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8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边坡植物防护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滨  郭俊杰 《山西建筑》2002,28(11):145-146
根据太旧高速公路边坡立地条件,提出了植物防护施工工艺,日常养护,植物品种的选择,通过调查,观察,试验、总结出了适合该类型立地条件的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32.
“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安全是生命的保障,没有安全就没有幸福的一切!”  相似文献   
33.
产液量对抽油井内流体温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井筒多相流的温度是研究多相流压力和其他参数的基础,同时也是油井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影响油井井筒多相流温度的因素较多,主要通过对井下测试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油井井筒流体温度与地温梯度、产液量、含水等因素的关系,这对认识抽油井内温度变化的规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负荷传感器短节是抽油杆井下力学实测装置的关键部件。从油田实际出发,并充分考虑到负荷短节应满足温度、压力、腐蚀结垢、小空间、负荷变化大等工作状况要求,确定了负荷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采用应力集中的原则,解决了测量与强度的问题;通过优化贴片工艺、贴片方式,满足了测量精度;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满足了目前所有有杆抽油系统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5.
机采系统效率计算方法研究与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能量供给与消耗的角度分析并定义了有杆抽油能量系统。在能量供给方面,除了考虑电机输入能量,还考虑了地层输入能量,尤其是可用于液体举升的气体膨胀功率。当考虑气体膨胀功率时,所计算的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值小于按标准SY/T6 12 6—1995所计算的值。按照现行方法计算系统效率,通常情况下地面效率大于地下效率,亦即在整个有杆抽油能量消耗比例中地下值大于地面值。地下能耗中,粘滞损失功率及泵损失功率所占比例较大。从能量供给与消耗的角度分析与认识机采系统效率,有助于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技术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6.
随着改扩建公路的增多,对于某些既有公路涵洞,可以对其进行加固改造之后利用。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从既有涵洞的损坏原因、加固与加宽方案、具体的加固计算、植筋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7.
纳米Fe3O4磁性颗粒的制备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享  杨海滨 《材料导报》2006,20(Z1):145-148
概述了纳米Fe3O4磁性颗粒的制备工艺:机械球磨法、微乳液法、水热法、微乳-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共沉淀法、氧化沉淀法、超声沉淀法)、水解法等,归纳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并对其前景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8.
针对极端条件下电阻元件的在线温度测量问题,研制一种基于热电偶的带电测温装置。对其结构进行优 化,解决测温探头与电阻元件之间的传热、绝缘以及装置自身的密封、强度等问题;通过试验得到装置在马赫数5 和6 条件下的温度测量值,将稳态下的测量值与计算值及来流温度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实测值真实可 信,电阻元件处于安全运行温度范围之内,可为完善加热器电阻元件的状态监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超短半径辐射分支水平钻井技术在韦5井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产量、完善扩孔和钻进等工艺措施,决定利用辐射分支水平井技术对韦5井进行改造。为确保该井的安全快速完钻,从减小扩眼扭矩防止钻具憋跳入手,研制了单轴牙轮液压伸缩式扩眼器;对转向器系统的高压密封可靠性和钻管再入可靠性等都进行了改进,实现了转向器一次下井可完成尽量多的水平井段的钻进任务;射流钻头采用固定式导流叶轮,在钻头无旋转部件前提下实现射流旋转,通过控制射流旋转程度来满足射流扩展和钻大直径孔眼的需求。钻井结果表明,大直径扩孔和水平钻进工艺有了突破性进展;转向器工具一次下井连续钻出了3个分支井眼。韦5井是国内单井眼长度最长、水平分支井眼数量最多和钻井周期最短的一口井。韦5辐射钻井的成功再次展示了超短半径辐射分支井钻井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40.
采用柠檬酸盐前驱体技术, 合成了粒径约为20~70 nm 的尖晶石结构MnFe2O4 纳米颗粒, 用聚乙烯亚胺( PEI) 对MnFe2O4 纳米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后, 以异丙醇钛为前驱物, 采用sol2gel 法在纳米MnFe2O4 表面包覆锐钛矿型TiO2 纳米层形成核壳结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X射线衍射仪(XRD) 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粒径以及磁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采用罗丹明B 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对所制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核壳结构TiO2 / MnFe2O4 复合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活性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强,当达到一定厚度以后, 其催化活性不随壳层厚度的增加而改变。复合颗粒中TiO2 含量达到30 wt % , 反应时间4 h时, TiO2 / MnFe2O4 磁性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 的光降解率达到100 % , 与纯TiO2 纳米粉体的催化活性相当, 且光催化活性稳定, 是一种便于回收、可重复使用的高效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