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1.
对西峰、镇北地区沉积相的认识先后经历了浊流沉积、水下扇、扇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沉积等几个阶段。本文主要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充分利用钻井资料,针对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对该区沉积环境和沉积相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结合露头资料,通过对古水流方向及重矿物组合特征的研究,认为西峰地区长8沉积物源来自崇信县油水河方向,镇北地区长8沉积物源来自崆峒山方向。通过对长8期湖盆底床形态的恢复及砂体展布规律的分析.认为西峰地区长8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类型,镇北地区为扇三角洲沉积相类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岩性、粒度、分选性、砂体的形态及分布等成因标志,建立取心井准确的岩电关系,并结合研究区沉积物的颜色、矿物学特征、结构及构造特征、生物特征等沉积学标志,将研究区长2油层组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环境划分为分流河道、点砂坝、天然堤、决口扇、河道间洼地等5种微相。  相似文献   
13.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图像粒度、图像孔隙及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正宁-宜君地区长8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长8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是细-极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以碳酸盐胶结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是粒间孔和长石溶孔;长8储层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型致密油砂岩储层;长8储层物性受沉积、成岩和孔隙结构等方面因素影响,长石颗粒含量高、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及孔隙结构较差是造成研究区长8储层低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3月17日9时30分,中外合资临沐县全记工艺品有限公司木材烘干室,因违章作业致使烘烤温度过高引起火灾,烧毁木材一宗,直接经济损失5万多元。火灾发生后,临沐县公安局专职消防队迅速赶往扑救,临沂消防支队一中队也随后应援参加灭火战斗,经3个多小时的激战方将大火扑灭。该公司烘干室无操作规程和制度,无消防水源和灭火器材。失火前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在防火检查中曾提出了整改要求却未引起公司丝毫的警觉和重视。事故发生后,临沐县公安局依照《山东省消防管理办法》第40条之规定,给予该公司15000元的罚款。违章作业引火灾 依法处罚不…  相似文献   
15.
明确低渗透储层孔隙分布及不同尺度孔隙中石油微观赋存状态是认识致密油特征的关键。应用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进行研究,发现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普遍发育纳米孔隙,具大孔、中孔、小孔、微孔及纳米孔多尺度孔隙发育特征。通过对近源与远源油藏储层多尺度孔隙中石油的微观赋存状态分析,明确了近源油藏储层具从大孔到纳米孔隙连续性赋存石油特征,且微孔至纳米孔隙含油饱满;远源油藏储层石油有选择性地赋存在大至中孔隙中,纳米孔隙不含油。延长组7段(长7)生烃增压产生的异常压力,控制石油在具多尺度孔隙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中差异性赋存,这为认识盆地致密油分布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指出长7烃源岩分布区的长8油层组上部、长7油层组和长6油层组下部致密砂岩是今后致密油研究和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煤调湿干燥设备筒体一般采用蒸汽式多管回转结构,筒体内换热管受原料煤中异物砸击、原料煤磨损及腐蚀以及生产过程中频繁开停操作等影响,经常发生破损泄漏。对煤调湿换热管破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异物分离方式优化、操作优化以及定期监测预防等措施,有效解决了换热管破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共性及差异性,首次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统一的分类评价标准,并对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进行储层综合评价.一方面评价出了有利储层发育区,为盆地长4+5-8油层组大型低渗透岩性油藏勘探、评价及开发提供...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长6油层组储层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首先采用谱系聚类分析方法,选择相对独立的评价参数,从9个参数中选择6个用于储层综合评价,分别是:砂岩厚度、砂地比、泥质含量、变异系数、孔隙度、渗透率。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法,确定各参数的权系数。在计算储层综合评价指标值的基础上,采用拐点法确定储层综合评价的分类阈值,进而对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长6油层组进行储层综合定量评价,取得较好效果。其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主体以Ⅰ类、Ⅱ类储层为主,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侧翼以Ⅲ类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中段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延长组中段各油层组沉积特征、物源及沉积相演化规律的详细分析,结合各油层组油藏的分布特征,认为姬塬地区长8—长4+5油层组主要发育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2种基本类型,这2类油藏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水下扇及临近湖岸线的三角洲平原位置。姬塬地区长8—长4+5油层组油藏的类型及分布规律主要受物源控制,向北东及南东方向尖灭的砂体容易形成岩性油藏,油藏的规模取决于砂体的大小;而向南西及南部尖灭的砂体一般需要与鼻状构造叠合才能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油藏的规模同时受控于砂体和鼻状构造的大小。长8—长4+5油层组沉积时期,研究区西部物源逐渐减弱而北部及北东部物源逐渐加强,导致主要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发生改变,长8油层组以岩性油藏为主,而长7—长4+5油层组则以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为主。  相似文献   
20.
利用RMS随机建模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地区长4+52储层开展了三维储层建模研究。根据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特点.运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了沉积相模型;并利用70余口井的测井解释成果与岩心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正态变换、变差函数分析.在沉积相建模的基础上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研究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的空间分布.较好地再现了储层的非均质性,为评价井的优化部署与随钻调整以及开发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储层模拟结果表明.RMS储层建模软件具有方便、实用、可信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