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生物高聚物的分类及用途,重点介绍几种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结构特点,评述了各类淀粉降解塑料的降解机理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2.
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钱庆荣  肖荔人 《中国塑料》2000,14(10):38-42
采用动态硫化法在单螺杆挤出机组上制备了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V);采用力学试验、动态热流变试验等方法,研究了EPTM/PP共混型TPV的配方组成、熔融共混温度与性能的关系,提探讨了TPV配方设计机理。为TPV的投产与应用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3.
采用凝胶色谱法(GP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微生物降解和化学氧化降解效果。GPC实验表明,PVA经过本实验室筛选的微生物菌株降解后,保留9min左右产生了一个小相对分子质量的峰,其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一半;UV实验也表明了PVA在降解菌株的作用下,其浓度呈下降趋势;采用Fenton试剂(FR)对PVA进行预先氧化处理,然后再进行微生物降解。结果表明FR预处理有利于PVA的快速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74.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ABS/TPU)3D打印耗材,通过熔融沉积成型(FDM)制备标准测试样条,并对ABS/TPU体系的成型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结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PU改性ABS的成型性能均优于未改性ABS,当TPU质量分数大于20 %时,成型过程不发生翘曲收缩现象;同时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缺口冲击强度为18.81 kJ/m2比纯ABS提高了95.94 %,拉伸强度为32.92 MPa,下降了8.5 %;TPU质量分数大于20 %时,材料发生韧性断裂,并随TPU的增加,断面粗糙程度增加,有空洞现象;ABS/TPU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且随TPU含量增加,ABS/TPU分子链扩散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聚膦酸酯的常用合成方法,包括溶液法、熔融法、界面缩聚法和相转移催化法;综述了聚膦酸酯在聚合物阻燃、生物医药和金属防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聚膦酸酯在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6.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乙酯三元共聚物(MGE)为增容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BT/ABS)共混体系进行增容。采用扫描电镜(SEM)和旋转流变仪等表征方法,研究了增容剂对PBT/ABS(70/30)共混体系的相形态及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SEM分析结果表明,随着MGE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中分散相的粒径逐渐减小,且分散更均匀。这可能是由于MGE的加入可原位生成PBT-g-MGE共聚物,使共混体系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旋转流变实验结果表明,随着MGE用量的增加,体系黏度不断增加,低频模量随频率的变化趋势逐渐减小,并出现了"第二平台",这同样说明了体系中两相的界面处生成了对体系具有明显增容作用的第三相(PBT-g-MGE共聚物)。  相似文献   
77.
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充油三元乙丙橡胶(EPDM),粉状聚丙烯(PP)、超细活性滑石粉为基本材料,采用动态硫化法在单螺杆挤出机组上制备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V);用力学性能试验及动态热流变仪方法测定了EPDM/PP-TPV的性能。结果表明,当EPDM充油量为20%-30%时,EPDM与PP熔融共混效果好;DCP用量为1.2%-1.5%时,EPDM/PP共混体系达到完全动态硫化;超细滑石粉最佳添加量为1  相似文献   
78.
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是目前生产量和消费量较大的两种塑料,且废弃物总量较多。针对废旧PE/PP的合理利用,探究不同的处理方式。由于简单共混容易导致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下降,因此,对改善废旧PE/PP的相容性进行探究,分析废旧PE/PP共混物再利用的影响因素,概述常用的增容方法,同时介绍共混物增容策略的研究进展,对增容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重点对纳米增容的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9.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阻燃聚酯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卤系、卤-磷系、磷系、氮-磷系、硫系、硅系、铝-镁系等阻燃剂的性能特点和阻燃效果,指出了聚酯阻燃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0.
含碳酸钙的塑料包装材料的综合环保性能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肖荔人  陈庆华  钱庆荣 《包装工程》2003,24(1):22-25,61
碳酸钙大量填充的购物袋和垃圾袋适应于坟圾的焚烧处理,特别是对促进塑料的快速完全燃烧和降低尾气中有毒气体的含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