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0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18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给企业传统信息系统带来的冲击,提出了电子商务时代信息系统的需求特点及其构建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2.
随着目前国内低渗气藏的开发比重逐渐增加,其最佳开发方式显得非常重要。常用的增产措施是直井压裂和打水平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压裂井和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并对这两种井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在低渗地层压裂井效果较好;渗透率较高时,水平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3.
多分支井注气开发煤层气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多分支井模拟CO2注入开采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气水两相流动、多组分气体吸附、煤基质膨胀和收缩对渗透率的影响以及分支水平井井筒压降;根据数学模型得到了相应的数值模型和计算程序,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比.计算结果显示:与只进行排水采气的基本衰竭开采方式相比, 注入CO2后,煤层甲烷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4.
陈建华  王新海  刘洋  成双华  吴剑 《特种油气藏》2012,19(3):97-100,156
低渗透煤层气藏中的气体渗流存在非达西效应,使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产量预测与计算时易出现误差。为有效解决该问题,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条件下,建立了低渗煤层气藏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求解,编制煤层气直井开采数值模拟计算程序进行了产能预测,并分析了煤层参数对产量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①煤层气井生产时,存在气产量迅速升高、水产量迅速降低的阶段;②吸附时间越短,气产量越早到达高峰期,一定时间内产量也越高;启动压力梯度越大,高峰期后产量下降越快,最终产量也越小;③吸附气超饱和煤层气产量>饱和煤层气产量>欠饱和煤层气产量。  相似文献   
95.
针对裂缝性泥页岩油藏开发的特殊性,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在同时考虑裂缝及压力敏感性的情况下,建立了双孔单渗油藏中多分支垂直裂缝压裂井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后,采用隐式差分方法对无因次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油藏实际特点.建立地质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裂缝分支数、无因次裂缝半长、无因次窜流系数及无因次压敏系数等因素对不稳态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人为可控的裂缝参数对产能的影响较大外,油藏自身的压敏系数也具有较显著的影响。为此,在该类油藏开发过程中,应在进行压裂方案优选以获取最大产能的同时,合理控制地层压降,以达到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6.
由于页岩气藏孔隙度变化与常规气藏孔隙度变化不一样,受有效应力和基质收缩的耦合作用,前者使孔隙度减小,后者使孔隙度增加,因此建立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时必须考虑二者的综合作用。从物质平衡原理出发,运用Bangham固体变形理论、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推导出了修正岩石压缩系数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并对方程线性化,得到只含有原始游离气和原始吸附气的直线方程。代入实际生产数据,求得关于线性方程的数据点,并对数据点线性拟合,其拟合方程的斜率是原始游离气的含量,截距是原始吸附气的含量,两者相加求得页岩气藏的原始地质储量。实例分析表明,考虑基质收缩效应,使得页岩压缩系数前期不断减小,后期趋于稳定;由于压缩系数的改变,使得页岩气藏储层孔隙度的变化比常规气藏缓慢;通过对页岩气藏岩石压缩系数的修正以及实际生产数据点的线性拟合,求得页岩气藏中吸附气的含量增加,游离气的含量减少,页岩气藏总地质储量增大,且与实际储量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97.
在Oliver等人研究工作基础上.引入瞬时渗透率,建立了平面非均质油藏模型,利用扰动理论和拉普拉斯变换,推导了不稳定井底压力及压力导数的近似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层径向渗透率剖面的递归算法。方法中定义的瞬时渗透率是随时间变化的,是测试时间对应的探测区域内渗透率的调和平均。以此瞬时渗透率为基础的渗流模型及递归算法,突破了Oliver等人油藏渗透率随径向距离不能变化太大的限制,能更好地分析油藏的渗透率非均质性。拓展了试井资料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8.
吉林乾安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基于物质平衡方法的水驱前沿驱扫面积计算方法,并提出将水驱前沿驱扫面积与水驱控制程度分析相结合,研究分层评价水驱开发效果的方法。运用该方法评价了乾安油田Ⅰ区各层水驱开发效果.得出乾安油田Ⅰ区主力层Ⅶ砂组的23、24、25小层具有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水驱开发效果较好。同时该方法在乾安油田的运用也证明了分层评价水驱油藏开发效果比笼统评价能更真实地反映油藏开发状况,能取得更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99.
沉积物重力流砂体形成及分布的沉积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形成沉积物重力流所需要的试验条件基础上,利用沉积模拟试验方法,在考虑不同的斜坡长度和坡度,在风暴浪、震动以及波浪冲刷3种触发作用机制下,探讨了形成沉积物重力流的条件及控制因素,阐述了沉积物重力流砂体的分布及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0.
L10块储层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L10块岩心砂样的速敏、水敏、盐敏、酸敏、碱敏等五敏进行了动态敏感实验和评价,明确了储层敏感性特征和规律,并对具体生产实际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措施储层潜在中等速敏程度,不宜采用高强度注采方式生产;水敏程度属强水敏,从盐敏的絮凝值判定临界矿化度为3061.97mg/L;酸敏和碱敏级强,建议不用强酸强碱来进行解堵和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