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矿业工程   1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两种镜质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电子顺磁共振分析方法,探讨了富氢镜质体与正常镜质体在化学结构上的差异性和随煤阶的变化规律.富氢镜质体比同煤阶的正常镜质体含有较多脂类结构,较少芳香结构.随煤阶增高,镜质体结构向芳构化作用增强的方向演变,面网间距、晶核高度、芳环层数、芳香度及自由基浓度等参数均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源岩的生烃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结合专用Kinetics软件,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源岩进行了生烃动力学研究,求取了甲烷、C2-C3气态烃生成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源岩具有高的生气性,在高演化阶段主要产甲烷气;甲垸、C2-C5气态烃的生成活化能分别为43~64和52~72kcal/mol生烃动力学方法可较好地将实验生烃数据外推到地质过程,在天然气评价与勘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库车坳陷北部山前带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泥岩的主量元 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REE)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沉积环境意义。 结果表明:库车坳 陷北部山前带中生界泥岩主要为陆相淡水沉积,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反 映有机质快速堆积、陆源细碎屑补给速度慢的沉积特征。 从三叠纪到侏罗纪古盐度略有上升,古 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整体处于贫氧—缺氧环境。 黄山街组沉积时期温暖湿润的气候与较低的 古盐度有利于有机质的形成,贫氧—缺氧环境提供保存条件。 至恰克马克组沉积时期古气候开 始向干燥炎热转化, 且古盐度较高,影响有机质产量,但缺氧环境更有利于其保存。  相似文献   
14.
含油气系统基本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国内外含油气系统文献资料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含油气系统概念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论述了含油气系统的定义,级别和命名、特征与展布范围,描述与模拟,分类等基本内容,并以开鲁盆地某凹陷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研究为实例说明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最后,对含油气系统研究的优缺点作了评述,提出了我国含油气系统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页岩储层特征是影响页岩气资源评价的基本因素,页岩储集物性对页岩气赋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井下岩心样品的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孔隙度等实验分析测试,对川南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的储层特征和含气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了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中浅层页岩.结果表明:川南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TO...  相似文献   
16.
对全岩显微组分统计方法与应用进行了讨论,认为全岩样品粉碎至1mm粒度,用环氧树脂粘结,制成粉砖光片,在反射白光结合反射荧光下进行显微组分定量统计,点距和行距采用0.5mm,有交统计点数大于1000个,统计结果可比性好,提出的全岩有机质类型和丰度评价标准,经实例验证可靠,能有效地评价烃源岩的优劣,并首次定量划分出全岩有机质类型,与干酪根镜检分析方法相比,全岩显简组分定量统计方法具有明优越性,不仅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而且分析速度快,费用低,直观,因而是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压(50 MPa)下黄金管生气动力学实验,对塔里木盆地不同原油样品裂解成气组分产率特征与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地下原油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牙哈5井原油、哈得4-87井原油样品裂解具有很高的总气态烃产率(分别高达738.87和598.98 mL/g)和大量的C2-5烃产率(分别为256.85和188.63 mL/g);原油样品裂解生成甲烷的活化能分别为276.3~347.5 kJ/mol、263.8~351.7 kJ/mol;频率因子分别为2.07×1016s-1、1.42×1016s-1.地质条件下,牙哈5井原油、哈得4-87井原油的消失温度分别为197~220.8℃和186.5~212℃.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有机岩石学方法,对山东临清坳陷中沉庄洼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各层段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热演化特征和生油潜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三段有机显微组分丰度最高质量最佳,富含富氢组分;其镜质组反射率Ro,孢子体荧光参数和矿物沥青基质荧光强度变化均是良好的成熟度指标;沙三段生潜力评价得分最高,是该区最佳生油层段。有机地球化学资料佐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9.
苏北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热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应用多种光学和化学标志,对苏北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和阶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镜质组反射率Ro是最可靠的演化标志;(2)孢子体和藻类体的荧光变化规律相同,均具有特殊重要的演化意义;(3)随热演化程度的增加,烃源岩可溶有机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显着变化;(4)苏北盆地有机质热演化阶段划分为阶段Ⅰ和阶段Ⅱ,其界线出现在Ro0.60%~0.65%,并揭示出不同构造单元有机质热演化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20.
苏鲁一带不同还原型镜质组的显微岩石学特征和生烃潜力对比研究表明,较强还原型镜质组显着不同于较弱还原型镜质组,前者含有丰富的荧光镜质体,具有较低的反射率、较强的相对荧光强度、较短的最大荧光强度波长、较高的氯仿抽提物产率和生油潜量,尤其表现在Ro0.6%~0.9%煤阶范围内。说明较强还原型镜质组相对富氢,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特别是生成液态烃的潜力。较强还原型镜质组是较强还原型腐殖煤生油的重要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