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2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20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分忻,今年10月份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效益创本年最好水平,10月份工业增加值(现价)、产品销售收入利实现利润均创本年最好水平,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下降。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中国联通关心的"交换机系统接通率"和"交换机语音接通率"这两项指标,结合GSM网络的信令消息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了接通率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根据本人多年的维护经验,总结并归纳了提高接通率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花色素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提取剂对紫苏叶花色素苷的提取效果,确定6%乙酸为选用的提取荆,其对紫苏叶花色素苷的组成影响很小.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6%乙酸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10(g/mL),在室温(25℃)下经225W超声波提取2次,每次20min.在此条件下,紫苏叶花色素苷的得率为5.95%,粗提物中花色素苷的含量为29.44%.  相似文献   
15.
文中针对变频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dSPACE的脉冲阻塞式交交变频新思路。系统利用RTW对搭建的阻塞式交交变频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代码生成,用于实现基于dSPACE的斩波调压控制策略。通过ControlDesk软件平台对实验中的参数和变量进行访问更改,实现了变频调压的目的,并在MATLAB 2011a环境下对变频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与实验结果和理论相一致,验证了该系统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同时也为工业现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人体外周血血清经急性γ射线照射后血清铁的浓度变化,探讨其作为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人体血清经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s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铁的浓度,建立血清铁浓度与吸收剂量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显示,血清铁浓度随吸收剂量升高,血清铁浓度与吸收剂量成线性平方关系:男性[y=30 676.5+2 383.5x–202.7x2(r=0.99)];女性[y=26 974.4+1 611.8x–141.3x2(r=0.98)]。4 Gy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研究发现离体血清铁在2 d内维持稳定。利用建立的线性平方剂量-效应曲线估算的吸收剂量与双盲剂量(1、2、4 Gy)接近,估算值的95%置信区间较窄。研究结果提示血清铁具有重建人体吸收剂量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正黄芩是一种常见中药材,其炮制方法并不唯一,酒制就是其中的一种常见方式。临床表明酒黄芩的抗菌抗炎效果要强于生黄芩,这主要是因为黄芩经过酒制后,其主要药物成分会产生变化。基于此,本文就以黄芩酒制前后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及炮制机理作为重点展开综述,具体如下。长期以来,黄芩在中医药领域中主要用于如降血压、解毒、止血、安胎等方面的治疗。黄芩中含有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野黄芩苷等多种黄酮类成分,其中最为主要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由于黄土塬二维地震静校正问题造成假构造现象,长期以来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不发育断层。利用二维地震剖面层拉平和横向压缩技术,发现多个断距小且大多近于直立的断裂,经过断层组合,确认北东向断层的存在,并认为发育北东向断裂带。该北东向断层可能是基底断裂在燕山期右旋扭动应力场作用下重新活动并在中生界产生的撕裂断层,很可能在全盆地中都有发育。通过断层展布与油藏分布的叠合对比,显示出中生界油藏分布与断层位置有关,该断层可能是油气成藏的重要运移通道。进一步推论认为,中生界高陡断裂带的分布对中生界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对禾谷镰刀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7F1。以菌株7F1基因组总DNA为模板,通过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7F1为多粘类芽孢杆菌。本实验对该菌种产拮抗物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应用特异性引物对7F1中脂肽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菌产生的拮抗物在40~90 ℃保持较高的活性;在蛋白酶K、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显著下降;在pH 3.0~10.0具有抑菌活性;使用已报道的脂肽类抗生素基因片段设计的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从该菌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了3 种bamC、eriSa、ituC脂肽类抗生素合成酶基因。此研究结果对脂肽类抗生素进一步的分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γ射线辐照技术降解多菌灵,考察了不同初始条件对多菌灵降解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和量子化学计算分析了多菌灵在水溶液中的降解产物和降解路径。结果表明:γ射线能有效降解多菌灵,初始浓度越低、吸收剂量越大,多菌灵的降解率越高;·OH自由基、·H自由基和水合电子e_(aq)~-在辐照降解过程中的贡献大小依次为·OH、·H、e_(aq)~-。LC-MS检测到m/z=119、134、208的降解产物。多菌灵的键级、键长和NBO电荷等量子化学信息能很好地解释LC-MS检测到的降解产物,结合LC-MS检测结果和量子化学分析得到的多菌灵的降解路径为:多菌灵在自由基的进攻下降解生成5-羟基多菌灵、2-氨基苯并咪唑和苯并咪唑,2-氨基苯并咪唑和苯并咪唑在自由基的进攻下继续降解为分子量更小的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