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55篇 |
免费 | 209篇 |
国内免费 | 15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50篇 |
综合类 | 214篇 |
化学工业 | 379篇 |
金属工艺 | 172篇 |
机械仪表 | 340篇 |
建筑科学 | 342篇 |
矿业工程 | 270篇 |
能源动力 | 50篇 |
轻工业 | 326篇 |
水利工程 | 204篇 |
石油天然气 | 220篇 |
武器工业 | 29篇 |
无线电 | 27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12篇 |
冶金工业 | 146篇 |
原子能技术 | 45篇 |
自动化技术 | 3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125篇 |
2022年 | 145篇 |
2021年 | 159篇 |
2020年 | 130篇 |
2019年 | 173篇 |
2018年 | 153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262篇 |
2013年 | 184篇 |
2012年 | 214篇 |
2011年 | 232篇 |
2010年 | 199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143篇 |
2007年 | 144篇 |
2006年 | 149篇 |
2005年 | 123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2篇 |
1973年 | 4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介绍了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机的一些位置估算方法,并着重介绍了一种利用DSP完成变频空调直流无刷压缩机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2.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是一种典型的电活性聚合物。以Nafion117离子交换膜为基体,用化学沉积方法制备利用金属铂(Pt)作为电极的IPMC材料(Pt-IPMC),并利用扫描电镜对Pt-IPMC样件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Pt-IPMC的电极具有良好的沉积效果,样件的电极层厚达20μm;在3 V直流电压的驱动下,电致动位移达到90°。实验对基膜和样件含水率进行了测试,并搭建IPMC力学测试平台,对IPMC静态输出拉力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0~5.5 V直流电压范围内,样件的输出拉力与直流驱动电压近似呈线性关系,最大拉力可达到159.05 mN;当电压超过5.5 V时,输出拉力发生跃变。 相似文献
63.
64.
介绍了如何采用数字光通信技术实现计算机视频信号的长距离传输;介绍了数字显示接口(DVI)标准的相关知识,通过项目实施解决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项目成果达到了实用化程度. 相似文献
65.
由于传统加工方法不能解决PMMA微流道的加工质量不好和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对超快激光直写PMMA制备微流道的烧蚀机理和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验分析不同的激光功率、加工速度和加工次数对微流道的宽度和横截面的影响规律,利用超快激光加工系统制备微流道,并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观测微流道的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超快激光的加工速度为20 mm/s时,激光功率为1.5 W时,制备的微流道的宽度较小、宽度趋势比较平稳;当超快激光作用PMMA的次数一样,由于加工速度逐渐增加,制备的微流道其宽度和激光的加工速度保持线性增加。当加工速度越大时,微流道的宽度较小、且壁面趋势相对平缓,而当加工速度一定,超快激光的输出功率在1.5 W时,微流道内壁区域不易出现残渣堆积和气泡隆起现象。本文通过优化超快激光加工系统的工艺参数,从而加工出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滑、宽度为20~90 μm的微流道芯片。 相似文献
66.
针对超短激光辐照单晶硅材料制备光栅结构存在表面裂纹的缺陷,采用双温模型数值模拟出热积累效应,并且实验验证不同加工参数下制备的单晶硅表面光栅结构的表面质量。数值模拟出不同超短激光功率下电子温度和晶格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调节不同的加工参数制备出单晶硅表面光栅结构沟槽,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当超短激光的输出功率增大时,激光热驰豫时间变大,增大了非平衡状态下激光的烧蚀强度。单晶硅表面的不平整凹坑造成超短激光的反射和散射,从而使得烧蚀后存在凹坑,造成单晶硅表面的损伤溶蚀。当加工速度和加工次数一定时,增大激光的输出功率可以提高超短激光制备光栅结构的加工效率,但过大的激光功率反而造成光栅结构沟槽两侧出现溶蚀凹坑。 相似文献
67.
为了实现中/长波红外双波段制导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评估,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字微镜器件的红外双波段视景仿真光学系统,系统包括投影镜头和照明系统。利用非球面技术和大出瞳距、无穷远投影系统的像差特性,采用常规的红外材料,通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与非球面像差校正的优势相结合,解决了双波段、大出瞳距离带来的彗差、像散、畸变和色差的平衡问题。采用阿贝式直接照明的方案,解决了斜入射情况下均匀照明的问题,有效地控制了杂光的影响,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设计结果显示:最终仿真系统全视场角为2,出瞳距离为250 mm,出瞳直径为70 mm,系统畸变小于0.2%,系统双波段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均接近衍射极限;照明均匀性高于95%。系统实验测试表明:在黑体温度为300 ℃时,模拟温度最低为31.6 ℃,最高为250 ℃,温差为215.4 ℃,系统的对比度达到0.98,像面均匀性高于98.1%。仿真系统具有高对比度,宽温差和图像逼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68.
69.
采用CSMC-HJ 0.6 μm CMOS工艺设计,可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工作速率为622 Mb/s的1∶4分接器.分析和设计了分接器的系统结构和单元电路,采用SmartSpice进行了仿真.整个电路采用5 V单电源供电,功耗为1.1 W.测试工作速率和各项技术指标达到相应标准. 相似文献
70.
根据Zernike多项式的第四项系数q4和Seidel像差Focus项的对应关系,选用Zernike多项式第四项的系数q4的值作为激光干涉仪法定焦的判据。利用该判据定焦,方法可行,定焦结果稳定。根据q4值的正负可以判断干涉仪发出的球面波的交点处于大口径离轴抛物面平行光管的焦前或是焦后,从而指导干涉仪的前后移动。利用基于Zernike多项式的激光干涉仪法确定了大口径离轴抛物面平行光管的焦面,由标定实验可知,利用这种方法定焦效果不错,定焦后的平行光管出射光束平行性误差优于0.2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