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种具有信元保序能力的Clos网络分布式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组交换三级Clos网络信元调度算法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实现方式.分布式调度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适于在高速大容量环境中应用.然而由于分布式调度会带来同一分组各个信元间的乱序问题,给其实现带来困难.该文提出了一种具有信元保序能力的三级Clos网络分布式调度算法.该算法包括第一级的均匀负载分配、中间级的并行调度和第三级的按序输出调度三部分.文中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严格的理论证明和相关的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分布式调度中的信元乱序问题,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22.
路由算法对交换网络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一种新型的大容量路由器交换网络拓扑-XD(Cross-Direct)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类和应用于传统直连网络中的基于简单维序路由算法具有相同网络性能的路由算法一对角矢量映射法(DVM)。该类算法分为两种,文中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性能分析,给出了它们各自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23.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并行分组交换(PPS)网络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在解复用器处采用以变长分组为业务分配单元的方式消除了信元的乱序问题;通过采用Credit机制进行业务分配,实现了业务到各个交换平面完全公平的分配;各个并行交换单元采用组合输入输出排队,降低了对缓存和交换平面的加速要求,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单Crossbar网络调度算法的研究成果。文中证明了该算法对业务分配的公平性,对高速缓存的需求量以及整个网络的稳定性,仿真进一步证明了该算法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24.
DRR(DualRound-Robin)[1]调度算法是一种公平、高效、硬件实现简单的基于输入排队Crossbar交换结构的信元调度算法。为了进一步改善这种算法的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全异步的多次迭代DRR算法,即iRSDRR(iterativeRo-tatingStaticDualRound-Robin)。该算法在开始时,将所有的输入、输出仲裁器的指针全部设置为异步的,以后每个时隙静态地更新所有的仲裁器的指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业务流条件下的性能都优于DRR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25.
基于环的大容量可扩展分组交换网络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新型分组交换网络拓扑结构——MR(Magic Ring)网络.在继承传统三级间接连接网络良好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在中间级引入环网络,解决了现有大容量分组交换网络无法兼顾良好性能和可扩展性的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6.
工业纯镁内部疲劳微裂纹的热扩散性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君刚  张海龙  孙军 《金属学报》2005,41(8):819-823
采用单向对称拉压低周疲劳疗法在具有等轴晶的工业纯镁试样中引入了微米级的内部裂纹,裂纹主要位于晶内和穿晶位置,宽度为0.5-15μm,长宽比分布在10-35之间,在623K对疲劳试样进行2,4和6.5h的真空退火处理,SEM观察表明:晶内疲劳微裂纹纵剖面二维形态发生了主要由表面扩散控制的形态变化,由初始的扁椭圆形演化成多个球洞定向排列的形态;穿晶疲劳微裂纹纵剖面二维形态则在表面和晶界扩散的耦合作用下首先在晶界处分隔成两部分,并在晶界上留下了一个空洞,在退火处理的后期阶段,空洞收缩消失,引起空洞间距的增大并引起试样密度少量恢复。  相似文献   
27.
基于千兆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将有可能取代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APON),成为解决接入网瓶颈的最佳途径。文章从EPON引入的原因着手,对EPON系统组成、分层结构和实现EPON系统的关键技术作了较详细的探讨,同时对EPON的下一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不同渗碳工艺处理的深层渗碳试样进行对比弯曲疲劳试验研究,揭示了碳化物大小、形态、分布及数量对深层渗碳试样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规律,为重载齿轮渗碳工艺的制定及重载齿轮渗碳废品的处理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在对渗碳层碳浓度分布进行精确计算基础上,利用端淬试验数据,在计算机上可简便地实现对渗碳层硬度分布的模拟。这种方法避免了计算非稳态传热温度场、非均质相变和确定组织组成与硬度之间关系。通过对20 钢渗碳层硬度分布的模拟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0.
杨君刚  杨晓琳  韩茜 《硅酸盐通报》2015,34(6):1715-1719
本文分别以TiO2和MgO纳米粉体为烧结助剂,采用微波烧结技术制备了3Y-TZP/Al2O3复相陶瓷.研究了烧结助剂含量对材料相组成、致密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分析了复相陶瓷中t-ZrO2相的相对量变化,并采用SEM观察了弯曲断裂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烧结助剂添加量的增加,微波烧结复相陶瓷的致密度、硬度和弯曲强度均有所增加,均优于传统烧结性能,陶瓷颗粒更细.烧结助剂添加量为0.2wt% MgO、0.4wt% TiO2,在1300℃微波烧结30 min时试样的致密度为98.1%,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达18.9 GPa和626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