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10余种有关可能最大洪水(PMF)的定义,并作了简要的评论。有的强调PMF是各种"气象因子(因素、条件)"、"水文因子(因素、条件)"的"最不利"、"最临界"、"最严峻"、"最恶劣"的"组合",容易产生误导和负面影响。从工程水文学的观点,提出PMF的新定义:可能最大洪水是在现代气候条件下,设计流域特定工程所在断面,在水文气象上可能发生的、一定历时的、近似于物理上限的洪水。  相似文献   
12.
设计洪水是水电站工程规模论证的基础。以马来西亚Baleh水电工程为例,提供了基于水位观测资料的坝址设计洪水计算方法,以及资料短缺情况下坝址可能最大洪水PMF分析方法,基于马来西亚政府刊印的水文手册的小区域设计暴雨、设计洪水估算方法。通过多方法计算、定性评价等,合理确定了设计洪水,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西北)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天然气资源丰富,该区双鱼石构造中二叠统栖霞组气藏属于超深、高温、高压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气藏,受滩体发育、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等的影响,其储层非均质性强、单井测试产气量差异较大。为了提升天然气勘探开发效益,实现"稀井、高产",利用岩心分析、测井、地震等资料,基于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工作思路,综合分析并确定了该区栖霞组气藏天然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进而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明确了栖霞组气藏优质储层的平面分布规律;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连续在该构造获得了SYX131、SYX133两口高产水平井,栖霞组气藏测试天然气日产量分别达123.97×10~4 m~3和142.51×10~4 m~3,创造了该区天然气高产的新纪录。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栖霞组溶孔、溶洞型白云岩储层厚度、裂缝发育程度与天然气产能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②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栖霞组顶部"复波"或中上部"弱波峰"反射特征,储层越发育,"复波"或"弱波峰"特征越明显;③水平井钻井及大规模裸眼分段酸化改造等新工艺、新技术是实现该区天然气高产的重要工程保障。结论认为,两口高产水平井的突破,揭示了川西北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具备常规气规模效益勘探开发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黄河1662年洪水,有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但经多次调查均未发现其洪水痕迹。王涌泉认为该次洪水由台风暴雨形成,并以地方志记载的雨情为基础估算出陕县站1662年洪水的洪峰流量为47 600~58 600 m3/s,该估算结果因其太大而令人难以置信。本次研究认为该年洪水由典型的特大华西秋雨形成,遂以之为指导并以清代时任河道总督朱之锡所著《河防疏略》及有关县志记载的雨情、水情、灾情为基础,估算黄河1662年洪水陕县和花园口的洪峰流量分别为25 000 m3/s和28 000 m3/s,花园口流量超过10 000 m3/s的历时长达40多d,致使其超万洪量比以往规划设计采用的按万年一遇洪水所求的超万洪量大出约58%。以往对黄河特大洪水的分型,只考虑了发生在伏汛期的上大型、下大型和上下较大型这三种类型,没有考虑秋汛期洪水,根据本次对黄河1662年洪水的估算结果,认为黄河下游特大洪水的分型应增加华西秋雨造成的上大型洪水,使黄河下游洪水分型更为合理,并有助于促进黄河治河方略和防洪工程布局的完善,确保黄河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水工程设计洪水标准的确定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协调难度大。通过分析国内外水工程设计洪水标准研究现状,结合水工程设计和建设管理的需要,提出水工程设计洪水标准确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以及水工程等级确定法、经济分析法、风险分析法等方法,从而为防洪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西北部双鱼石地区栖霞组发育深度超过7000 m的孔隙度平均为2.94% 的超深层优质白云岩储层,成为近年来油气勘探的重点.通过野外露头考察、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认为双鱼石地区栖霞组厚层优质白云储层具有明显的"相控"和"层控"特点,而热流体活动对白云岩储层既有溶蚀有又充填.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施工技术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获得很多的提升,尤其是在各地水库大坝防渗加固作业的时候,各类的新技术和新理论频繁出现,极大提升了整体的施工效率。在此其中本文研究的帷幕灌浆技术就是重要的代表。笔者试图对此展开研究,为业务展开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核电厂核岛区域的防洪标准应是超高级的标准,我国核电行业现行标准采用设计基准洪水的概念。这个术语没有明确该洪水的稀遇程度,既无重现期的含义,也无极限之类(例如可能最大)的含义。这样,就使该洪水的大小模糊,标准的高低不明,而且与我国现行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体系不协调。建议采用超可能最大洪水/潮水的概念来表示,洪水用于滨河厂址,潮水用于滨海厂址。概括地表示为:超可能最大事件=必然的单项可能最大事件+偶然的若干不利事件的合理组合。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54—2006年全国垮坝事故统计资料,分析了因遇超标准洪水而失事的水库在发生时间、空间、坝龄、坝高方面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小(2)型水库是垮坝事件的主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垮坝数占已建水库的比例,北方地区明显高于南方地区。经综合分析认为,在适应我国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以往不同时期制定的设计洪水标准基本上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野外观测、钻录井、薄片、常规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的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区内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之中。火山熔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等原生孔和构造缝为主,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孔渗相关性差,为孔隙–裂缝型储层;火山碎屑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等原生孔和粒间扩大孔、微孔等次生孔隙为主,可见冷凝收缩缝,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物性均优于火山熔岩,但孔渗相关性一般;熔结凝灰岩有较好的孔隙度和孔渗相关性,为孔隙型储层,储集性能优良。有利的岩性岩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爆发相是储层发育最有利的相带;地表的风化(淋滤、溶蚀)作用对储层进行改造,次生溶蚀孔隙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构造作用是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作为储集空间的同时也连通了火山岩中部分原生的孤立孔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