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55篇
综合类   77篇
化学工业   102篇
金属工艺   52篇
机械仪表   37篇
建筑科学   88篇
矿业工程   93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127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54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篇
冶金工业   5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71.
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Flic软件的床层模型和商业软件Fluent,对750t/d垃圾焚烧炉的燃烧和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有效地预测了焚烧炉内的温度场、烟气流场和烟气各组分浓度场等重要信息,进一步优化了运行工况,并对一次风风室风量配比和垃圾初始厚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一次风各风室风量比例为0.22:0.38:0.28:0.12时,垃圾减重率达79.18%,炉膛出口CO含量仅为389 mg/m3;在合理范围内,增加垃圾初始厚度可缩短干燥过程和提前垃圾的着火时间.在各工况中,当采用垃圾初始厚度为585mm的工况3时,焚烧炉具有最优的燃烧传热特性.  相似文献   
172.
为了进一步提高酒东区块长沙岭构造的钻井速度,主要从延长二开软泥岩段短拉井段、三开白垩系地层PDC钻头使用和复合钻进推广、井下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提高测井成功率减少测井时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在现场多口井进行成功使用,为酒东区块的全面提速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3.
为了解决窄煤柱巷道非均匀大变形控制难题,以丰汇煤矿窄煤柱巷道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现场调研、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煤柱尺寸影响下,采动巷道围岩应力与塑性区分布特征;分析了窄煤柱巷道变形破坏规律与采场覆岩结构运动特征,揭示了窄煤柱巷道非均匀变形机理,指出采动应力场叠加,支承压力大;覆岩结构非对称,偏载作用显著;煤柱尺寸小、强度低,难以为顶板提供有效支撑;支护方案对称布置,针对性差,是窄煤柱巷道产生非均匀变形的主要原因。基于窄煤柱巷道围岩控制难点,提出以"改变巷道区域支护方式、增加支护密度、破碎围岩注浆改性"为核心的差异化支护技术,加强对围岩局部大变形的控制,充分发挥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现场监测表明,窄煤柱巷道在服务期间围岩非均匀大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稳定性好;可为同类型巷道围岩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4.
谢涛  林海  许杰  窦蓬  陈毅  刘海龙 《表面技术》2017,46(1):211-217
目的不同管材的CO_2腐蚀行为存在差异,为优选经济型抗CO_2腐蚀材质油套管,探究不同腐蚀条件下常规管材的CO_2腐蚀特征。方法以实际油田的地层水样为腐蚀介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不同材质的油套管进行模拟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腐蚀试样表面腐蚀产物的形貌特征,研究CO_2分压、温度、测试时间对油套管腐蚀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随着CO_2分压的增加,普通碳钢和低Cr钢的腐蚀速率显著变化,当CO_2分压为0.3 MPa时,普通碳钢腐蚀速率为2.2021 mm/a,而13Cr的腐蚀速率很低,仅为0.1052 mm/a,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N80,1Cr钢的腐蚀速率远高于13Cr钢;在较短的测试周期内,N80,1Cr,3Cr油套管钢的腐蚀速率略有增加,随着测试周期持续增加,油套管钢的腐蚀速率明显下降;从腐蚀形貌来看,普通碳钢试样的腐蚀程度严重,以均匀腐蚀为主,1Cr,3Cr钢表面存在少量的局部浅斑,以局部腐蚀为主;13Cr材质钢的表面平整,有光泽且无点蚀,腐蚀程度轻微。结论普通碳钢的腐蚀速率对CO_2分压的影响比含Cr合金材质钢更敏感,温度和测试周期均对金属表面的腐蚀产物产生影响,随着温度和测试周期的持续增加,金属表面形成Fe CO3保护膜,含Cr钢表面因铬的富集形成钝化膜,抑制油套管的腐蚀速率,研究成果对CO_2腐蚀环境中的油套管选材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5.
一种同时具有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约束的协同制导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实现多枚导弹从不同的方向对目标进行饱和攻击,建立了导弹和目标的非线性运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归一化; 设定理想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利用具有攻击时间约束的制导律得到初始猜测控制量,采用模型预测静态规划方法对控制量进行迭代更新直至满足脱靶量和角度约束条件,从而得到能够同时满足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约束的次优协同制导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合理给定理想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的前提下,本协同制导律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且计算效率高,具有在线优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6.
研究了水生植物菖蒲和芦苇对复合重金属(V、Cr和Cd)的富集能力及对重金属的生理响应,以考察这两种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浓度的提高,两种植物的耐性系数均有所下降,但菖蒲的生长状况优于芦苇.在不同重金属污染浓度下,菖蒲和芦苇均表现出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Cr,而对V的富集能力相对较弱.在相同重金属浓度下,菖蒲对三种重金属的富集总量大于芦苇,在重金属质量浓度为15 mg·L-1时,菖蒲对三种重金属的富集量分别是1065.02、1754.80和4372.40 mg·kg-1,且菖蒲地下部分对V、Cr和Cd的富集系数分别是芦苇的2.1倍、1.5倍和1.8倍.综合考虑得出菖蒲比芦苇更适用于V、Cr和Cd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7.
基于新型磁链观测器的PMSM SVM-DTC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电压型磁链观测器对电机参数变化及外加干扰时鲁棒差等问题,在分析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定子磁链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SVM-DTC控制策略.设计了参考磁链矢量计算模块和一种新的定子磁链观测器,并利用该观测器替换传统的SVM-DTC系统中的电压型定子磁链观测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正确,新磁链观测器能准确估测定子磁链,并能有效地抑制电机定子电感变化,新策略可以拓宽电机调速范围,并改善了系统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8.
利用VC++6.0实现PLC实时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应用VC++6.0实现PC机与PLC串行通信的编程方法,开发了桥式组合大切机上位机监控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监控系统界面友好,运行稳定,实时性强.  相似文献   
179.
脉石矿物对细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XRD,SEM-EDS等检测手段,采用摇瓶试验,以At.f菌作为浸矿细菌,研究了3种脉石矿物对黄铜矿细菌浸出的影响及机制。通过模拟实际铜尾矿中脉石矿物组成,得出了石英、绢云母、白云石对黄铜矿细菌浸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石英、绢云母能促进黄铜矿微生物浸出,而白云石由于是碱性矿物,含量较高时它的抑制作用很明显。铜浸出率由高到低的脉石矿物组合是:石英-绢云母(45.71%)、空白(42.71%),石英-绢云母-白云石(30.16%)、石英-白云石(11.85%)、绢云母-白云石(10.75%)。浸渣的XRD及SEM-EDS分析表明,含脉石矿物石英时,新生成钝化物主要是黄钾铁矾,含绢云母时主要生成铵黄铁矾,含少量白云石时主要生成钙磷石、硫酸钙和非晶态的FeO(OH)。  相似文献   
180.
简述锡采矿行业重金属的污染现状,结合该行业重点企业,分析重金属污染节点,为污染防控提供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概述矿山重金属典型污染防控技术,重点分析锡采矿行业重点企业较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为类似企业解决问题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