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工业   1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6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为降低催化裂化烟气中的SOx、Nox,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Mg-Al尖晶石,并通过共胶法进行金属氧化物改性制备得到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助催化剂。在小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铜铈改性以及烟气中O2含量对尖晶石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并在小型提升管装置上考察了铜铈复合改性后尖晶石同时脱硫脱硝的性能。结果表明:经铜铈复合改性后的尖晶石脱硫活性最高,40min内仍能保持90.67%的SO2脱除率;含铜尖晶石的脱硝性能最优,450℃后NO转化率达100%。烟气中O2含量对脱硫有利而对脱硝不利,当O2含量过高时,NO不能有效脱除。原位红外漫反射分析表明:含铜尖晶石良好的脱硝性能是因为其含有的Cu+对CO优异的吸附性能,O2的影响在于其与CO的反应,导致CO消耗。提升管装置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主风量为0.6m3/h时,CuCe-MgAl脱硫效率为59.96%,脱硝效率为87.63%。当主风量为0.8m3/h时,脱硫效果提升至74.50%而失去了脱硝功能。  相似文献   
22.
对比纤维液膜接触器与筛板塔的传质面积、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与4种复配型溶剂(UDS-I,UDS-II,UDS-III,UDS-IV)对有机硫的溶解性能,并在纤维液膜接触器内考察操作条件对优选溶剂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纤维液膜接触器内以UDS-IV为优选溶剂脱除液化气中的硫化物,可从提高传质面积、传质推动力等方面提高有机硫传质速率,从而提高有机硫脱除率;UDS-IV溶剂对总有机硫的脱除率较MDEA高45.7百分点,总有机硫在UDS-IV溶剂-液化气体系的分配比较MDEA-液化气体系增加6~9倍;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UDS-IV溶剂可将焦化液化气的H2S和总硫分别脱除至1 mg/m3和240 mg/m3以下,总有机硫脱除率高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23.
凝析油中正构烷烃的分离及优化利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优化利用凝析油资源,对不同族烃类分子实现物尽其用,采用5A分子筛吸附剂吸附分离凝析油中的非正构烃和正构烷烃。在固定床吸附分离装置上测定了凝析油中总正构烷烃和各正构烷烃的吸附穿透曲线,并对吸余油和脱附油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吸余油和脱附油的收率约为对半分,吸余油的芳烃潜含量比凝析油提高12.9个百分点。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吸余油的研究法辛烷值比凝析油提高约27个单位,可作为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脱附油作为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与凝析油相比,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乙烯收率可提高6.5个百分点。通过吸附分离的分子水平管理,可显著提高凝析油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4.
以环境友好型萃取剂HAS-1萃取提浓不溶性硫黄,以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剂固比为自变量,萃取率为响应值,利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HAS-1萃取不溶性硫黄工艺。结果表明,影响不溶性硫黄萃取率的显著性从大到小依次为萃取温度、剂固比、萃取时间。优化后的萃取提浓工艺条件为:温度80.0℃,剂固比6.0 g/g、时间28.0 min。在此条件下,不溶性硫黄萃取率达99.21%,含量98.83%,实现了高品位不溶性硫磺提浓过程的清洁化生产。  相似文献   
25.
为了从分子水平揭示柴油加氢精制反应过程的转化规律,基于结构导向集总方法,构建了表征柴油分子组成的包含846个结构向量的分子组成矩阵。根据柴油加氢精制反应机理,编制了34条反应规则,建立了包含约17 500个反应的柴油加氢精制反应网络,并结合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建立了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分子尺度柴油加氢精制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改进的Runge-Kutta法进行求解,并通过与工业装置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加氢精制产物分布及典型分子含量的预测值与工业数据的最大误差在1.0%以内,温升的预测误差不超过2℃。  相似文献   
26.
复合酶法水解脱脂豆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组合的复合酶水解脱脂豆粕粉,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酶水解最佳条件为:复合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5∶4)用量9%,纤维素酶用量4%,底物浓度5%,初始pH值、水解温度分别为8.5和50℃。复合酶在最佳条件下水解豆粕4h,水解度可达22.78%,相比优化前提高了28%。  相似文献   
27.
影响脱硫溶剂UDS与MDEA腐蚀性的因素考察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扈伟杰  沈本贤  孙辉  刘纪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0,39(3):213-217,220,178,179
为了有效改善天然气净化溶剂的腐蚀性,通过挂片失重法对脱硫溶剂UDS与MDEA的腐蚀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考察了温度和溶剂氯含量对两种溶剂腐蚀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溶剂的腐蚀性均随之增强。在120℃以下,UDS和MDEA溶剂对不锈钢挂片的腐蚀速率增加缓慢;在120℃~150℃之间,两种溶剂对不锈钢挂片的腐蚀速率显著增大;在30℃~120℃范围内,两种溶剂对20#碳钢挂片的腐蚀速率逐渐增加;UDS富液的腐蚀速率是贫液的96倍左右。随着溶液中氯含量的增大,UDS和MDEA溶剂的腐蚀速率均增大,且无机氯对溶剂腐蚀的影响要强于有机氯;UDS溶剂对20#碳钢挂片的腐蚀情况比MDEA溶剂的弱。  相似文献   
28.
考察了裂解原料中不同正构烷烃含量对乙烯、丙烯和丁二烯收率的影响。三者的收率与裂解原料中正构烷烃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但当正构烷烃含量超过90%时,裂解烯烃收率随正构烃浓度增加的趋势变缓。吸附分离适宜的分离精度为生产正构烷烃含量为90%左右的脱附油作为乙烯裂解原料,吸余油作为催化重整原料或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对固定床和模拟移动床两种石脑油吸附分离工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9.
保护性耕作是依靠机械化手段,在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免耕播种、化学除草、秸秆(残茬)覆盖、机械深松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项耕作技术。通过多年实践,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小麦-油菜(免耕)-大麦(免耕)-休闲(深松)"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达到提高土壤含水量、防止风蚀、水蚀、培肥地力和节约作业成本的效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0.
分离石脑油馏分组成优化乙烯原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进乙烯原料,提高乙烯收率,分别选取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为裂解原料,考察模型化合物的蒸汽裂解产物分布,并分别采用分子筛吸附分离和溶剂萃取两种工艺,提出了可以适应三种目的烯烃产品不同比例需求的裂解制乙烯原料分子生产路线。在典型的裂解工艺条件下石脑油中的正构烷烃对裂解产物中乙烯的贡献最大,异构烷烃是产生丙烯的主要来源,而环烷烃主要生成丁二烯,芳烃很难裂解生成烯烃。通过吸附分离工艺富集石脑油中的正构烷烃,富含正构烷烃的脱附油蒸汽裂解制乙烯收率与不富集石脑油原料相比可提高13%。通过溶剂萃取将芳烃和环烷烃从石脑油中萃出,萃余油蒸汽裂解制乙烯和丙烯收率与未萃取石脑油原料相比分别提高3.0%和1.5%。分子筛吸附分离和溶剂萃取工艺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裂解烯烃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