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1篇
轻工业   4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结合实际生产和复合蛋白酶的特性,本文研究了复合蛋白酶水解海参生殖腺的工艺及条件。本工艺省去了传统工艺的pH控制,酶解温度采用程序升温,45~65℃。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析了酶用量、底物浓度及时间对生殖腺水解的影响,确定其最佳水解条件为:底物浓度13%,酶浓度0.4%,时间2.5h。  相似文献   
72.
针对串联双线圈直流接触器,采用试验和仿真的方法对其电磁系统的动、静态特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运用ANSYS软件的参数化设计语言,对接触器的电磁系统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对动铁心的静态吸力、两线圈的自感和互感进行了计算。在静态磁场计算的基础上,运用耦合电压平衡和达朗贝尔机械运动微分方程对动铁心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在仿真中将其动态过程分成4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电压平衡方程。将得到的方程组导入到Matlab软件中S函数模板进行动态特性曲线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3.
白泥纤维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矿物纤维,针对其脆性大、刚性强、易断裂的缺点进行改性。利用聚乙烯醇对白泥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剂的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等对白泥纤维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纤维过筛率、纸张性能如抗张强度、环压强度、耐折度对纤维改性结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改性条件为:改性剂用量3%,改性温度50℃,改性时间1.5 h。最后通过扫描电镜对改性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4.
纺织品中甲醛含量影响着人体的健康,为此国家专门出台了GB18401强制标准用于规范上述指标,而传统人工记录的方法具有耗时长、出错率高、浪费宝贵纸资源等缺点,本课题研究成功的纺织品甲醛含量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利用VB与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整个试验操作过程计算机化,经运行后显示:本系统提高了甲醛含量试验的测试效率,减少了报告差错率,实现了无纸化记录,减轻了检测工程师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5.
针对某硫化矿床铁帽中含锌、铁氧化矿石,采用常规选矿、常规碱性浸出、机械活化浸出以及深度还原-磁选等方法,考察了相关因素对锌、铁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规选矿、常规碱性浸出与机械活化浸出均不能使锌、铁有效富集,而深度还原-磁选可以使锌、铁有效分离,实现锌、铁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76.
为提高泥螺和蟹糊的贮藏时间,确保生食的食用安全性,本实验利用常规方法从瓶装泥螺中分离和鉴定出3株细菌,分别是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绿色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和乳酪短杆菌(Brevibacteriumcasei);从瓶装蟹糊中分离和鉴定出的4株细菌分别为:鸡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gallinarum)、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和纤细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angustum)。16S rRNA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只有纤细发光杆菌的鉴定结果与MIS鉴定的结果不一致。除卡他莫拉菌、绿色气球菌和乳酪短杆菌外,其余菌都随着温度升高,长势增强。7株细菌中除卡他莫拉菌在低温冷藏(4℃)条件下长势明显增加外,其余菌都在低温冷藏(4℃)条件下长势明显减弱。7株菌都具有胶原蛋白酶和酪蛋白酶活性,藤黄微球菌和纤细发光杆菌不能分解利用淀粉,所有的分离菌株都没有酯酶活性。这些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4~35℃(最适温度35℃),盐度范围为3%~7%(最适盐度3%),pH值范围5....  相似文献   
77.
许建本  苏秀芳  莫耀芳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3):199-202,209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研究假苹婆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总黄酮得率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提取功率为60 W,料液比为1:25(g/mL),70℃提取65 min,该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2.36%±0.0002%。抗氧化试验表明,假苹婆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着提取液中总黄酮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假苹婆树叶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为4.92 mg/mL时,清除率达到73.58%。  相似文献   
78.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海蜇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并通过小鼠皮肤创伤模型研究海蜇胶原蛋白的促愈合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nhnken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RSM),对海蜇胶原蛋白的酸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小鼠皮肤创伤模型,创面外用胶原蛋白,并以云南白药处理为阳性对照,通过十字测量法测量创面大小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显示海蜇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2.64h、液料比23.6:1,醋酸浓度0.562mol/L;动物实验表明海蜇胶原蛋白能够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对创面修复有促进作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准确可靠;海蜇胶原蛋白具有明显的促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79.
任何直径不大于1dtex或1D的纤维通常可定义为微纤维。  相似文献   
80.
以蟛蜞菊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蟛蜞菊总黄酮,确定蟛蜞菊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蟛蜞菊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45%,料液比1∶30(g/mL),超声功率40 W,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0 min,此条件下,蟛蜞菊总黄酮的得率高达6.64%。蟛蜞菊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蟛蜞菊总黄酮提取液的质量浓度越大,对·OH、DPPH·以及NaNO2的清除能力就越强。当蟛蜞菊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为0.664 mg/mL时,对DPPH·、·OH、NaNO2的清除率分别为94.62%、76.29%、63.99%,即DPPH·的清除率>·OH的清除率>NaNO2的清除率。由此可见,蟛蜞菊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