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工业   1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6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北方以旱作为主的现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定方法采用的是首尾测定法,其中田间净灌溉定额的测定分析是该方法的重点和难点。介绍了田间净灌溉定额测定的观测分析法和直接测定法2种方法在北方部分灌区测定和分析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了2种方法的特点,并提出了建议,为一线技术人员测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富集石脑油中正构烷烃,降低乙烯原料及能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本贤  刘纪昌 《化工进展》2006,25(Z1):77-81
考察了裂解原料中不同正构烷烃浓度对裂解乙烯、丙烯和丁二烯收率的影响.裂解产物中乙烯、丙烯和丁二烯收率均与裂解原料中正构烷烃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裂解烯烃收率随裂解原料中正构烷烃浓度增加而提高,但当正构烃浓度超过90%时,裂解烯烃收率随正构烃浓度增加的趋势变缓.吸附分离适宜的分离精度为生产正构烷烃含量为90%左右的脱附油作为乙烯裂解原料,吸余油作为催化重整原料或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本文对90万吨乙烯裂解装置的原料调配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对固定床和模拟移动床两种石脑油吸附分离工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3.
天津市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灌溉面积、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出现大幅度减少,灌溉面积减少了15.93%,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减少了44.49%。这与逐年增加的节水灌溉投资矛盾。通过对10个行政区灌溉面积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老化失修、损毁破坏的面积仍在历年的统计年报中,灌区普查成果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54.
无机膜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无机膜材料及其优缺点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无机膜的制备方法固态粒子烧结法、溶胶-凝胶法、相分离法、化学蒸气沉积法、合成法等进行了综合论述,并例举了无机膜在液体过滤、生物反应器、催化、气体分离等众多领域中的应用,同时讨论了其潜在应用.对无机膜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55.
一种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延迟焦化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22个新结构向量描述渣油分子,构建了7 004种渣油分子集总,结合模拟退火算法提出了一种模拟计算渣油分子组成的方法.制定了92条反应规则用以描述渣油延迟焦化的分子反应行为.在对工业化延迟焦化工艺进行一定程度简化和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用以预测延迟焦化产物分布的结构导向集总模型.比对模型预测结果与小试试验结果发现,用建立的模型预测不同原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延迟焦化产物分布可靠性较好.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焦化温度上升10℃,液体收率平均提高2.5个百分点,相当于原料n(H)/n(C)提高0.15;循环比下降0.15,液体收率平均提高3.5个百分点,相当于原料残炭值下降5个百分点;反应压力下降0.03 MPa,液体收率平均提高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6.
在乙烯裂解工业装置的典型操作条件下,分别选取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为裂解原料,考察了这些模型化合物的蒸汽裂解产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正构烷烃是优质的乙烯裂解原料,乙烯收率为36%~45%;异构烷烃的丙烯收率约为23%,明显高于正构烷烃;环烷烃裂解乙烯和丙烯收率较低,丁二烯收率则较高,为14%~15%;芳烃很难裂解生成烯烃。建立了包含2个隐层的级联前向BP神经网络,以模型化合物和石脑油样本裂解烯烃收率为依据对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确定了模型参数,并对2种石脑油的裂解烯烃收率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误差小于1个百分点,该模型可用于预测石脑油裂解的烯烃收率。  相似文献   
57.
用结构导向集总方法描述原料分子和构建反应网络,分别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和四五阶龙格库塔法计算反应速率常数和求解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建立了1个石脑油蒸汽裂解过程的结构导向集总模型.模型选用7种结构向量描述石脑油分子组成,74条反应规则建立石脑油蒸汽裂解过程的反应网络.它可以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预测不同石脑油原料蒸汽裂解过程中132种种子分子收率随时间的分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乙烯和丙烯收率的计算值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相对误差不超过8%.模型对丁二烯,甲烷,乙烷等非主要产物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8.
塔河原油是一种沥青质含量高、残炭高、金属含量高、酸值高的重质原油,为避免传统加工过程中的高温腐蚀和塔河渣油进催化裂化装置的高残炭、高金属含量等问题,考虑将塔河原油经常压闪蒸后的渣油直接作为溶剂脱沥青的原料。采用挂片失重试验对塔河原油的腐蚀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适宜闪蒸温度下的常压闪蒸渣油进行了六组分分离,并对各组分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3.89%的硫、86.97%的氮、98%以上的镍、钒金属存在于胶质和沥青质组分中;随着组分加重,芳碳率fA增加,H/C原子比、环烷碳分率fN和芳香环系缩合度参数HAU/CA减小;将塔河常压闪蒸渣油在不同柱色谱馏出油收率下的杂质脱除率曲线与溶剂脱沥青中试结果对比发现,两者有较好的相似度,表明采用柱色谱分离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预测溶剂脱沥青过程不同脱沥青油收率时的杂质含量,可指导塔河常压闪蒸渣油溶剂脱沥青过程的操作。  相似文献   
59.
分离石脑油正构烷烃新型5A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用于分离石脑油中正构烷烃的粉状5A分子筛,经挤出成型,干燥,活化,得到条形5A分子筛,其n-C06,n-C07,n-C08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115,0.108,0.112 g/g。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与参比球形5A分子筛A(2.5~5.0)和B(4.0~6.0)相比,条形试样n-C06静态饱和吸附量比前两者分别高出10%以上和30%以上;n-C07和n-C08静态饱和吸附量均比参比分子筛A高出10%以上,且吸附速率明显快于参比分子筛。  相似文献   
60.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在织物前处理工艺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获得的数据,论述了棉布、坯绸的前处理工艺运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所取得的效果及等离子体对织物表面的刻蚀机理,同时阐述了等离子体刻蚀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