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篇 |
综合类 | 21篇 |
化学工业 | 26篇 |
金属工艺 | 35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建筑科学 | 11篇 |
矿业工程 | 12篇 |
轻工业 | 86篇 |
水利工程 | 6篇 |
石油天然气 | 10篇 |
无线电 | 2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 |
冶金工业 | 15篇 |
自动化技术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提出了基于RTDS的备自投装置数模试验方案.简述了实时数字模拟试验系统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设备检测工作的现状,分析了使用RTDS开展备自投装置数模试验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一种应用RTDS对备自投装置进行测试的实验方案,包括试验模型、硬件接线以及试验项目的设计.根据该方案进行了备自投装置数模试验,并将试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案可以对备自投装置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2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氯化钯中杂质金属元素铁、镍、铜、铅、金、银的含量,通过实验确定分析谱线、优化仪器工作参数以及选择合适的溶样方法,消除了钯基体效应对检测的影响。6种杂质元素加标回收率为89.80%~110.9%,精密度为0.57%~4.04%,检出限分别为0.16mg/kg(镍)、0.12mg/kg(铁)、0.30mg/kg(金)、3.2mg/kg(铅)、0.20mg/kg(铜)、0.14mg/kg(银)。测定方法快速、准确,能满足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24.
25.
26.
本文从技术的层面探讨了VoIP的原理和应用,并且利用一个中小型企业VoIP解决方案图使读者对VoIP技术有一个理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27.
在ICA与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ICSVM模型。ICSVM模型中利用一种指标筛选算法与独立成分分析的方法将各数据指标转化为互相独立成分的数据指标。接着运用K-means方法对独立成分样本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再由获得的各子类中心数据构造初始的超平面,筛选出靠近初始超平面的支持类与亚支持类,并展开支持类与亚支持类中的样本数据点重新构造超平面,以便对数据进行分类。实验表明,对于样本比较多的数据集,与标准的SVM算法相比,ICSVM算法能够节约训练时间,同时能够提高分类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28.
针对无反复支撑超前支护装备在空间小、震动大、电磁干扰严重的环境下传感技术水平低、运动控制不精准、作业流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无反复支撑超前支护智能控制系统。无反复支撑超前支护工艺的被控需求:具备姿态、障碍物、位置等周边环境信息检测技术手段;具备自适应、自调整、自决策的控制方法;具备快速、平稳、精准的执行部件。根据上述需求,提出智能控制系统的3项关键技术:智能感知、逻辑控制、执行。基于无反复支撑超前支护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和任务流程,提出了系统总体架构;基于姿态、障碍物识别、压力及位置和速度信息的多传感融合技术手段,提出了多工况运动控制策略。研制了运输巷超前支护“转-运-支”一体样机,并进行地面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无反复支撑超前支护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支架中心点及障碍物视觉识别、支架搬运小车自动行走及行程判断、支架自动偏移及旋转、支架自动抓取及升降功能;视觉识别传感器可实现支架架号编码识别、支架姿态、支护区域决策功能;实现了“行—抓—降—转—行—转—升—松—降”自动化作业流程,能够达到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9.
目前建筑楼宇内的应急疏散标志灯具基本都是以单体的形式存在,具有局限性强和检修工作量大,以及火灾发生时不能及时正确地指引被困人员逃生等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应急灯系统研发可以将上述问题通过无线网络把所有应急灯具连成一个大型的网络,可极大地增强应急灯指示系统的有效性,并可有效减少各种检修的工作量。本文介绍一种针对该类无线系统上位机软件的基本架构,并给出开发的基本步骤与过程。企业专用实验网络测试显示了该软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0.
为实现云计算环境下的高效软件测试,提出一种Web 应用系统功能测试的并行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场景流图采用深度优先遍历算法生成并行测试路径,录制组合产生并行测试脚本,并进行参数化处理;然后,使用基于搜索的软件测试(SBST)方法自动生成可经过目标路径的有效测试数据集,脚本与数据耦合形成大量可并行部署的自动化测试用例。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自动化云测试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并行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可以高效地为云平台提供测试用例输入,提高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