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乙二胺、氯乙酸钠和溴代十二烷为原料,碘化钾为催化剂,经烷基化和羧甲基化反应合成N,N′-双十二烷基乙二胺二乙酸钠表面活性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0℃,反应时间14h,n(中间产物)∶n(氯乙酸钠)=1∶4,催化剂用量1%,在此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为64.95%。性能评价表明:N,N′-双十二烷基乙二胺二乙酸钠水溶液γcmc和cmc分别为24.6mN/m和0.04mmol/L;在油水比为1∶1时,0.04mmol/L乳状液乳化速率为7.99mL/min,20min达到析水平衡;与OP-10具有较好的复配协同效应,并具有较好的乳化性和润湿反转能力。  相似文献   
62.
针对复合稳泡剂泡沫体系(稳泡剂:HXYP+YPA,质量浓度分别为1 800 mg/L和200 mg/L;起泡剂: XN,质量浓度为2 000 mg/L),考察了NaCl与CaCl2混合盐、温度、原油对泡沫性能的影响;运用HAAKE流变仪,表、界面张力仪研究了泡沫体系的流变性、不同矿化度下的泡沫体系的表面张力以及泡沫体系降低原油界面张力的能力;对泡沫体系的长期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运用电镜扫描、并联填砂管研究了泡沫体系的微观结构以及油藏条件下的驱油效率。结果表明,泡沫体系具有优越的性能,在80℃、矿化度为0-20.3×104 mg/L的泡沫体系稳定,驱油效率显著。  相似文献   
63.
木质素的化学改性方法及其在油田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木质素资源的利用及木质素的化学结构特点;综述了目前木质素的磺化、硫化、氧化、接枝共聚、缩合、交联等化学改性方法和以木质素为原料制备的钻井液、油井水泥外加剂、稠油降黏剂及调剖堵水剂、水处理等方面的油田化学品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改性后的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提高,水溶性、表面活性增强。并从木质素的化学结构特点提出了木质素改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4.
详细介绍了高分子生物表面活性剂Emulsan的生物合成、物化性质以及在稠油管道运输和油罐清洗中的应用。Emulsan是醋酸钙不动杆菌RAG-1代谢产生的胞外脂多糖,它不能显著降低油-水的界面张力,而是分布在油滴的表面,有效地阻止它们的聚并,使O/W型乳状液稳定,从而有助于它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并对Emulsan研究方向及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
采用醋酸钙不动杆菌QL22~5在以乙醇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发酵生产了一种相对分子量为8.798×10^5的水溶性聚合物。红外光图谱结果表明该聚合物是一种含亲水多糖链和疏水脂链的脂多糖型表面活性剂(HBS-1)。进一步研究HBS-1的增稠性、表(界)面张力和对柴油的乳化性能,结果显示质量分数0.1%的HSB-1水溶液在20℃、45、下的粘度为114.4mPa.S,具有较好的增粘性能。50℃w(HBS-1)=0.05%溶液的表面张力为57mN/m,与煤油的界面张力为13.8mN/m,w(HBS-1)=0.1%可完全乳化柴油。可见HBS-1作为高分子表面活性荆降表(界)面张力的能力并不显著,但它能乳化柴油并稳定乳状液。  相似文献   
66.
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周明  蒲万芬  胡佩  赵金洲 《现代化工》2003,23(11):18-21
分别以化学引发法和辐射引发法阐述了淀粉接枝高吸水树脂的研究进展和生产情况。介绍了化学引发接枝聚合淀粉接枝丙烯腈类树脂、淀粉接枝丙烯酸类树脂、淀粉接枝多元单体类树脂、复合型淀粉接枝脂类树脂的研究现状,对化学引发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评述。讨论了辐射引发淀粉接枝高吸水树脂中所应用的微波辐射引发、紫外光辐射引发和γ射线辐射引发的技术优势和应用现状。指出今后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应该向多元接枝共聚、制备复合型树脂和抗盐性树脂、微波固相合成、简单工艺、高效引发剂和加强理论基础研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7.
聚驱后自生泡沫复合驱原油采收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实验筛选出稳定高效、经济可行的生气体系,得到较优自生泡沫体系配方.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体系的影响,并对自生泡沫体系的驱油效率进行评价.实验表明,在85℃条件下,生气剂质量分数为3%、起泡剂0.1%、稳泡剂0.12%的自生泡沫体系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以更好地降低体系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68.
针对大孔道地层胶结疏松,堵液易流失的特点,在80℃下采用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作为主剂与交联剂反应生成一种可用于大孔道封堵的凝胶.该封堵体系含聚丙烯酰胺1.0%~3.5%,交联剂0.8%~1.4%.通过室内实验考察了主剂浓度、交联剂浓度、温度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因素对堵剂成胶时间和强度的影响.通过单岩芯物模实验,考察了堵剂的注入性和封堵能力.根据实验结果,该封堵体系成胶时间8~72h,在80℃下密闭保存7个月无变化.在大孔道或特高渗透地层(14644×10-3μm2)中阻力系数20.8,具有27.93MPa/m的强度和93.2%的封堵率;并具有成胶时间可控、强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能够满足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堵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69.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原料,用蒙脱土(MMT)作为无机添加剂,依据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抗盐性水凝胶。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考察了试验的各种因素,得出粘土含量是影响水凝胶抗盐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交联剂用量。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一种合成化学计量学的有效方法,在化工过程优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模糊正交法在吸水树脂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模糊正交法是把正交试验的结果模糊化,以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处理试验数据。采用该方法可以预测各因素与水平全部搭配的试验点的试验结果,借助计算机能获得比经典正交法更丰富的信息。本文在建立吸水树脂吸水性、稳定性、强度、保水性多目标隶属函数的基础上,以模糊综合评价值为目标函数,对吸水树脂的合成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