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7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164篇
电工技术   282篇
综合类   310篇
化学工业   582篇
金属工艺   206篇
机械仪表   289篇
建筑科学   369篇
矿业工程   150篇
能源动力   114篇
轻工业   733篇
水利工程   181篇
石油天然气   183篇
武器工业   41篇
无线电   3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3篇
冶金工业   161篇
原子能技术   49篇
自动化技术   436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1.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WCE) is a promising technique which has overcome som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diagnosing tools, such as the comfortlessness of the cables and the inability of examining small intestine section. However, this technique is still far from mature and asks for the feasible improvements. For example, the relatively low transmission data rate and the absence of the real-time localiz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capsule are all important issues. The studies of them rely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 in human body. Investigation of performance of WCE communication system was carried out by studying electromagnetic(EM) wave propagation of the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 transmission channel. Starting with a pair of antennas working in a human body mimic environment, the signal transmissions and attenuations wer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gnal attenuation and the capsule(transmitter) position, and direction was also evaluated. These results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real-time localization of the capsule. Moreover, the pair of antennas and the human body were treated as a transmission channel, on which the binary amplitude shift keying(BASK) modulation scheme was u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ulation scheme, data rate and bit error rate was also determined in the case of BASK. With the obtained studies, it make possible to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selection of the modulation scheme and the real-time localization of the capsules.  相似文献   
112.
针对常规旋转天线法中旋转角度不准确以及天线相位中心具有随机性的情况,提出了利用均值法进行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水平方向上偏差的检测和校正.该方法是将两台接收机安置在超短基线两端,固定其中一台接收机,将另外一台接收机天线均匀旋转,基线解算,计算旋转的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水平方向偏差大小.结合实例证明:新的检测方法快捷、简便,适合野外利用超短基线进行天线相位中心水平方向偏差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3.
氟铝酸钾共晶铝钎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结晶条件下制备得到的一系列KF-AlF3共晶产物。使用差热分析法(DTA)测定了这一系列产物的熔点,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了各生成物的组成。试验表明,在反应过程中,将结晶温度控制在特定条件下有利于得到主结构为K2A1F5·H2O的氟铝酸钾共晶材料。该材料为铝及铝合金钎焊过程应用的理想状态铝钎剂。  相似文献   
114.
讨论在三维空间对织物纹理进行计算机仿真问题,提出纹理映射及其算法,文中详细阐述了根据织物纹理进行图形绘制的方法,该方法的使用在织物CAD模拟织物外观效果时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5.
为将钡-硫酸钡重量法发展成为可行的基准方法,选定浓度为20mg/g的钡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重量法与仪器分析相结合,测定溶液中钡含量和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的量值,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重量法与仪器分析相结合,明显改善了测量重复性,提高了测量不确定度,得到扩展不确定度为0.08%(k=2)。  相似文献   
116.
针对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即通过改革理论教学和试验教学的内容体系及教学方式,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采用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结合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7.
帧内预测当前块处于运动物体的边缘或者2个物体的边界时,帧内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像素之间的差别.为解决该问题,提出算法:当进行水平预测时,利用垂直方向上相邻块的像素作为水平预测的参考,形成垂直距离矩阵;在进行垂直方向预测时,利用水平方向相邻块的像素作为参考,形成水平距离矩阵.基于空间距离不同相关性之间的差异,改变了H.264标准中9种预测模式中的5种.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对于不同分辨率的视频序列都有很好的编码效果.  相似文献   
118.
针对液晶显示器在温度低于-20℃时无法工作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低温显示控制电路系统,该系统由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和单片机等组成。单片机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液晶显示器周围的环境温度,当温度低于-10℃时,单片机控制加热器加热,以确保液晶显示器正常显示。试验证明:该系统简单实用,可以使液晶显示器在-40~55℃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无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19.
采用冷压-溶解-真空烧结法制备泡沫铝,并用单自由度稳态正弦激励法对制备的不同孔隙度及不同孔径的泡沫铝的阻尼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加入Y2O3对泡沫铝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铝的阻尼性能随着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孔径的增大而减小;加入适量的Y2O3可以改善泡沫铝的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当Y2O3加入的质量分数为0.5%~0.8%时泡沫铝达到了最佳的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但过量的Y2O3将导致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20.
作为一种附丽于特定环境的公共艺术,其色彩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美的共性,更具有独特的个性,其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公共艺术色彩的主要特征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文化精神建设、城市空间的公共理念、城市建设材料的使用、城市的自然人文环境等有机结合,组成完整的城市公共艺术色彩整体,并从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现代文明、城市建筑状况诸多方面体现出城市公共艺术色彩对于城市规划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