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湘西北杨家坪和鄂西峡东两条剖面的震旦-寒武系界线附近均发育一层厚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白色粘土层。该粘土层之下普遍发育有小壳化石,在粘土层之上则未发现。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一粘土层上的碳同位素及Ir,Os,Au等稀有元素含量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2.
藏北羌塘盆地上三叠统肖茶卡组沉积相与含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羌塘盆地是发育在青藏高原北部的一个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面积达16×104km2.晚三叠世时期,羌塘盆地总体呈现出一隆两坳的古地理格局,并发育了一套陆源碎屑和碳酸盐岩混积型沉积.该区沉积类型多样,主要发育有三角洲、滨岸、碳酸盐台地、深水沉积等4种沉积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油气地质条件.认为研究区北部坳陷带成油物质基础较好,中央隆起带两侧的三角洲砂体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  相似文献   
23.
羌塘盆地上侏罗统索瓦组沉积体系及生烃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侏罗世索瓦组沉积时期羌塘盆地为一套海相沉积,主要发育有三角洲,碳酸盐台地,沉水沉积等沉积体系。盆地由北向南水体逐渐加深,依次出现海陆过海三角洲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缘滩(礁)相和盆地相沉积。主要物源来自盆地北部隆起区,盆地中央隆起区为次要物源区。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盆地相,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带中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母质类型以I2型为主,具备良好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24.
西湖凹陷是我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凹陷之一,同时也是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区域.目前对该区研究主要集中在始新统平湖组和渐新统花港组,但对于凹陷深层始新统宝石组研究极为薄弱.以典型单井岩心精细观察为基础,综合运用古生物、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西湖凹陷深层宝石组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西湖凹陷深层宝石组主要发...  相似文献   
25.
库木库里盆地介于祁漫塔格山与东昆仑阿尔喀山之间,该盆地主要为第三系沉积,厚度大于7000m.盆地呈三角形,西端最宽处约255km,总面积约1.6×104km2.从盆地构造特征、沉积相、烃源岩以及储盖条件对盆地第三系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对盆地含油远景进行了基本评价.研究表明,盆地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在中央隆起带两侧,其次为大向斜的北翼和南翼.鉴于此,按照油气富集的重要性,可将盆地含油气远景区划分为3个带,即北部油气聚集带、南部油气聚集带和碱土梁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26.
松辽盆地北部卫星-升平地区扶余油层二油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精细岩心观察描述为基础,依据沉积构造、岩石类型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等相标志,对松辽盆地北部卫星-升平地区扶余油层二油组(Kf2)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以Ⅴ级层序地层格架为单元,对研究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Kf2发育浅水三角洲相沉积,主要砂体类型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纵向上沉积水体由深逐渐变浅,在Q3-SSC5时期达到最浅,三角洲前缘亚相消失,全区范围内仅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河道砂体规模最大,为储集砂体发育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7.
运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原理,以野外剖面、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在建南地区上二叠统识别出局部暴露不整合界面和岩性岩相转换界面2种层序界面类型,据此将长兴组(P3cx)划分为2个Ⅱ型三级层序:Sq1和Sq2.每个三级层序内部仅发育并保存了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且HST厚度明显大于TST.根据测井曲线及岩性资料,结合礁、滩发育的旋回性,将Sq1进一步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sq1、sq2和sq3;Sq2进一步划分为2个四级层序:sq4和sq5.通过对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结合三维地震资料,选择典型连井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横向对比,建立了P3cx四级层序地层格架及井-震联合三级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28.
四川盆地茅口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储集层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露头、钻井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识别出局部暴露不整合和淹没不整合2种层序界面,据此将茅口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平均延时3.3 Ma。以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系统编制了层序格架内岩相古地理图,分析四川盆地茅口组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结果表明茅口期四川盆地以浅水型碳酸盐岩开阔台地沉积为主,发育浅水开阔台地、较深水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和台地前缘斜坡等沉积相带。物性分析表明浅滩相亮晶颗粒岩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经白云石化作用和表生岩溶作用改造后储集物性更好,因而白云岩储集层、古岩溶储集层和浅滩储集层组成了茅口组主要的储集层类型。层序格架内储集层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高位体系域储集层相对发育,尤以层序2-HST在四川盆地西部、西南部形成的浅滩沉积区和层序3的古岩溶发育区最为有利,是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最有利的储集层分布区域。图10参18  相似文献   
29.
湖北宜昌早陶奥世生物礁储层孔隙发育,类型多样,主要有骨架孔,生物体积孔,溶蚀孔和微孔隙等8种类型,物性分析表明,礁体储层物性较差,以低孔低渗为特点,导致这种储集物性的原因一方面与礁体沉积特征有关,另一方面与胶结作用,压实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的改造有关,探讨了礁体储层成因与构造-埋藏史,有机质演化和孔隙演化史的关系及成藏机理。  相似文献   
30.
湖北随州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随州薛家店灯影组为一套斜坡-盆地相碳酸盐岩沉积。该区白云岩极为发育,白云岩中白云石晶粒细小、晶形差;白云岩横向分布稳定,并且水平纹层发育。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表明,该区古盐度值随水体深度增加而逐渐变低。白云岩为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产物,其Mg2+来源与顺斜坡向下流动的高盐度卤水流的活动有关,据此归纳出该区白云石化作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