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天然野樱桃为主要原料,发酵酿造野樱桃果酒,并对成品酒进行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野樱桃果酒澄清透明,酒香浓馥幽郁,风味极佳;果酒酒精度(11.9%vol),总糖含量(11.8 g/L),挥发酸(0.41 g/L)等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共鉴定出野樱桃果酒中有52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18种、醇类4种、酸类3种、苯及其衍生物19种、萜烯类6种、呋喃类2种。香气成分中,苯甲酸乙酯相对含量最高,为31.12%,其次是苯甲醇为14.71%,苯乙醇为5.64%,这几种物质初步确定为构成天然野樱桃果酒的重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32.
针对奥地利微电子公司(AMS)推出的具有传感功能的标签芯片SL900A,提出一种适用SL900A标签芯片的超高频折叠偶极子标签天线。SL900A标签芯片符合EPC Class1 Gen2(860~960 MHz)标准,谐振频率在900MHz处芯片输入阻抗为31-320jΩ。本文通过HFSS电磁仿真软件对设计的天线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得出影响天线阻抗、谐振频率和带宽性能的关键尺寸参数,采用烟花算法(FWA)优化方法对天线关键尺寸参数进行优化。经过优化,天线功率反射系数小于-10 d B时带宽为10%,覆盖860~960 MHz频段,最大增益达到-0.98 d B,天线与SL900A标签芯片实现良好的共轭阻抗匹配。根据优化结果制作天线实物,测试结果表明设计实现的天线适用于SL900A标签芯片。  相似文献   
33.
通过分析pH值对碱性抛光液抛光速率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碱性抛光液抛光速率相对稳定的pH值区间,并与酸性抛光液进行了对比,在酸性环境中至少稳定24 h,pH≤4时甚至可稳定6天。在碱性环境中pH为8时稳定性效果较好。研究得出了不同体积分数的螯合剂对碱性抛光液速率稳定性的影响,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所研制的螯合剂为多羟多胺有机碱,具有调节pH的作用。随螯合剂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碱性抛光液抛光速率的稳定性逐渐变差,因此在研究碱性抛光液配比时应注意螯合剂的体积分数,以提高稳定性。观察和分析了碱性抛光液在全pH值范围内的速率稳定性变化,并将碱性抛光液的pH值调至7以下,在不产生凝胶的前提下观察其速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4.
林媛  林莹  蔡婷 《现代食品科技》2020,36(7):150-156
以'香蜜'杨桃为试材,使用山苍子精油(熏蒸浓度为400μL/L)、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浓度为0.6μL/L)及两者结合分别处理杨桃果实,通过测定呼吸强度、细胞膜相对渗透率、贮藏品质相关指标,并辅以感官评价比较不同处理对杨桃的保鲜效果。与对照相比,三种处理均能推迟呼吸峰值的出现,并将峰值分别降低21.60%、33.52%和43.92%,降低了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失重率和腐烂指数,保持了较高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其中,结合处理的效果最好,可将杨桃保鲜期延长约8 d。在贮藏20 d时,结合处理的感官分值为74.27分,单一处理的感官分值均低于临界值70.00分。由此表明,精油的抑菌作用和1-MCP的抑制乙烯作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更有效地提高杨桃的保鲜效果,这为易腐果实的保鲜提供了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35.
网络拓扑布局能帮助用户直观地了解分析网络结构.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和网络属性的增加,为了兼顾多元网络结构特征的呈现和局部网络的属性关联分析,引导用户进行渐进式探索分析,提出一种多维度空间变换网络拓扑布局方法.首先基于社区特征进行3维布局,呈现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基于3维布局和网络属性,对用户筛选的网络结构进行维度空间变换,在2.5维布局中呈现属性和拓扑关联;最后,对用户筛选的单维属性局部网络进行2维布局,通过多样化布局方式呈现局部网络拓扑结构.基于该拓扑布局方法,使用社交网络、脑网络和计算机网络3种数据集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在兼顾结构特征呈现和属性关联分析,以及渐进式探索分析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明四川泡菜中链霉素抗性乳酸菌及抗性基因的种类。方法 利用含有8 μg/ml链霉素的MRS初步分离泡菜液中的抗性乳酸菌,通过16S rRNA分析确定抗性乳酸菌的分类地位后,测定同种不同菌株对链霉素的MIC,并与欧洲食品安全官方机构(EFSA)建议的最低临界值比较确定抗性菌株;通过PCR扩增链霉素抗性基因strA、strB, aadA、aadE、ant(6)、aac(6')-aph(2')和aph(3')-Ⅲa,确定抗性菌株的抗性基因。结果 分离到67株链霉素敏感性或抗性菌株,这些菌株分别属于Pediococcus ethanolidurans (36), Lactococcus garvieae (14), Lactobacillus buchneri (12), 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 (2), Lactococcus lactis (1)和Staphylococcus.spp (2)。其中Lactococcus garvieae、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Lactococcus lactis和Staphylococcus.spp全部为抗性菌株,Pediococcus ethanolidurans中有抗性菌株20株、Lactobacillus buchneri 中有7株。在抗性基因检测中,除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抗性菌株没有检测到被检基因外,其他5个种的抗性菌株中均检测到部分或全部抗性基因。strA 和aph(3')-Ⅲa基因在除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外的被检菌株中均有检出,其检出率分别为50%-100%和21.4%-100%;strB基因在抗性菌株Pediococcus ethanolidurans, Lactobacillus buchneri, Lactococcus garvieae和Lactococcus lactis检测率分别为70%、42.9%、28.6%和100%;aac(6')-aph(2')基因仅在3株Pediococcus ethanolidurans、1株Lactobacillus buchneri、1株Lactococcus garvieae和Staphylococcus spp中检测到。aadA、aadE and ant (6)在所有抗性菌株中都没有检测到。总体而言,strA、strB和aph(3')-Ⅲa基因在链霉素抗性菌株中的检出率高于其他抗性基因。结论 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泡菜中存在链霉素乳酸菌抗性菌株,这些抗性菌株对四川泡菜存在潜在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37.
基于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Mega-sub controlled structure system,即MSCSS)的组装原理,从抗震设防的角度提出了"有区别的等可靠度优化准则"。采用Hilbert-Huang变换(HHT)法合成非平稳人工地震波,将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动力可靠度分析方法用于MSCSS,编制了MATLAB与SAP2000的接口程序,以所提出的优化准则对非平稳地震作用下MSCSS进行了尺寸优化,并比较了优化前后的结果。研究表明:对MSCSS进行优化是有必要的,MSCSS优化后的可靠度分布比优化前更为合理,且响应控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8.
鲁艳  艾照全  蔡婷  李小培  汪帆 《粘接》2013,(11):82-86
综合评述了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5种测定聚氨酯中一NCO含量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一些测定方法的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9.
艾照全  蔡婷  鲁艳 《粘接》2013,(12):32-36
高固含量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作为胶粘剂可分为压敏胶粘剂、纸塑复合胶粘剂、塑木复合胶粘剂、木材胶粘剂、建筑胶粘剂、纺织胶粘剂、汽车胶粘剂等;介绍了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应用,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0.
汪帆  李正文  艾照全  蔡婷  鲁艳  张雪 《粘接》2012,(5):67-71
介绍了通过涂敷化学药剂使纤维表面活化,并通过氧化结合、天然物转化、自由基引发、酸催化缩合、碱溶液活化等方法实现纤维板无胶粘合的工艺。对不同胶合方法的胶合机理作了阐述。重点探讨了自由基引发法和天然物质转化法的作用机理,并对今后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