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根据手性催化剂活性位点在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中位置的不同,综述了催化活性位点分别位于Dendrimer核心和外围以及聚合物固载化的手性Dendrimer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氢化、不对称氢转移、不对称Michael加成、硼烷对酮的不对称还原、不对称醇醛缩合反应、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等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树枝状结构及代数对手性催化剂的活性、对映选择性及循环利用的影响,并对开发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更高的可回收手性Dendrimer催化剂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2.
23.
一种树枝型聚醚的合成及其防蜡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端基为氨基的1.0G树枝状分子聚酰胺-胺(PAMAM),利用聚酰胺-胺分子中氮原子上含有活泼氢原子的特点,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其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进行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不同而EO/PO值相同的二嵌段树枝型聚醚、分子量相同而PO/EO/PO值不同的三嵌段树枝型聚醚。采用倒杯法测定了系列树枝型聚醚的防蜡性能,结果表明:分子量为12240的二嵌段聚醚在浓度为2OOmg·L^-1时,防蜡率达到了60.9%。同时,研究了树枝状聚醚的嵌段结构与防蜡性能的关系,得出了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4.
以低代超支化大分子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为原料,合成了一端具有长链烷基、另一端具有两个受阻酚结构单元的新型超支化桥联受阻酚。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的超支化桥联受阻酚进行了结构表征,重点研究了超支化桥联受阻酚在两类聚乙烯中的加工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合成的两种超支化桥联受阻酚的化学结构与其设计的理论结构相一致,在两种聚乙烯中均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其性能优于具有类似结构的单酚抗氧剂1076;且随着端基烷基链的增长,在两种聚乙烯中的加工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增加;超支化桥联受阻酚在高密度聚乙烯中的抗氧化性能略优于其在线形低密度聚乙烯中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5.
26.
27.
以直链十二胺为核的0.5代超支化大分子(R12-0.5G)和丁二胺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新型的1.0代超支化大分子(R12-1.0G)。然后以R12-1.0G、水杨醛和NiCl2·6H2O为原料,依次经过希夫碱反应和络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支化水杨醛亚胺镍系催化剂。FTIR、1H NMR、UV和MS证实合成产物的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在合成的基础上,并对该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压力、Al/Ni比等条件对该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催化乙烯齐聚的性能,当以甲苯为溶剂,在甲基铝氧烷(MAO)活化下,随着反应压力和Al/Ni比增加,催化活性增加;而催化活性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在反应温度为25℃、反应压力为0.5MPa、Al/Ni比为1500时,该催化剂的活性可达5.03×105g/(molNi·h),聚合产物主要是C6以下的低碳烯烃,含量高达89%以上。相同条件下,其催化乙烯齐聚的活性低于与其具有类似结构的“扫帚型”镍系催化剂。 相似文献
28.
同时采用质量增重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定量和定性研究了4种常用受阻酚类抗氧剂与PE(7047)树脂的相容作用,结果表明,高温时受阻酚类抗氧剂与PE的相容作用平稳性较差,而浓度对4种受阻酚类抗氧剂与PE的相容作用影响较小。4种抗氧剂在添加量范围内与PE树脂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以BHT最优,其次为抗氧剂1098和1076,最后为抗氧剂1010,并简要探讨了分子结构对相容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一种高支化聚醚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酚A、甲醛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在70℃下反应60min,再在120℃,1.33kPa下脱水缩合得到酚胺树脂,然后以酚胺树脂为起始剂,与PO、EO反应合成了6种具有十八分支的PAE聚醚破乳剂。测定了所合成聚醚的表面张力及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PAE聚醚破乳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随EO质量分数的降低和起始剂与PO质量比的升高而增强;降低临界胶团浓度的能力随起始剂与PO质量比的增加及EO质量分数的降低而增强。室内评价表明,PAE聚醚破乳剂的最终脱水率随EO质量分数增加而升高,起始剂与PO质量比高的破乳剂脱水速度快。PAE84在40℃,加量20mg/L时,15min脱水率即达到80%,而相同条件下SP169基本无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