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40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增韧改性的嵌段共聚聚丙烯(PPB)/UHMWPE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PR)/UHMWPE的力学性能,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PPB,PPR和共混物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UH- MWPE可以增韧PPB和PPR,PPB/UHMWPE断裂行为呈现网络结构破坏特征,而PPR/UHMWPE则发生脆-韧转变。  相似文献   
32.
<正> 一 前言 聚乙烯醇(PVA)纤维耐水性能较差,缩醛化后的维纶(PVF)虽耐水性有一定的提高,但染色性、回弹性仍很不理想。樱田一郎等人曾分别研究了PVA纤维经预辐照与一些乙烯基单体的接枝共聚,使接枝产品的耐水性、染色性有所改善。Geacintov等人曾将单体丙烯腈接枝到纤维素上,提高产品的耐水性。另据报道,丙烯腈单体与棉纤维接枝共聚能提高纤维的耐磨性,降低  相似文献   
33.
将自制的PP—g—MAH(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及PP—g—GMA(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作为PP/PA6共混体系的相容剂,研究了加入聚丙烯接枝物后PP,PA6塑料合金的各种力学性能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PP/PA6共混物中加入PP—g—MAH后,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添加PP—g—MAH对不同比例PP/PA6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用PP—g—MAH和PP—g—GMA两种接枝物共同作为相容剂加入到PP/PA6共混物中比单独使用一种的效果要好。共混物的SEM照片表明。PP—g—MAH是PP/PA6共混物的有效增容剂。  相似文献   
34.
CPE/VPB并用硫化胶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讨论了氯化聚乙烯与1,2—聚丁二烯的工艺相容性,并用比,填充体系,软化及增塑俸系对并用硫化胶另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该并用硫化胶的应力松弛特性及热氧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35.
氯化聚乙烯填充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炳海  刘选荣 《橡胶工业》1990,37(7):388-391
  相似文献   
36.
本文研究了聚乙烯(PE),氯化聚乙烯(C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三元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热老化性,并对阻燃性及电学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湖南岳阳橡胶厂生产的五种不同牌号SBS为对象,通过化学分析,相分离,红外光谱和电子显微技术等进行系统剖析,籍以了解不同牌号SBS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以及这些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8.
探讨了石油化工厂废油渣(代号 JZFY)作为氯化聚乙烯(CPE)的增塑剂对 CPE 及其复合材料或并用体的增塑软化效果。结果发现,用 JZFY 增塑的 CPE 其塑化温度可降至80℃,且可填充大量的无机填料及废胶粉料,增塑效果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相当。在 CPE/1,2-聚丁二烯(VPB)并用体系中,JZFY 的增塑及软化效果优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在 CPE/丁腈胶(NBR)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中,填加 JZFY,可使共混体的扯断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增大,耐油性提高。  相似文献   
39.
用Brabender塑化流变仪进行动态硫化时,发现交联聚乙烯的凝胶含量与平衡扭矩间存在一个线性关系,可用于快速、准确地测定交联PE的凝胶含量。热蠕变实验表明,交联PE的热稳定性较好,当凝胶含量为90%时,在120℃和0.1MPa负荷下,经历10个小时几乎不发生任何形变,可用于制造热水输送管道和耐高温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  相似文献   
40.
本文分别采用丁苯胶(SBR)和热塑丁苯胶(SBS)作为聚苯乙烯(PS)的增韧改性剂,讨论了改性剂的结构、组成及混合比对改性PS力学性能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