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28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49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控压钻井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主要应用于窄安全密度窗口、不确定性压力系统地层的安全钻进。在国内外控压钻井技术发展基础上,基于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的钻井技术发展方向,采用分散集中控制思路,研发出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精细控压钻井系统,实现井筒压力闭环精细控制。该系统通过随钻实时监测井底及地面工程及设备参数,并进行分析及决策,实现井底压力的自动精确控制。该系统在南堡油田进行工业应用,开创了国内控压钻井技术工业应用的先河,解决了该区块奥陶潜山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恶性漏失、漏喷共存、难以钻达设计地质目标的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2.
潘登  舒梅  许峰  刘兴华  周朗  刘竞 《钻采工艺》2012,35(3):104-105
介绍近年来在高温、高压、高含硫气田使用的地面计量流程的安全监测和控制技术。安全控制技术有:超压安全释放技术、ESD紧急关闭系统以及地层流体硫化氢实时处理技术;监测技术有:流程温度、压力数据无线监测、硫化氢含量实时监测、视频监测以及砂量监测等技术。综合应用安全监测和控制技术,有效保障了"三高"气井放喷测试期间地面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使地面测试计量技术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63.
郭冰  潘登 《大众用电》2013,(5):11-12
近年来,湘潭电业局客户服务中心计量专业以"三项监督"为抓手,以"三种培训"为载体,以"三无状态"为目标,不断夯实管理、提升素质,促进了计量专业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获得2012年度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管理专业标杆的殊荣。  相似文献   
64.
浓淡燃烧是降低NO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浓淡燃烧对燃气灶具热效率的影响却少有研究。本文对新研发的一款浓淡燃烧灶具运用CFD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非浓淡工况和不同配比下的浓淡工况灶具热效率。结果显示,所模拟的浓淡工况热效率大于非浓淡工况热效率,不同配比的浓淡工况热效率也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65.
杨远程  潘登 《钻采工艺》2008,31(4):141-142
巴基斯坦Mela-1井区域地层异常复杂,上部地层存在大段的黏土岩、泥岩、页岩砂岩互层,属于易斜、易垮塌地层,钻井中必须提高钻井液密度、控制钻压;存在大段的膏盐层,缩径严重;同一裸眼井段高低压力系统相间、喷漏同存,压力系统极为复杂;同时,大尺寸钻头钻进井段长,钻进速度低,周期长,钻井难度大。钻进中遇到不少钻井工程技术问题。文章从地质设计、钻井工艺、钻井液工艺等方面总结了造成该井工程技术难题的原因,并介绍了该区域钻井技术,为以后的钻井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6.
范文琦  潘登  黄亮  王强 《材料导报》2021,35(17):17090-17102
全球范围已就"2℃气候红线"达成共识.为缓解气候变暖,同时满足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CO2大规模减排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被认为是实现减排的最理想途径.而无论对于CO2的利用还是封存,CO2捕集都是必要的前提.近年来,空气中CO2的捕集开始逐渐受到关注,但从源头控制出发,工业源的CO2捕集仍是减排的重点所在.目前工业应用的CO2捕集技术——胺洗涤仍存在成本高且产物具有环境毒性等问题.与之相比,固体CO2捕集材料在生产、运输、应用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鉴于工业CO2普遍温度较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固体高温CO2吸附剂的构建.目前,固体材料高温CO2捕集已进入中试阶段.为实现工业化应用,吸附材料的成本、吸附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都受到重点关注.常规的高温CO2吸附材料CaO、Li4 SiO4都存在多次循环后易发生烧结而导致吸附性能下降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改进合成方法、元素掺杂、表面修饰等手段对其进行改性,但这无疑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对此,许多研究者开始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或廉价矿石合成高温CO2吸附剂.