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32篇 |
免费 | 258篇 |
国内免费 | 14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66篇 |
综合类 | 272篇 |
化学工业 | 652篇 |
金属工艺 | 178篇 |
机械仪表 | 313篇 |
建筑科学 | 378篇 |
矿业工程 | 216篇 |
能源动力 | 126篇 |
轻工业 | 331篇 |
水利工程 | 246篇 |
石油天然气 | 232篇 |
武器工业 | 44篇 |
无线电 | 45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12篇 |
冶金工业 | 204篇 |
原子能技术 | 72篇 |
自动化技术 | 4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156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78篇 |
2020年 | 135篇 |
2019年 | 131篇 |
2018年 | 160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134篇 |
2014年 | 341篇 |
2013年 | 208篇 |
2012年 | 205篇 |
2011年 | 205篇 |
2010年 | 165篇 |
2009年 | 199篇 |
2008年 | 183篇 |
2007年 | 238篇 |
2006年 | 192篇 |
2005年 | 204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102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N-(4-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TG和DTG技术对该共聚物的热性能和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Fly-nn-Wall-Ozawa法求得三元共聚物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为147.38 kJ,指前因子为2.62×1010;Crane法求得的反应级数为0.95。该共聚物热分解受单机理控制,初始热分解温度为660 K,最大热分解温度为707 K,在740 K时热分解基本结束,较二元共聚物St/MA其耐热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92.
本文评述了影响RO系统运行特性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给水化学、模污染机理、设备的膜组件中污染物组成、防污剂及其应用实例。就此讨论了目前为防止污染开发防污剂为保养设备开发膜清洗剂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93.
根据FZ/T 01057.2—2007,FZ/T 01057.3—2007,FZ/T 01057.4—2007,FZ/T 01057.8—2012标准,采用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和红外光谱法对聚3-羟基丁酸-戊酸酯/聚乳酸(PHBV/PLA)共混纤维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PHBV/PLA共混纤维的燃烧特征及显微镜下观察的表观和截面形态与常见的合成纤维的特征相似,燃烧特征的具体表现为靠近火焰时熔缩,接触火焰时有熔滴现象且冒白烟,离开火焰时继续燃烧,燃烧时具有特异气味,残留物呈黑色硬块状; PHBV/PLA共混纤维的横截面形态为近似圆形或略呈多边形,纵面形态为表面光滑或略有不平整,未见较深沟槽;使用燃烧法和显微镜法,能够较易将PHBV/PLA共混纤维和棉、毛等天然纤维、粘胶纤维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相区别;PHBV/PLA共混纤维在常温下溶于98%硫酸、二氯甲烷,70℃下溶于甲酸/氯化锌溶液,通过溶解法,可将PHBV/PLA共混纤维和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等常见合成纤维相区别;PHBV/PLA共混纤维在1 722 cm-1和1 748 cm-1处出现...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单因素优选法,研究了288K下用30%的过氧化氢制备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时,氯化钠和硫酸钠的原料配比对产品产量及产品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最优质量配比为1:8。在25mL过氧化氢中加入4gNaCl,32gNa2SO4,此时产品产量为31.44g,产品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9.5%~9.7%,产品颗粒较细。利用二元非线性回归得到了产品产量与硫酸钠和氯化钠加入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最大偏差为5%。 相似文献
995.
溶剂挥发法制备出单分散PSt/PGMA双面粒子,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仪(FTIR)、EDS能谱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控制PSt和PGMA两种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以下同),得到具有双面形态的雪人状、橡子状、汉堡状PSt/PGMA复合微球。选取w(十二烷基磺酸钠)=0.25%水溶液作为乳化剂制备PSt/PGMA双面粒子,依靠荧光染色分析和EDS能谱分析,得出两种聚合物相分离过程不完全,确定出了PSt/PGMA双面粒子的组成,较大半球主要为PGMA,较小半球主要为PSt。 相似文献
996.
