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30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31篇
矿业工程   47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26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王红伟 《居业》2023,(10):173-175
建筑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周期长,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这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有着鲜明的冲突。BIM是一种重要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手段,它能使我国建筑业在转型期的各种不同形式中克服其固有的不足。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其次,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原则进行阐述,最后重点探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2.
大倾角煤层大采高综采围岩运移与支架相互作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倾角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围岩运移规律,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大倾角大采高采场围岩运移、顶板结构和"支架-围岩"相互作用特征。结果表明:其采场围岩运移规律与一般采高大倾角煤层相似,具有明显非对称性;但大采高采场围岩的运移特征更为活跃,初次来压和周期性来压步距均明显减小,来压强度增大,并伴有煤壁片帮现象。采空区垮落顶板的滚滑、充填空间增大,破断基本顶易形成反倾向堆砌结构,工作面下部充填压实程度增加,导致工作面顶板受力非均衡性更明显,采场覆岩易形成多级梯阶岩体结构。顶板与支架的接触及施载特征更为复杂,支架载荷变化幅度增大,架间相互作用明显,工作面装备防倒、防滑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253.
母乳低聚糖(HMOS)在母乳中的含量仅次于乳糖和脂肪,其生理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对母乳低聚糖的研究中,关键问题之一是灵敏和可定量的检测方法。由于母乳低聚糖属于复杂的混合物,结构多样,且没有内在的发色团,使得对其进行结构分辨和定量检测都存在不小的难度。本文拟对母乳低聚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4.
以成都地铁犀浦站~兴业北街站区间为工程依托,针对盾构侧穿城际铁路桥墩施工前的加固措施及盾构施工时的监测技术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钢管隔离桩+隔离桩内注浆+洞周注浆的组合加固方式对扰动控制的效果良好,加固措施应与实时监测技术相互结合、互为验证。  相似文献   
255.
大倾角煤层开采过程中,重力-倾角效应是导致细观层状煤岩体单元体主应力偏转和层间接触面应力非均衡传递,介观层状采动模型优势破裂面方向偏移,宏观层状关键层区域迁移、岩体结构异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倾角35°以上煤层采场中重力-倾角效应影响尤为明显:(1)煤岩组合界面倾角35°~60°时,非均衡传力特性逐渐凸显,界面附近煤岩体内应力传递方向发生偏转,且偏转量随倾角增加逐渐增大;煤体破坏由压剪破坏转化为近平行于界面的滑移剪切破坏,煤岩体的强度和弹性模量也随之减小。(2)改变了采场围岩采动应力路径演变规律,在采动应力驱动下顶板的损伤变形与破坏运动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时序性。(3)诱发了大倾角采场顶板结构跨层迁移转化、底板非对称破坏滑移、区段煤柱或煤壁局部-整体破坏,以上围岩失稳存在多尺度链式时空关联性,特别是引发围岩灾变的采场关键岩块位置多变,形成采场围岩承载结构异化和泛化特征。理论与实践表明,重力-倾角效应作用下大倾角煤层岩层控制具有显著的多维度和多尺度特点,突破传统开采方法与技术瓶颈,研发全新型成套装备是实现该类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56.
大倾角煤层群开采过程中,受重复采动影响,采动应力在间隔岩层中的演化规律复杂,揭示间隔岩层采动应力传递与三向应力状态演化特征是实现该类煤层群绿色高效开发的核心。采用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了大倾角煤层群长壁开采围岩变形破坏的演化特征,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采动应力传递演化规律,揭示了间隔岩层三向应力状态演化特征,量化表征了第1主应力大小渐变、方向偏转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倾角煤层群开采过程中,间隔岩层历经了“原岩应力状态-上煤层开采卸压-矸石非均衡约束-下煤层开采卸压”的扰动历程,最终产生非对称变形破坏。间隔岩层的破断失稳将使得上、下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各自形成的承载拱演化成包络2个工作面在内的“大范围”承载拱,其承载拱上拱脚位于下工作面回风巷,下拱脚位于上工作面的运输巷,控制岩层变形破断内在的“大范围”应力传递拱壳亦呈现出类似的演化特征。低位间隔岩层受采动影响程度剧烈,应力释放程度较大;中位岩层压、拉状态发生改变的位置较低位向倾向下部偏移;高位岩层压、拉状态产生改变的位置位于上层煤底板临空面位置处,岩层由三向受压状态转化为单、双向受压状态。间隔岩层沿工作面倾向自下而上可分为上层煤增压...  相似文献   
257.
为研究BIM技术与3D打印技术在建筑建造中的辅助作用,本研究依托某学校基建项目,结合BIM、3D打印技术,系统性分析了BIM技术与3D打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优劣。首先通过分析BIM技术在消防设计、管道设计、建筑规划设计、装修改造的优势,最后分析了3D打印技术与BIM技术结合后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利用BIM集成管线碰撞检查技术,可有效减少返工次数,并将提高施工效率7.5%,节约成本约50万元;可视化检查分析有效提升了建筑物的美观性与实用性,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8.
2022年6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在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实施的YT3井中获得试油产量为5.3 t/d的工业油流,这意味着在华北地区发现了古生界原生硅质页岩油藏,页岩油新层系的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基于YT3井的钻探成果,结合乌拉力克组的沉积-构造背景,系统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预测评价勘探有利区可为下一步扩大页岩油勘探规模和评价资源潜力提供指导。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在乌拉力克组沉积期发育广海陆棚相,沉积了厚层原生硅质页岩,该套硅质页岩具有机质丰度较低、干酪根类型以腐泥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Ro)在0.62%~1.48%、生油潜力较大的特征。油源对比证实,YT3井乌拉力克组的原油与鄂尔多斯盆地的中生界油藏、古生界煤层及泥岩在各项地球化学指标上明显不一致,指示其石油为来自本层的油型原油。乌拉力克组硅质页岩储层中溶蚀孔和微裂缝发育、脆性指数较高,与邻近的致密围岩可构成岩性圈闭,有利于形成源内自生自储型油藏。YT3井的勘探突破证实,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发育乌拉力克组较低成熟海相原生硅质页岩,具备形成源内规模富集油藏的地质...  相似文献   
259.
某齿轮箱中的18CrNiMo7-6钢高速中间轴齿轮在渗碳淬火磨齿后做动平衡试验过程中出现振动异响,拆机后发现中间轴齿轮在轴径处出现明显的轴向裂纹。通过宏观观察、多次切割后找到裂纹源位于大轴齿轮心部,在裂纹源处取样进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分析等方法对开裂位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大型齿坯锻件去氢处理不完全,随着时间的推移,氢原子聚集形成氢分子,在工件内部造成应力集中,导致该轴齿轮在渗碳淬火磨齿后发生延迟性氢脆开裂,引起轴齿轮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