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矿业工程   1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有机岩石学分析方法,结合有机地球化学资料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煤和泥岩)进行剖析研究.本区烃源岩富镜质组(>60%),贫惰性组(<10%),含10%~30%的壳质组和腐泥组;“壳质组十腐泥组”含量与氯仿沥青、总烃和有效磷等呈正相关关系;树脂体和“孢子体-藻类体”分别为早期成烃和晚期成烃的组分,并相应建立了本区烃源岩的成烃模式.  相似文献   
62.
全岩分析在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及与干酪根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有机岩石学的角度,系统论述全岩分析在陆相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并与传统的干酪根分析进行对比,认为在显微组分特征,成因与分类,有机质丰度,类型与成熟度,烃类生成与运移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中,全岩分析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分析方法快速,经济,直观,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目前烃源岩有机碉石学研究的理想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3.
本文主要对华北南部苏北、鲁南地区,各种还原型煤(Ⅰ、Ⅱ煤相)的镜质组及其组成进行了详细的Rock-Eval热解分析,并结合煤岩学鉴定及荧光参数的测试,研究其地球比学特征。研究表明,(1)热解分析是煤成烃潜力评价的有效手段;(2)镜质组类型对腐殖煤生烃潜力有重要影响,富氢镜质体是腐殖谋生烃的主要贡献者;(3)壳质组份对腐殖谋的生烃也有贡献;(4)本研究区Ⅰ、Ⅱ煤相谋实质上是由荧光镜质体与壳质组份共同组成的一种特定腐殖型的生油(富)煤。   相似文献   
64.
利用天然气组分定量、稳定碳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生烃动力学实验数据,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大气田深层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均一温度、油气充注时间及成藏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库车坳陷克深大气田深层天然气以烷烃气为主,甲烷含量占87.30%~98.33%,重烃(C~(2~+))含量占0~0.66%,干燥系数达0.99%~1.0%;δ~(13)C_1值、δ~(13)C_2值分别为-29.3‰~-26.4‰、-21.4‰~-16.1‰,属于过成熟的煤成气。克深大气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层发育2期烃类包裹体:第Ⅰ期为发蓝白色荧光的液态烃包裹体,指示早期轻质油充注;第Ⅱ期为无荧光的气态烃包裹体,与其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5~160℃,为晚期天然气充注。克深大气田主要经历了库车组沉积期末(约2.5Ma)以来的天然气大量充注,气源主要来自克深井区和拜城凹陷生气中心的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为深埋快速生烃、强源储压差作用下晚期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深层致密砂岩气气藏储层致密化与成藏的关系,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地质背景和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储层孔隙度与埋深的关系模型,推算储层致密化时间。利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测温分析技术,分析该区大北1、克深2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期次,并与储层致密化时间相比较,确定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成因类型。研究表明,大北1气藏表现为晚期充注成藏的过程,其天然气成藏时间主要在库车期(约3~2Ma)以来,其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储层致密化发生在新近纪康村期(约15~10Ma);克深2气藏也表现为晚期充注成藏过程,其天然气成藏主要发生在库车晚期(约2Ma)以来,而其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储层在新近纪康村期(约11~10Ma)已经达到致密化。据此,确定大北1和克深2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类型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  相似文献   
66.
SJ 1型水力机组监测系统在水电厂的应用郑源李贤庆张新珊(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南京210098)(乌溪江水电厂浙江衢州314000)关键词水力机组运行参数在线监测计算机应用1系统功能SJ 1型水力机组运行参数微机在线监测系统是在浙江省乌溪江水电厂...  相似文献   
67.
三塘湖盆地煤成油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生物标志物分布和组成特征,可把三塘湖盆地的原油和油显示分成中生界煤成油和上古生界湖相成因原油两大类,中生界煤成油以塘参1井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的原油为代表。表现为正构烷烃系列具明显的奇碳优势,Pr/Ph值高(>4.0),四环萜烷/三环萜烷>1.0,三环萜烷系列中C19和C20相对丰度高于C21和C23,有C31六环藿烷,无伽玛蜡烷,C29甾烷占绝对优势,该原油源于中生界煤系源岩。上古生界湖相成因原油包括塘参3井,条2井和条3井油显示,其主要特征为正构烷烃系列没有明显的奇偶优势,Pr/Ph值低,三环萜烷/四环萜烷(仅检测到C24一个化合物)>1.0,且C21和C23三环萜烷的相对丰度高于C19和C29,无C31六环藿烷,有较高含量的伽玛蜡烷和β-胡萝卜烷,C27甾烷丰度较高,它们源于该盆地上古生界湖相烃源岩。  相似文献   
68.
库车坳陷煤成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应用黄金管封闭体系热解实验,结合GCIRMS同位素质谱仪的甲烷碳同位素分析,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热解气甲烷碳同位素介于-36%~-25%;碳同位素与热解温度(或Ro)、升温速率密切相关;煤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结果与热解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可以用动力学方法将实验数据外推,并应用于地质实际中。模拟结果显示,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天然气主要经历了10Ma(尤其是5Ma)以来的阶段性聚集。  相似文献   
69.
为了探讨含铁矿物对水—有机质生气的影响,基于黄金管热模拟装置,选用了高熟干酪根样品开展了3组有水体系(干酪根+水、干酪根+黄铁矿+水、干酪根+磁铁矿+水)的恒温热解实验。气体产物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和磁铁矿的加入均导致干酪根在有水体系下气态烃产率一定程度的降低。比如,水—黄铁矿体系和水—磁铁矿体系在Easy%RO=3.08%时CH4产率相比单独有水体系分别降低8.5 mL/gTOC和13.3 mL/gTOC。水—黄铁矿体系CO2产率及碳稳定同位素值明显高于单独有水体系和水—磁铁矿体系,含铁矿物(尤其是磁铁矿)加入的热解体系的H2S产率明显低于单独有水体系。气体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含铁矿物的加入明显提高了烃类气体的干燥系数,同时导致异构烷烃相对含量的降低。水—磁铁矿体系气体产物氢同位素值相对低于单独有水体系,表明磁铁矿的加入促进了早期H2的生成而与有机质之间发生了加氢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含铁矿物的加入可能抑制了碳正离子的反应,水—有机质的加氢生气可能主要是自由基反应。  相似文献   
70.
通过页岩气样品的气体组分含量及稳定碳、氢同位素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探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陆相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延长探区延长组陆相页岩气成因和来源.结果表明:①延长探区延长组页岩气以烷烃类气体为主(87.89%~99.66%),甲烷含量均小于95%(60.44%~91.68%),重烃组分含量高,干燥系数较低(64.00%~93.43%),非烃气体含量低(以N2和CO2为主,分别为0.68%和1.36%),为典型的湿气;②延长探区延长组页岩气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碳同位素值分别分布在–53.4‰~–46.3‰、–39.7‰~–31.9‰、–34.3‰~–29.6‰和–33.8‰~–25.0‰之间,碳同位素总体上表现为δ13C1<δ13C2 <δ13C3 <δ13C4的正碳同位素序列,仅少部分样品δ13C3 和δ13C4发生倒转;③延长探区延长组页岩气以热成因气为主,主要为来源于低熟—成熟阶段的偏腐泥型页岩干酪根裂解形成的油型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