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37篇
化学工业   68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28篇
矿业工程   20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8篇
水利工程   20篇
石油天然气   66篇
武器工业   12篇
无线电   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一段(盒一段)属于典型的辫状河道沉积,砂岩较厚,气层分布存在着较强的非均质性,气藏的水平井开发难度较大。为了提高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钻遇成功率,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盒一段辫状河道沉积相展布规律及沉积特征,提出了综合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地震波形分析、AVO含气检测及地质统计学反演等地震预测成果设计水平井轨迹的技术方法。其中,AVO负梯度异常和地质统计学反演等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为大牛地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层序地层理论和有效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结合是提高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钻遇成功率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72.
By adopting the optical multi-channel analyzer combin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meter, the dominant free radicals and products generated b...  相似文献   
73.
谢涛  林海  许杰  窦蓬  陈毅  刘海龙 《表面技术》2017,46(1):211-217
目的不同管材的CO_2腐蚀行为存在差异,为优选经济型抗CO_2腐蚀材质油套管,探究不同腐蚀条件下常规管材的CO_2腐蚀特征。方法以实际油田的地层水样为腐蚀介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不同材质的油套管进行模拟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腐蚀试样表面腐蚀产物的形貌特征,研究CO_2分压、温度、测试时间对油套管腐蚀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随着CO_2分压的增加,普通碳钢和低Cr钢的腐蚀速率显著变化,当CO_2分压为0.3 MPa时,普通碳钢腐蚀速率为2.2021 mm/a,而13Cr的腐蚀速率很低,仅为0.1052 mm/a,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N80,1Cr钢的腐蚀速率远高于13Cr钢;在较短的测试周期内,N80,1Cr,3Cr油套管钢的腐蚀速率略有增加,随着测试周期持续增加,油套管钢的腐蚀速率明显下降;从腐蚀形貌来看,普通碳钢试样的腐蚀程度严重,以均匀腐蚀为主,1Cr,3Cr钢表面存在少量的局部浅斑,以局部腐蚀为主;13Cr材质钢的表面平整,有光泽且无点蚀,腐蚀程度轻微。结论普通碳钢的腐蚀速率对CO_2分压的影响比含Cr合金材质钢更敏感,温度和测试周期均对金属表面的腐蚀产物产生影响,随着温度和测试周期的持续增加,金属表面形成Fe CO3保护膜,含Cr钢表面因铬的富集形成钝化膜,抑制油套管的腐蚀速率,研究成果对CO_2腐蚀环境中的油套管选材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许杰  颜昌翔 《光学仪器》2009,31(3):46-51
提出了应用普通光学玻璃和折射方式,实现0.4~2.5μm宽波段范围内中小相对孔径较小视场光学系统复消色的设计方法。推导了基于PWC法的三胶合透镜初始解求取公式,加入位置色差、色球差等限制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材料选择方法,由玻璃库中选择消色差效果最佳的材料组合,其色离焦量为应用最初算法求出结果的1/3。给出了工作F/IO的转像系统和F/4.5的望远系统两个光学设计结果,0.4μm、1.0μm和2.5μm三波长实现了复消色,传递函数接近衍射极限。证明了普通光学玻璃实现0.4~2.5μm宽波段范围内的中小相对孔径光学系统复消色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5.
以武钢焦化公司焦油渣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碱炭比(氢氧化钾与焦化除尘灰的质量比)和炭化温度对所制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制备焦油渣基活性炭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碱炭比、炭化温度,最佳活化条件为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100min,碱炭比为4:1,炭化温度为400℃。在此条件下制备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1300.765mg/g。  相似文献   
76.
卫星结构件常压热变形的数字摄影测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卫星光学系统在轨工作时机上相机和星敏感器受温度影响其相互间夹角会出现变化而影响相机指向精度的问题,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在试验室常温常压环境下对结构件进行了热变形测量试验。通过拍摄组合体结构件上相机和星敏器的特定表面标志点,计算了坐标值,拟合了光轴矢量。以相机之一为基准计算法线矢量差和不同工况下矢量差的变化,即夹角在各工况下的变形量。试验按照试件温度状态分为4个工况、20个子工况。测量结果显示最大变形量为227.9″,测量精度优于13.9″;与有限元分析比对,两者在各子工况的变化趋势一致,均方值为30.4″。得到的结果表明,通过用合理选择拍摄位置、剔除粗大误差以及将编码标志点作为公共点进行坐标系转换等方法,可以提高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满足卫星结构件热变形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77.
采用食用酒精浸泡提取传统食药两用植物牛蒡根成分,并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进行萃取,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超氧自由基清除法以及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同时与抗坏血酸(Vc)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进行了对比,通过标准曲线法对抗氧化活性强的部位进行了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传统食药两用植物牛蒡根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尤其是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活性强于TBHQ,几乎与Vc相当,其黄酮含量达29%,食药两用植物牛蒡根有望成为抗衰老、抗氧化的资源。  相似文献   
78.
许杰  童贞理 《数字通信》2012,39(6):51-52
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因为针尖效应带来的掉话现象比较突出。介绍针尖效应,针对针尖效应引起掉话的几种情况提出3种解决方案,并对3种方案进行优劣比较。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得出在不同的情况下要用不同的方案解决掉话问题。  相似文献   
79.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3段属于辫状河道沉积,地震属性及反演预测受地震分辨率限制以及上覆的上石盒子组底砂岩的影响,造成河道砂岩储层预测的多解性。该文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通过合成记录对比及地震反射特征剖析,归纳出盒3段顶界面地震反射波T9f的4种地质含义,在此基础上,应用波形地震相分析方法,通过地震相、测井相及沉积相综合研究,较好地预测出辫状河道沉积微相展布及河道砂岩发育的有利区。在大牛地气田D66井区的砂岩预测结果中与实际钻探吻合率达90%。由此表明,以沉积相、沉积特征约束下的波形地震相划分,能实现对复杂地质体的准确预测和描述。  相似文献   
80.
许杰 《中国科技博览》2011,(35):640-640
着重讨论工业总线技术和Modbus网络通讯协议,通过实例论述Modbus工业总线技术在煤矿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