时段、选择性数据采集方案,自主设计分布式通讯采集板卡,实现了单位时间下动态区域数据采集系统,降低了单位时间下数据采集量;最终通过差值算法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不同风速对瓦斯运移影响,并对开采至60 m处瓦斯富集区域进行了推断,与此同时,建立了沿煤层走向各个阶段下垂直应力分布图谱。通过将数据与微震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其结果互相吻合。  相似文献   
260.
为了揭示冲击扰动煤体瞬时破坏及瓦斯异常涌出机制,采用含瓦斯煤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开展冲击载荷下三维含瓦斯煤冲击破坏及瓦斯放散测试,研究冲击载荷瞬时扰动下原煤试样破裂演化特征及瓦斯放散规律,分析轴向静载、围压、瓦斯压力和冲击载荷速度4个受载因子对初始最大瓦斯放散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围压或高冲击载荷条件下,三维含瓦斯煤呈现粉碎式破坏,其他试验条件下煤样呈现轴向拉伸破坏模式,裂纹尺度和数量随着轴向静载、围压、瓦斯压力和冲击载荷数值大小而有所不同;冲击载荷作用瞬间,原煤试样瓦斯放散速度瞬时达到最大,随后呈幂指数形式衰减;瓦斯放散持续时长基本在2.00 s之内,随受载因子变化而略有不同;冲击瞬间最大瓦斯放散速度随轴向静载呈指数函数增加,随围压呈线性降低,随瓦斯压力和冲击载荷速度呈线性增加趋势。通过单位尺度受载因子变化对原煤试样最大瓦斯放散速度的贡献度,确定影响煤体瓦斯放散的受载条件重要度为r(冲击载荷)>r(围压)>r(轴向静载)>r(瓦斯压力)。基于乌斯基诺夫式煤粒瓦斯放散模型,建立冲击扰动原煤瓦斯放散模型,对比不同冲击载荷速度下放散模型计算的放散速度理论值与实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