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死区或限幅起作用的单机水电系统负阻尼时超低频频率振荡(切换型超低频频率振荡)可对应类Hopf非光滑分岔;同时,死区和限幅决定非光滑系统结构,影响系统振荡特性。有鉴于此,分析了一次调频中死区和限幅环节对死区和限幅参与的单机水电系统负阻尼时频率振荡及其类Hopf非光滑分岔的影响。具体地,首先,分析了典型死区下,有/无限幅的单机系统在突变负荷扰动下的平衡点和故障后轨线的类Hopf分岔特性;进一步,对比分析了有/无限幅、不同死区大小时,单机系统类Hopf分岔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应振荡发生/消失的类Hopf分岔点受死区和限幅(系统切换边界)的影响。通过增大死区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切换型频率振荡的发生,而设置限幅可避免极端负荷扰动下,系统出现频率失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浪微博评论信息准确分类问题,本文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算法,提出一种改进GA-IPSO-BSVM (genetic algorithm-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lanc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分类模型,以实现提升新浪微博评论信息分类的准确性和收敛性.首先,为了有效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并高效节省计算资源,该模型在迭代前期引入GA的淘汰机制,删除大量低速粒子.其次,在迭代中期,为了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改进PSO中粒子关系的拓扑结构,采用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对粒子群进行聚类分区,将各粒子群体在所属社区中进行粒子群迭代,选出各个区域中优秀粒子.再次,在迭代后期,将所有区域优秀粒子组合成优秀粒子群体,并将该群体进行迭代,得出全局最优解.从次,结合GA和IPSO对BSVM进行超参数优化,提升分类准确率.最后,利...  相似文献   
13.
部分输电线路风偏闪络和倒塔事故的现场勘察资料和气象报告显示,雷暴强风是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为降低此类风场下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文中遴选出合适的模型函数(Li模型),采用数值方法进行雷暴风风场模拟。以某超高压多跨输电线路为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静力分析法,对雷暴冲击风作用下的导线风偏进行求解,并就风暴中心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和风暴结构参数(风暴尺度、风暴强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表明:①相对位置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显著,整个线路风偏最不利的位置为非跨中的3、6号绝缘子;②总体而言,风暴尺度和强度的增大,均会导致风偏响应的迅速增加及其在空间内高危区域的扩大。  相似文献   
14.
实际电网中发生了多次与调速器的死区和限幅非线性切换环节相关的复杂频率振荡事故。针对相关近似分析仅考虑单一的死区问题,构建了同时考虑死区和限幅的分段描述函数,基于此分析了含死区和限幅的非光滑单机水电系统在大扰动后正阻尼时出现的频率振荡现象及其特性,并分析了描述函数法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近似光滑系统中同时存在不稳定和稳定极限环,其中稳定极限环可近似对应大扰动后正阻尼的非光滑系统出现的死区和限幅起作用的切换型频率振荡,并进一步解释了不同限幅参数下,振荡幅值变化而振荡频率基本不变的现象。适应性分析表明,系统参数变化可能使得低通滤波特性变差,导致描述函数法近似非光滑切换型振荡的分析精度变差。  相似文献   
15.
安阳化肥厂补充水大部分来源于水库,微生物含量多,菌藻滋生严重。采用LJ—101型腐植酸系水质稳定剂,并引入磷系配方中的缓蚀剂后,有效地防止了菌藻滋生,而且对设备腐蚀率大大低于部颁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在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任务中存在的目标物体之间巨大尺度差异和丢失空间细节信息导致分割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多尺度互注意力与指导上采样网络.利用多尺度互注意力模块获得不同尺度图像之间的像素关系,平衡不同尺度物体的权重,提高小尺度物体的分割性能.编码指导上采样模块利用编码结构中的信息,指导图像上采样的过程,融合空间细节信息,提升目标物体边界像素的分类效果.在Potsdam数据集和Jiage数据集上的m IoU得分分别为85.52%和86.59%,较次优网络分别提升了1.32%和1.46%.  相似文献   
17.
从供电线路末端短路、保护失灵、线路烧毁以至引发火灾的因果关系,论述了现在交流供、配电线路中经常存在的问题,以及检验与设计线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产品物料清单(BOM)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结合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可扩展性、灵活性以及其天然的树形数据组织形式,提出以流程中流转的数据片段(XML文档)为表单主要数据源,在页面中的模块也根据XML节点实现组件化。本文设计的基于Web的销售报价系统,主要功能在于辅助销售人员完成从项目建立、BOM输入、新物料维护、折扣申请(SPA)、报价计算到最后的报价单打印的工作。XML的应用使该线上报价系统的运算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隐蔽致灾因素是制约煤矿智能开采建设的关键问题,而三维地质建模是实现隐蔽致灾因素透明化的主要技术手段。目前煤矿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以几何建模为主、属性建模为辅,缺少针对隐蔽致灾因素的灾害属性建模。针对上述问题,以陕北某煤矿作为研究对象,对煤层厚度、顶底板构造起伏、积水区、浅埋煤层地形地貌等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三维地质建模。首先,完成对地质资料、物探、钻探等成果的数字化工作,建立煤矿地质数据库。其次,利用DepthInsight建模软件从全矿井和工作面2个尺度开展建模工作,即以钻孔分层数据作为地层控制点,通过煤层及地表等高线、虚拟钻孔等数据联合控制地层层序,并处理初始层面模型中的穿层异常,构建地层面模型和地质体模型,再运用数字高程模型对工作面进行地表模型构建。然后,采用岩体建模构建采空区、积水区模型并标注温度、气体等信息,利用工作面回采测量数据构建回采实测模型。最后,创建截断网格模型,通过序贯高斯模拟生成含水层渗透率、富水系数模型,实现区内水文隐蔽致灾因素透明化显示。基于三维地质模型,从地层、煤层及工作面、采空区及其积水区、水文属性多角度分析隐蔽致灾因素的分布及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  相似文献   
20.
王嘉伟 《建筑经济》2020,41(6):49-51
有针对性地从片区规划设计、投融资管理、运营管理及产业发展服务方面分析建筑企业参与城市综合开发PPP项目时需具备的能力,并阐述几点思考,以期为建筑企业参与城市开发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