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9篇 |
化学工业 | 5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建筑科学 | 51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6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4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2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带厚板转换层高层建筑的整体计算及厚板构造是当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题,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在深入探讨的同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2.
73.
根据百泉复水工程设计研究之目的,采用“滤层”设计方案和人工涌泉模拟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湖底防渗漏问题和天然泉的保护,再现了百泉这一著名历史景观。 相似文献
74.
文章介绍了在ViscaI Basic6.0下,利用MSComm控件实现PC机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43之间的串行数据通信的方法,SCI模块的特点,并给出了一个在PC机与DSP之间实现串行数据传送的实例. 相似文献
75.
在中国建材百强企业信息发布会上,应中国建材工业协会邀请,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分别对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能源这些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全面客观地认识和把握宏观环境的变化,是建材企业顺势而动的前提。“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本刊编发这三篇文章,旨在提供一些参考(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76.
静压PHC桩荷载传递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成了10根PHC桩的足尺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静压PHC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承载性状可以表现为端承摩擦桩,也可以为摩擦端承桩;桩周淤泥、淤泥质粘土、粉土、粉质粘土、砂质粘土、残积砂砾质粘土等在桩侧阻力发挥到极限后均出现明显的应变软化现象;静压PHC桩充分发挥桩端阻力所需的桩端沉降约为桩端直径的5%~10%;静压法比其他施工方法的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取值有明显提高。设计中应根据实测的土层阻力和位移关系选用荷载传递函数和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77.
针对传统拉力型锚杆存在受力集中、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黏结强度发挥不充分、抗拔承载力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通过开展现场破坏性试验,对拉力型锚杆及拉压复合型锚杆的承载能力、荷载位移曲线及应变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组拉压复合型锚杆TC12-3、TC11-1、TC21锚杆的平均破坏荷载分别提高至拉力型锚杆的2.81,2.01,2.52倍;拉压复合型锚杆套管内的拉力传递损失率最大为20.5%,在自由段内的拉力传递损失率最大仅为6.8%,拉力传递损失主要发生在承压锚固段上;TC12-3锚杆的受拉锚固段长度最短,单位受拉锚固段长度分担荷载最高;TC21-1锚杆的承压锚固段最短,单位承压锚固段长度分担荷载最高;锚杆破坏时,TC12-3、TC11-1、TC21-1锚杆的受拉承载系数分别为0.398,0.470,0.600;且TC11-1锚杆表现为承压锚固段与受拉锚固段同时破坏,TC12-3、TC21-1锚杆表现为先后破坏;拉压复合型锚杆锚固性能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荷载分解作用,界面剪应力双向传递机制及短锚承载效应;从荷载位移曲线来看,拉压复合型锚杆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在岩土锚固工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许国平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0,(8):88-89
通过某住宅小区复合桩基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复合桩基在小高层建筑中的应用,阐述了复合桩基的设计概念及在软土地区桩基础设计中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79.
通过分析斜沟煤矿引进的国外大采高综采设备的应用情况,发现工作面端头围岩稳定性对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开机率及工作面煤壁片帮有较大影响。为此,通过采取加强工作面端头及平巷支护,对工作面矿压实时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带压擦顶移架可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煤壁节理裂隙发育、煤体松散破碎和片帮严重的区域,采用加强支护或煤壁固化的方法以及严格控制工作面质量管理等安全措施。结果表明,采取上述措施后,18102工作面最高日产量达到42 180 t,月循环率达到85%,工作面平均回采工效902 t/工,采出率达到93%以上。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