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天然/废弃原料不仅可以降低吸附剂的生产成本,还可以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原料中的部分杂质组分还对吸附剂的抗烧结性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对固体高温CO2吸附剂的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基于天然/废弃原料合成高温CO2吸附剂的良好应用前景,为助力廉价高效CO2吸附剂的研发,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以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廉价矿石为原料制备CaO基和Li4 SiO4基两种高温CO2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制备高温吸附剂的各类前驱体及改性材料,如矿石(石灰石、白云石、高岭土、硅藻土、蛭石、方解石、埃洛石、铝土矿尾矿等)、生物质(蛋壳、贝壳、微生物、谷稻壳等)、水泥建筑工业废弃物(粉煤灰、电石渣、钢渣、铝酸钙水泥、造纸白泥、建筑废料、水泥生料、废弃大理石粉末等)等;整理了材料的合成及改性方法,如掺杂改性、酸浸、水洗、干燥、煅烧、造粒等预处理手段;综合对比了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及吸-脱附循环稳定性,如不同温度或不同CO2浓度下材料的性能变化;并讨论了其可能的优化机理,如表面孔径的优化,造粒耐磨损、耐烧结骨架的生成及离子的均衡扩散等;总结了各类材料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如CaO基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但存在因循环煅烧而导致的吸附性能下降问题,Li4 SiO4基材料具有较快的吸-脱附速率,但循环稳定性较差且受CO2浓度影响大的问题有待解决.希望本文不仅能帮助研究者快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还能为其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67.
潘登  帅豪 《中国科技博览》2011,(30):403-403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暖通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暖通空调方案设计是暖通空调设计中最重要、最复杂、难度最大的环节,而目前又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设计管理体制上的某些弊病和缺乏科学的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如何对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是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题。本文分析了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评价中需要注意和考虑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我国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评估体系的进一步深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对车辆追踪运行进行控制,是实现车辆安全、快捷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将车辆追踪运行控制问题归结为“速度差”调节和标准车距跟踪的混合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离散模型,分析了其能控性和能观性,运用最优控制理论求解其反馈控制律,给出了算法步骤.对具体算例进行了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69.
高文彬  李宜强  何书梅  潘登  刘明熹  管错 《石油学报》2020,41(11):1406-1415
随着油藏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愈加复杂,掌握孔隙内剩余油赋存特征是油田深度开发及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和保证。荧光薄片法是微观剩余油研究中的基本实验手段,但以往荧光薄片的量化分析多依靠人工经验。通过结合彩色图像分割、分水岭颗粒分割、支持向量机和分类树算法,实现了荧光薄片的剩余油自动分类,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按照荧光颜色,将剩余油划分为弱波及、中波及和强波及3个级别,将剩余油划分为簇状、孔表薄膜状、狭缝状、角隅状和粒间吸附状5种类型,并通过权重赋值的方式,将各种类型微观剩余油的相对比例与含油饱和度之间建立关系。将该分类方法应用于大港油田高含水砂岩油藏取心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簇状剩余油是高含水砂岩油藏的主要类型,不同类型剩余油占比排序规律为簇状 > 孔表薄膜状 > 角隅状 > 粒间吸附状 > 狭缝状,该方法可以为后续的油田开发方案部署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0.
中石化洛阳分公司二催化装置2017年1月出现再生器稀相尾燃超温问题,稀密相温差由正常时的20℃左右逐渐升高,最高至63℃,导致再生器稀相频繁超温,大大限制了装置的处理量,严重影响了装置技术经济指标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再生器稀相尾燃的危害及原因,指出二催化装置再生器稀相尾燃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减压渣油来量过多掺渣比过大,生焦过多超过了装置的烧焦能力;另一方面焦炭在再生器密相床中的烧焦效果差。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通过调整东侧和西侧两路主风比例,改变外取热流化方式使进入稀相空间的CO减少;改变再生器卸补剂量以调整再生器藏量从而优化再生器的流化烧焦状况;降低减压渣油来量及减小加氢精制蜡油进料波动以平稳原料性质;更换CO助燃剂型号等措施,最终再生器稀相尾燃和稀相超温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再生器稀相段温度大大降低,装置的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