炭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卓越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 ,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高技术领域 ,制作应用于导弹、飞机、雷达、发动机、坦克等武器上的复合材料构件。在民用工业方面也获得广泛应用 ,特别是体育休闲用品 ,像钓鱼杆、网球拍、高尔夫球杆等 ,在其他工业产品方面也得到一定应用。炭布作为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前期产品 ,由于它的编织工艺、设备相对简单 ,导致周期长、成本高 ,产品的稳定性能差 ,极大地限制了C/C复合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炭布的编织设备———炭纤维织布机 ,在国外 ,特别是西方国家都属于严格控制进出口… 相似文献
997.
在自行搭建的小型流化床积灰试验台上选用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对流管束浮灰,模拟焚烧炉烟气环境下开展飞灰沉积实验。首先分析浮灰理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增大,浮灰中CaO和SO3含量逐渐降低,而SiO2和Al2O3的含量逐渐增加;碱金属Na和K以及卤素Cl的含量在粒径较小的浮灰中含量最高。其次重点研究了浮灰粒径、烟气温度和换热管表面温度对飞灰沉积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积灰中主要富含Ca、S、Si和Al等元素,积灰中CaO和SO3含量比浮灰高,而Al2O3和SiO2含量比浮灰低;积灰量随着烟气温度升高而增加;粒径对灰沉积影响作用显著,大粒径灰颗粒难沉积而小粒径灰粒易沉积;管壁温度在600℃时,积灰量最小。积灰中CaO和SO3的含量随着管壁温度升高而减少,而难熔Al2O3和SiO2的含量随着管壁温度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998.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对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对流受热面的松散性浮灰和烧结性积灰的微观结构和组成成分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省煤器浮灰中大部分颗粒保持着独立的形态,而对流管束浮灰存在烧结现象;绝大部分的浮灰粒径位于0~100μm;省煤器浮灰的灰熔点低于对流管束浮灰熔点80℃左右;对流管束浮灰和省煤器浮灰在成分组成上差别不大,浮灰中的主要元素均为Ca、Si、Al和S,但对流管束浮灰中Ca和S的含量高于省煤器浮灰。各层积灰中Ca和S的含量较高,主要物相为CaSO4。对流管束积灰中Ca和S含量高于省煤器积灰;对流管束和省煤器积灰中Al和Si的含量远低于浮灰中的相应含量。从积灰内层到外层Ca和S的含量逐渐减少,而Al和Si的含量逐渐增加;积灰内层K、Na、Fe和Cl的含量高于其他层。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强度测试、电通量测试研究了纳米水化硅酸钙(n-C-S-H)对粉煤灰/矿粉双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该体系的水泥净浆进行了水化热测试,分析了n-C-S-H对其的影响机理.结果 表明,n-C-S-H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随粉煤灰和矿粉比例的变化而变化,当混凝土中粉煤灰比例降低,矿粉比例增加后,n-C-S-H最佳掺量会适当降低,而当n-C-S-H掺量过高时,对应混凝土的28 d强度和电通量都要低于空白组.相较于粉煤灰比例高的水泥浆体,矿粉比例高的水泥浆体水化放热速率更快并且水化热更高,n-C-S-H掺量越高,两者之间的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1000.
含尖晶石耐火浇注料与碱性熔渣接触时,其优异性能主要与其抗腐蚀性相关。尽管文献对这一课题已经有不同的研究报道,但是综合微观结构对于抗腐蚀性影响的研究还很少。针对这一问题,为了研究不同结合剂(铝酸钙水泥或无水氧化铝)、是否添加硅粉以及尖晶石的引入方法(原位形成或者预形成)的影响,制备了4种不同组成的浇注料样品。在物理参数(显气孔率、线性膨胀率、气孔尺寸分布)和生成相(腐蚀前后通过SEM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所选试验条件下,一种碱性熔渣腐蚀机理。结果指出,降低气孔直径可以降低渗透作用。提高细氧化铝含量、降低铝酸钙含量、缺乏液态相,可以增强抗化学腐蚀性能。本研究表明,浇注料配方设计和原材料的合理选取,对于理解和控制此类耐火浇注料的性能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