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汶川地震滑坡分布规律与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灾害,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地质工程、统计学等理论,以汶川地震滑坡为研究对象,开展人机交互解译、信息自动提取、失稳机制分析、分布规律分析、危险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采用震后多源遥感影像人机交互解译,结合野外调查验证方法,圈定出48 000多处地震滑坡,总面积约为711.8km2。应用GIS技术,建立了汶川地震滑坡及相关地形、地质等空间数据库。(2)基于不同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决策树等多种方法,对北川县湔江流域部分地区进行地震滑坡信息的提取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SPOT5影像,基于最大似然法分类方法与坡度的决策树方法所得结果最理想。(3)对一些源区被地表破裂穿过的滑坡进行野外调查,在分析其与地表破裂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初步提出这些滑坡的触发原因不单是地震动作用,而是断裂错动与地震动2种外力的综合作用,且断裂错动的影响甚至高于地震动。(4)分析汶川地震滑坡强度–频率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光包滑坡与文家沟滑坡是汶川地震事件诱发的2个超大规模滑坡事件,除这2个滑坡及与其面积差小于0.1 km2的滑坡,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强频方程为y=-1.834 17x+12.369 1,其中,x为单体滑坡面积(m2)的常用对数值,y为滑坡面积大于该面积值的滑坡数量的常用对数值。统计滑坡空间分布与地震烈度、地震动加速度峰值PGA、岩性、地形等参数的关系,得出汶川地震滑坡易发因子内部级别。(5)分别采用确定性系数方法与证据权重方法,对汶川地震滑坡区域进行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证据权重方法略优于确定性系数方法。考虑了不同因子组合情况下的滑坡危险性,结果表明:地震烈度对地震滑坡的影响最大,而地形、地质、人类活动因素对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影响较小。滑坡极高危险区与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一个沿发震断裂分布的带状区域内,表明地震滑坡受活动构造的控制作用强烈。(6)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2组模型训练样本和不同百分比(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5.0%,2.0%,1.0%,0.5%,0.2%,0.1%)训练样本开展地震滑坡的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2组模型训练样本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较接近;对于不同百分比训练样本,当训练样本百分比大于等于10%,尤其是大于30%时,评价结果稳定;当训练样本百分比小于10%时,评价结果出现较大异常。(7)以北川县湔江流域部分地区作为研究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基于3组不同的滑坡训练样本、两类与单类评价样本、Logistic函数与Hyperbolic函数等12种方法进行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的结果不理想。(8)基于3组不同的滑坡训练样本,采用两类支持向量机与单类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以及线性函数、多项式函数、径向基函数、S型函数4类计算函数等方法(共24种),对北川县湔江流域部分地区进行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基于500个最大滑坡的点数据训练样本的两类支持向量机模型与径向基函数结果的正确率最高;在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中,两类支持向量机比单类支持向量机更科学;在核函数的选择上,径向基函数最优。  相似文献   
32.
传统的地震资料拓频方法大多采用反褶积、反Q滤波等方法,对中高频进行补偿以拓宽地震频带,但上述方法在低频拓展方面效果不太理想。在压缩感知框架下,利用反射系数反演研究了在频带双向拓宽的基础上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首先根据压缩感知理论,利用反射系数的稀疏性和地震资料的可压缩性,构造了稀疏规则算子约束下的目标函数;然后通过快速软阈值迭代法反演反射系数,利用反射系数频谱中的低频及高频成分补偿地震资料的频谱,实现地震资料频谱的重构;最终达到频带双向展宽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目的。模型及实际地震资料测试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可同时对低频端和高频端进行双向拓宽,在不改变原始地震剖面特征的同时,可以使地震资料有效频带拓宽20 Hz以上,并且提高了地震资料识别薄储层的能力,为“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3.
文章分析了电子仪器电磁干扰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大众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改变,这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电力电子系统的现代化建设进度.电子仪器在社会生产中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不但对多个行业的生产效能产生了影响,还能够提升设备应用准确性.因此,电子仪器对于社会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电子仪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电...  相似文献   
34.
本文研究土体裂隙的量测方法与定量化表征指标,基于MATLAB程序语言开发了一套能进行单张、批量土体裂隙图像处理、三维重建的软件.运用软件,对合肥膨胀土进行失水收缩开裂的试验,通过记录试样的开裂及裂隙演化过程,定量分析裂隙度、裂隙总长度、裂隙平均宽度以及裂隙分形维数等指标随含水率的变化关系.结合张拉破坏及体积收缩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35.
基于GIS的汶川地震滑坡灾害影响因子确定性系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灾害。在大约48 678 km2的区域内,采用震后航空像片与多源卫星影像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验证的方法,共圈定出48 007个地震滑坡灾害。在此基础上,选取地层、岩性、断裂、地震烈度、宏观震中、地表破裂调查点、地形坡度、坡向、顺坡向曲率、高程、水系与公路共12个影响因子作为汶川地震诱发滑坡影响因子,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与确定性系数方法,对这12个影响因子进行敏感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寒武与震旦系是地震滑坡易发地层,侵入岩组、灰岩为主的岩组是地震滑坡发育的高敏感性岩组;(2) 地震滑坡受中央断裂影响最大,同时还受控于前山断裂,受后山断裂的影响较小;(3) 地震滑坡易发性分别随着地震烈度、与震中的距离、与地表破裂点距离的增加而减少;(4) 坡度大于40°是地震滑坡的易发坡度,E,ES方向为地震滑坡的易发坡向,高程范围为1 000~2 000 m,尤其是高程1 000~1 500 m范围为地震滑坡易发区;(5) 400 m水系缓冲区和2 000 m公路缓冲区范围内滑坡易发性较高。确定研究区内各地震滑坡影响因子最利于滑坡发生的数值区间,为进一步地震滑坡区域评价及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研究了纤维种类、纤维掺量以及砂率等3种因素对普通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纤维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砂率,其次是纤维掺量,纤维种类对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最小;纤维混凝土强度最优正交组合为玄武岩纤维、纤维掺量为0.3%、砂率为35%;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纤维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随着砂率的增加,纤维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并非呈单一的线性关系,可通过改变纤维掺量和砂率的方法,得到抗压强度相同而弹性模量不同的纤维混凝土。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火灾证据的概念及其应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对获取火灾证据的三种主要作法:通过调查访问获取证据、通过现场勘察获取证据、通过技术鉴定获取证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8.
综合运用R2V、AutoCAD与ArcGIS三个工程设计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某原始矢量地形图进行处理,以生成该地区的DEM。首先,在AutoCAD中对地形图进行等高线图层分离,将等高线图层保存为一个单独的文件;然后,将该等高线文件转换为R2V支持的DXF格式,并在R2V环境中完成等高线破断连接与批量赋高程值操作;再然后,将数据保存为AutoCAD的DXF格式,进行坐标校正,同时对R2V中不能处理的粘连问题进行解决;最后,在ArcGIS中使用处理后的等高线图层建立DEM,并进行光线照射角、视角设置、渲染(分级显示)与三维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以使DEM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与三维分析效果。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三个软件的功能,有效的完成了DEM的建立与三维分析,为技术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9.
针对使用AutoCAD设计绘图时经常出现的小问题,如CAD菜单丢失,dwg文件损坏,打印时出现AutoCAD教育版打印戳记,在拷贝图形时出现尺寸标注飞出去,图元镜像时文字也跟着反过来等,给出解决办法,并列出一些小技巧以提高工作效率,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0.
对3万t/a钛白粉生产系统的原矿粉碎工段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实现了集中供矿,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吨矿综合成本下降了95.29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