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30篇 |
免费 | 543篇 |
国内免费 | 31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37篇 |
综合类 | 700篇 |
化学工业 | 898篇 |
金属工艺 | 474篇 |
机械仪表 | 764篇 |
建筑科学 | 678篇 |
矿业工程 | 515篇 |
能源动力 | 199篇 |
轻工业 | 806篇 |
水利工程 | 376篇 |
石油天然气 | 761篇 |
武器工业 | 115篇 |
无线电 | 70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35篇 |
冶金工业 | 492篇 |
原子能技术 | 104篇 |
自动化技术 | 9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0篇 |
2023年 | 251篇 |
2022年 | 259篇 |
2021年 | 300篇 |
2020年 | 291篇 |
2019年 | 282篇 |
2018年 | 273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135篇 |
2015年 | 193篇 |
2014年 | 549篇 |
2013年 | 325篇 |
2012年 | 399篇 |
2011年 | 425篇 |
2010年 | 380篇 |
2009年 | 353篇 |
2008年 | 341篇 |
2007年 | 418篇 |
2006年 | 384篇 |
2005年 | 405篇 |
2004年 | 363篇 |
2003年 | 319篇 |
2002年 | 260篇 |
2001年 | 254篇 |
2000年 | 269篇 |
1999年 | 251篇 |
1998年 | 226篇 |
1997年 | 207篇 |
1996年 | 210篇 |
1995年 | 200篇 |
1994年 | 182篇 |
1993年 | 131篇 |
1992年 | 126篇 |
1991年 | 136篇 |
1990年 | 145篇 |
1989年 | 97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7篇 |
1976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在带压开采三维固流耦合模拟研究的同时,分析了煤柱区应力及其变形,重点讨论了在开采过程中煤柱应力及其变形的动态过程,探讨了它对地下围岩、地表移动的影响及今后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评定已建在在建工程中砖砌体抗压强度的需要,先后对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和不同强度等级的砖组成的砖砌体试件90组,采用钻取芯样法检测砖砌体抗压强度,作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回归统计分析计算,建立了取芯法的测强方程式,并在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实际应用,可为建筑物可靠性的评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目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泡沫铝对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的创新模式。建立了电动汽车电池模块的散热模型,验证了利用泡沫铝对电动汽车电池组散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且随着泡沫铝填充长度的增加,电池最高温度下降越多,最大温差先减小后增加。并发现孔隙率对电池的最高温度影响不明显,但孔隙率越小,最大温差越小,即电池间温度越均匀。 相似文献
16.
城市园林绿化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重视城市园林建设是确保城市生态环境获得持续发展和改善的关键。本文首先对我国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接着对我国现阶段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事项,以期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完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基础设施,如公路和铁路以及城市化地区,处于山坡地带,经常会受到落石的威胁,因此需要避免其受到冲击影响。在众多可行的防治措施中,地面强化路堤可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本文提出一套用土工格栅强化的地面路堤足尺实验并进行讨论。实验在一个专门设计和建造的测试设备上进行,用重9 000 kg的混凝土块以约30m/s的速度扔向用土工格栅加固的地面路堤上,用不同土工格栅、不同砂和不同结构设计的几个路堤在不同冲击能下进了实验,可据此定量评估这些结构的耐冲击性能。实验结果与那些从一个动态有限元数值模型中得到的结论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发展干混砂浆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实现文明施工和促进建筑施工现代化的重要技术、经济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大射电望远镜馈源支撑系统是一类欠约束型索牵引并联机器人.对附加被动控制索系的此并联机构首次从整个工作空间优化设计的角度建立其优化模型, 并用实验和数值仿真验证其抑振的有效性.首先,基于动平台的非线性静平衡方程提出系统的两层规划模型;其次,在iSIGHT软件平台上对LT5 m被动控制构型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求解;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及实验分别比较有无附加被动控制索系结构的振动特性.结果显示,仿真与实验结果的最大振幅基本一致,LT新构型可以显著抑制系统的风振.研究结论为欠约束型WDPR(wire driven parallel robot)系统的减振提供新思路,并对LT500 m工程的结构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