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1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18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对TA15钛合金模锻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变形中材料的流动状态和温度场、应力应变等分布规律。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模锻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进行了TA15钛合金模锻成形工艺试验。试验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2.
建立了煤层气单井开采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模型,包括双重介质中气水两相流动方程、煤层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压力敏感性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数值模型及其解法.为进一步研究煤层气产出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3.
渗透率是确定储层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其准确性关系到储层产能评价的准确程度。测井数据相对试井资料更加丰富、成本低,可以有效获得井筒附近地带各小层的静态特征,为小层的产能评价提供参数支持。为了使测井渗透率的计算更为精确,以吉木萨尔致密油地区为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覆压孔渗实验数据,发现渗透率和有效覆压的无因次乘幂关系比一般认为的指数关系要好。用无因次乘幂关系模型预测地层真实岩心渗透率,进而来拟合测井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以达到优化测井渗透率计算模型的目的。该方法在吉木萨尔致密油地区的应用效果良好,比直接用地面岩心实验值的计算结果更为接近实际值。  相似文献   
204.
模拟计算了解吸时间、渗透率、等温吸附线形态、压差、含气饱和度等方面因素对煤层气产量高低的影响.分析了煤层气产出的机理。研究表明.低含气饱和程度、低地层压力、低渗透是造成我国煤层气产量较低的原因;解吸时间越短.气产量高峰期越早.高峰期产量越高.高峰期过后产量下降也越快;相渗曲线越陡.残余气饱和度越小对气产出越有利;等温吸附线在地层压力变化范围内的缓陡程度决定气产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205.
建立了考虑损害区内渗透率变化的地层测试数学模型与数值模型,模拟和分析了不同损害程度的地层测试压力响应特征。认为在储层损害程度(表皮系数)相同的条件下,用渗透率表述的数学模型与用表皮系数表述的数学模型得到的井底压力响应不同。当损害程度越严重时,用渗透率模型的井底压力恢复得越慢,而表皮系数模型的井底压力恢复得越快。也就是说“厂”字型曲线并不能认定地层损害;即使损害程度相同模型相同,不同生产时间的井底压力双对数图也可能不同。这是不同的生产时间有不回的调查半径所致。  相似文献   
206.
由于泥浆的侵入,或是由于酸化,或是由于流体的注入,很容易导致井底附近由于不稳态表皮效应引起了渗流区渗透率或孔隙度突变,使得均质油藏变成复合油藏.考虑采用抽汲井作业及其抽汲井井底压力变化特殊性,按照抽汲井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和数值模型,通过对模型求解得到井底压力.在历史拟合过程中,对确定个别参数时的最小二乘问题采取非常快的搜索方法--黄金分割法进行了求解.实践表明,模型与实际情况较接近,因此建立的模型和求得的井底压力能有效地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207.
井的总长度相同,不同方式的主支、分支排列会得到不同的开采效果,一般说来,在同样区域范围内,呈对称、发散状均匀分布的多个主支比单一主支开采的效果要好.当主支和分支排列方式相同时,考虑分支间距的影响,若从哪种井网井距方案能获得最高平均日产量或总产量来衡量,存在最佳的分支间距.对纵向非均质韵律性地层,羽状水平井垂向上的位置会影响开采的效果.对正韵律地层井的垂向位置在整个煤层的下部效果更好,对反韵律地层井的垂向位置在上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8.
以分析纯Ca(OH)2和m-ZrO2为原料, 按物质的量1:1进行配料, 添加不同质量分数Fe2O3粉末作为添加剂, 经充分混合后压制成?20 mm×20 mm圆柱试样, 再经1600℃保温3 h煅烧制备得到锆酸钙陶瓷试样(CaZrO3)。利用显气孔体密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Fe2O3粉末添加剂对CaZrO3陶瓷材料烧结性能、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没有添加Fe2O3粉末时, 试样烧结前后线变化率为12.72%, 体积密度为3.92g·cm-3, 显气孔率为14.9%, CaZrO3晶粒尺寸为4.22μm; 当加入质量分数0.75%Fe2O3粉末时, 试样烧结前后线变化率为17.20%, 体积密度为4.68 g·cm-3, 显气孔率为6.8%, CaZrO3晶粒尺寸为5.21μm。  相似文献   
209.
坡折带上深切谷的形成及发育沉积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沉积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坡折带上深切谷的形成过程,剖析了斜坡带控制下的深切谷发育特征,分析了坡折带上深切谷形成及发育的控制因素。认为深切谷发育的有利条件是坡折带长度比较大,湖盆水位在坡折带之下坡度可陡可缓,坡度较缓时形成的深切谷宽度大,坡度较陡时形成的深切谷宽度小;而湖平面在坡折带富集的小幅度缓慢下降、气候和河流径流量变化以及河流裂点的向源侵蚀均是形成深切谷的外部动力。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坡折带上深切谷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210.
针对已进入高含水期的BMH油田北区角15块油藏非均质性强、井网不完善和断层复杂的情况,进行了精细的油藏地质研究,建立了精细的储层三维模型。将间接的、定性的、静态的地质研究与油藏数值模拟直接的、定量的、动态的研究方法紧密结合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研究区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断层及井网不完善的综合控制,形成剩余油的主要原因是井网的不完善、断层的遮挡性以及层内非均质性引起的水驱见效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