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2篇
石油天然气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礁滩型碳酸盐岩气藏不同于常规碎屑岩气藏,该类气藏的有效开发面临很大问题。龙岗气田是典型的礁滩型碳酸盐岩气藏,地质研究和试采动态特征研究表明气藏储层存在强烈的非均质性,气水关系复杂,部分试采井受地层水影响严重,同时不同类型气井生产特征表现出极大差异。该气藏有效开发主要面临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流体分布复杂性描述、储量计算以及产能评价等问题。针对该气藏开发面临的问题以及气藏开发特征,提出4条开发技术对策:①井—震联合开展储层精细描述,提高气藏开发规模;②布井方式采用不规则井网,提高气藏开发效益;③加强动态监测,科学管理气藏,提高气藏管理水平;④坚持"边勘探、边滚动、边建产"的开发思路,降低气藏开发风险。气藏开发技术对策的制定为龙岗气藏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2.
低渗透高含水砂岩气藏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低渗透气藏气水同产井产能评价时遇到的问题,依据渗流力学中气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的基本方程,采用气藏工程方法和改进的修正等时试井方法及热力学原理,并考虑井下油嘴节流及气体高速非达西和滑脱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低渗透高含水气藏的产能评价方法。该方法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对气水两相广义拟压力和修正等时试井方法进行了改进,最后结合井下油嘴节流原理和气体通过油嘴时的滑脱效应方程,利用热力学方法和数值分析方法,求出气水同产井的产气能力及最大携液流量。根据模拟井数据,分别用传统产能评价方法和上述方法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传统方法的计算值偏高,而上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这为低渗透高含水气藏下入井下节流器的气井的产能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3.
低渗透气藏气井产能试井资料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低渗透气藏渗流机理不同于常规气藏,尤其是束缚水饱和度(Swr>30%)较高的低渗透气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从而使测得的气井修正等时试井资料二项式产能分析曲线斜率为负值,无法分析应用。为此,文章基于低渗透气藏非达西低速不稳定渗流微分方程,推导出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气藏气井稳定产能方程和不稳定产能方程,并提出低渗透气藏等时试井资料优化分析新方法,应用该方法不仅可以快速确定气井产能方程,评价气井产能,同时还能求出气藏的启动压力梯度、渗透率、表皮系数等物性参数。实例应用表明,所提出的产能试井分析新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丘陵油田三间房下油组储层砂体和滦平露头砂体在沉积特征方面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可将露头地质知识库的相关信息应用在油田研究中.通过地质研究,将油田砂体沉积微相进行组合并与露头砂体微相间建立对应关系,然后借助露头砂体的小尺度变异特征和通过油田储层得到大尺度变异特征求取合成的变差函数,此函数反映了露头和油田砂体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用序贯指示模拟对油田进行井间预测,抽稀检验结果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钻遇率较高,随机模拟20个实现的平均符合率为89%;河口坝和前缘砂符合率稍低,符合率为72%,但通过调整变差函数参数和模型,符合率明显提高.作为对比,仅用丘陵油田得到的长程变异特征进行序贯指示模拟,砂体平均钻遇率为58%.上述结果表明,露头地质知识库用于密井网区储层砂体井间预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5.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二叠系河流相地层砂体展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鄂尔多斯盆地的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二叠系山1段至盒8上段主要为一种复杂的辫状河沉积体系。以层序地层对比结果为基础,在全区范围内统计每一个准层序中砂体钻遇率,并绘制砂体钻遇率变化曲线;统计各准层序中1m以上的砂体厚度,用两种方法计算每一准层序中砂体的平均厚度,绘制砂体平均厚度的变化曲线。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对钻遇率变化曲线和砂体平均厚度变化曲线进行解释,揭示砂体展布与基准面变化的关系,从而建立河道砂体的横向展布模型,初步预测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66.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精细油藏描述是以剩余油分布研究为核心,以认识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目标所进行的油藏多学科综合研究。目前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井间储集层分布特征及精细储集层地质模型、开发过程中储集层性质和流体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剩余油分布特征等。根据对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现状的分析,指出精细油藏描述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储集层沉积学研究、储集层原型地质模型研究、定量地质学研究、层序地层学研究、储集层物性和流体性质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等。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储集层沉积学研究、开展数字化油藏研究、发展多学科协同研究、大力推广与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是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参10  相似文献   
67.
本文首次将层序地层学应用在油田开发中,突破了以往岩性地层对比的局限性,从而建立了一个分辨率很高的年代地层框架,为油田开发建立更为可靠的地质模型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68.
在对河北省滦平扇三角洲露头储集层砂体类型和分布规律的详细解剖和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发现,基准面的旋回演化对砂体类型分布和砂体规模的变化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即使对于同一种沉积微相类型的砂体,其厚度和宽厚比也会随着基准面的旋回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远岸水道砂体在高可容纳空间时期宽厚比变大,在低可容纳空间时期宽厚比变小,厚度增大。在地质建模中引入层序地层学规律和认识作为限制条件,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对砂体类型和砂体规模的随机实现,使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地质规律和客观实际情况。图5表2参4  相似文献   
69.
扇三角洲露头层序演化特征及其对砂岩储集层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河北省滦平扇三角洲露头储集层砂体类型和分布规律的详细解剖和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发现,基准面的旋回演化对砂体类型分布和砂体规模的变化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即使对于同一种沉积微相类型的砂体,其厚度和宽厚比也会随着基准面的旋回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远岸水道砂体在高可容纳空间时期宽厚比变大,在低可容纳空间时期宽厚比变小,厚度增大.在地质建模中引入层序地层学规律和认识作为限制条件,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对砂体类型和砂体规模的随机实现,使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地质规律和客观实际情况.图5表2参4  相似文献   
70.
针对页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强、孔径分布广泛的特点,使用氩气作为吸附质,通过87 K下的低温氩气吸附实验,研究蜀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样品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探讨了有机碳含量对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页岩孔隙呈狭缝型,富有机质页岩样品平均比表面积31.65 m2/g,平均孔体积0.062 2 cm3/g,小于50 nm的微孔和介孔贡献了页岩孔隙中90%以上的比表面积,2~100 nm的介孔和宏孔贡献了页岩孔隙中90%以上的孔体积。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富有机质页岩微观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随着页岩中有机碳含量的增高,页岩比表面积、孔体积增大,微孔占比增多,孔隙表面分形维数增大,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增强,页岩的吸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