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6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增加催化装置的丙烯含量和降低催化汽油的烯烃含量,九江分公司于2004年7月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MIP—CGP技术改造,并投产成功.通过对装置运行情况的分析和探讨,证实了MIP-CGP工艺技术在催化裂化装置上应用的可行性,达到了增产丙烯和生产清洁汽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浅谈水泥混凝土工业低二氧化碳排放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的10%来自水泥混凝土工业,水泥混凝土工业具有很大的减排潜力.研究低排放水泥和综合降低水泥生命周期碳排放技术是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水泥工业碳排放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利用LCA对水泥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对几种低碳排放水泥技术:碱激发水泥、石膏矿渣水泥、活性氧化镁水泥以及抛填骨料混凝土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3.
24.
抑制双环戊二烯解聚过程聚合物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抑制双环戊二烯(DCPD)液相解聚过程聚合物生成的主要方法。结果表明,在釜式反应器中,以正十二烷为稀释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邻硝基酚和二乙基羟胺混合物为阻聚剂,可明显抑制聚合物的生成。在反应精馏塔中,首先用正十二烷将DCPD稀释至质量分数为30%,再加入150ug/g阻聚剂,可使塔顶环戊二烯纯度达到98%,收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2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PO4F的制备与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猛  陶涛  敖文乐  蔡智 《电池工业》2009,14(2):75-78
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AlxV1-xPO4F(x=0、0.02、0.04、0.06、0.08)。采用XRD、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Al0.04V0.96PO4F样品性能较好。在0.2C的放电倍率下,该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02.01mAh/g,30次循环之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5.85%。  相似文献   
26.
MIP-CGP技术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生产汽油组分满足欧Ⅲ标准并增产丙烯的催化裂化技术(MIP-CGP).在中石化九江分公司第二套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工业试验,该装置按新工艺要求进行了改造,一次运转成功,目前运行平稳。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后,装置的丙烯产率大幅增加,最高增加3.17个百分点,总液体收率有所增加;汽油的烯烃含量大幅度下降,烯烃体积分数小于18%,硫含量降低,辛烷值有所增加,汽油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基本实现了该技术开发的目标。  相似文献   
27.
本文总结了新型5号CO助燃剂在九江石油化工总厂RFCCU上工业应用的效果。5号助燃剂助燃性能优于3号助燃剂,可提高再生密相床温5℃以上,降低再生催化剂上的含碳12%以上,单耗比3号剂降低50%。与RHZ-300催化裂化催化剂匹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8.
为解决沉降器结焦问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采用石油大学(北京)开发的旋流式快分技术,对Ⅱ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并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两次改进,使装置的开工周期达到了要求。在加工管输蜡油、掺渣率为38.27%条件下的标定结果表明,产品分布明显得到改善:干气收率减少0.51个百分点,轻油收率增加1.20个百分点,轻液(含汽油、柴油和液化气)收率增加1.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9.
采用多次挤出的熔体流动速率和氧化诱导期(OIT)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结构苯并呋喃酮与抗氧剂1010及168的三元复合抗氧体系对聚丙烯(PP)加工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挤出温度为250℃,添加浓度均为1 g/kgPP 的情况下,含5-叔丁基-7-甲基3(4-甲氧基苯基)-3-氢-苯并呋喃2-酮(ANBF2)的三元复合抗氧剂所稳定 PP 在5次挤出之后的熔体流动速率最小,具有最优的加工稳定性;同时 OIT 值最大,体现出在含氧条件下最好的热稳定性。在保持 ANBF2/1010/168三元复合抗氧体系中1010和168的添加量不变情况下,降低了 ANBF2的含量与工业化产品 Irganox HP-2225比较,当 ANBF2添加量仅为 Irganox HP-136添加量的1/3时,ANBF2/1010/168三元复合抗氧剂仍具有比 Irganox HP-2225更优的加工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根据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特性将其分为6类,又根据6类工业固体废弃物之间以及固体废弃物与人造胶凝材料(水泥熟料、石灰、石膏)之间的有效组配形式将工业固体废弃物胶凝材料分为6种不同的胶凝材料体系.列出各体系可能的水化反应形式,并通过收集文献中的各物质的热力学常数计算了相应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分析了工业固体废弃物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的反应推动力,以及各种水化最终产物及其稳定性,探讨了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活性及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