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3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183篇
电工技术   411篇
综合类   382篇
化学工业   658篇
金属工艺   212篇
机械仪表   466篇
建筑科学   536篇
矿业工程   289篇
能源动力   96篇
轻工业   747篇
水利工程   259篇
石油天然气   185篇
武器工业   49篇
无线电   6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3篇
冶金工业   252篇
原子能技术   83篇
自动化技术   62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6篇
  1973年   4篇
  1966年   5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安全涉及到每名员工的切身利益。企业要想健康、和谐、快速发展,需要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要深入企业管理的细节工作中,让员工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在行动中践行安全。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细节、工作制度中,才能真正实现安全工作行为规范变成员工行动指南的目的,这样每一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就能够规范自己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982.
低含水量的绝缘油具有较高绝缘水平,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将绝缘油含水量维持在较低区间内,文中致力于解决超疏水滤膜用于绝缘油除水的问题。采用喷涂法能将超疏水SiO2纳米粒子均匀粘接在PP滤芯、滤布、滤纸表面,获得与水接触角大于120°的疏水滤膜。在此基础上,疏水PP滤芯由于精度低,故适用于大通量的绝缘油1级过滤,疏水滤布配合串联过滤装置用于2级过滤可在承受较高油压的同时进一步除去绝缘油中的水,超疏水滤纸除水能力最强,故适用于高精度的绝缘油3级过滤。这种多级过滤可将绝缘油含水量降至10 mg·L-1以下,除水效率高且能满足不同种类绝缘油的除水要求。  相似文献   
983.
赵清华  徐飞  全学军  邱发成  代黎 《化工学报》2015,66(10):3866-3873
在一种新型高效的气液传质设备--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WSA)中,研究了第三相固体粒子对气液传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化学吸收法(CO2-空气-NaOH体系)和物理吸收法(CO2-空气-H2O体系)测定了不同固含率cs、进口气速ug、液体喷射速度uL下的有效相界面积a和液膜传质系数kL,并由此得到总体积传质系数kLa和增强因子E。结果表明,随着粒子固含率增大,kL、a、kLa和E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适宜固含率。在不同进口气速和液体喷射速度下,加入微粒后,kL、a、kLa均增大,但E随进口气速和液体喷射速度增加而减小。微粒加入后,主要从a、kL和表面更新频率S这3方面强化了气液传质,但主要是通过增强表面更新频率S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84.
洪海沟铀矿床头屯河组岩相特征及对铀成矿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屯河组是伊犁盆地近年来发现的砂岩型含铀矿层位。通过对盆地南缘洪海沟铀矿床头屯河组重要的控矿因素--岩性岩相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其独特的成矿规律,为该地区的铀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根据研究区头屯河组的岩性特征、砂体发育特征、砂地比平面展布特征,结合区域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分析认为头屯河组在研究区主要为1条近东西向展布的主河道,河道两侧为河漫滩,河漫滩外侧为洪泛平原。在主河道的局部位置,砂体变薄,为河心泥滩沉积。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河心泥滩的发育、沉积微相的相变对铀成矿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而含矿流体垂直于河道方向渗流并最终形成工业铀矿体,是头屯河组有别于其他含矿层位、独特的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85.
针对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研究中传动链模型过于简化及对电网故障动态响应特性不足或缺失的问题。综合考虑风电机组传动链各部分的惯量、旋转阻尼、刚度特性等,采用弹簧阻尼质量建模方法,建立风电机组柔性传动链模型,分析说明柔性传动链的二阶欠阻尼系统本质及在电网故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扭矩振荡问题。首次考虑传动链柔性特性进行风电机组电网故障动态响应特性系统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在1.5 MW大容量风电机组上进行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有力支持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86.
新疆某低品位钼矿石钼品位仅0.076%。矿石中除钼外,还伴生含量为0.033%的铜和含量为1.232%的硫。虽然钼、铜、硫主要以辉铜矿、黄铜矿、黄铁矿形式存在,但它们共生关系密切,分离困难。根据矿石性质开展综合回收钼、铜、硫的选矿试验,首先将原矿粗磨至-0.074 mm占85%后进行钼铜硫的混合浮选,然后将钼铜硫混合精矿细磨至-0.043 mm占95%后进行钼铜与硫的分离浮选,最后对钼铜混合精矿进行钼与铜的分离浮选,并在钼铜硫混合浮选过程中使用新型捕收剂GZW101和新型抑制剂GTS、在钼铜分离浮选过程中使用新型抑制剂GLN,最终获得了钼品位为47.03%、钼回收率为73.20%的钼精矿以及铜品位为14.89%、铜回收率为77.26%的铜精矿和硫品位为54.26%、硫回收率为88.94%的硫精矿,从而为该矿石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7.
腔衰荡光谱技术(CRDS)由于其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装置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痕量气体检测、镜面反射率测量等领域。建立了一套基于连续波频率的腔衰荡光谱(CW- CRDS)装置,基于Pound-Drever-Hall(PDH)频率锁定技术将激光器的频率锁定到光学腔的纵模上,从而保证了激光功率到腔模的高效耦合。通过观测不同的声光调制器(AOM)关断频率对应的透射信号,得到光路最佳关断频率为60 kHz。使用该系统测量了光学腔腔镜的反射率,通过与非锁定情况下测量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出锁定后的结果漂移减小,误差也压缩为非锁定情况下的1/3。  相似文献   
988.
采用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C-Mn-Mo-Ni-Nb-Ti-V 系低碳微合金钢950 ℃淬火和560~640 ℃回火调质处理对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态钢板中含有大量细小均匀的粒状贝氏体(GB)组织,有良好的强韧性。调质后,试验钢获得板条贝氏体及铁素体的混合组织,随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贝氏体回复作用逐渐加强,相邻板条合并,致使组织粗化。试验钢经950 ℃淬火+640 ℃回火后,其强度下降,韧性和塑性明显提高,伸长率为26.9%,-20 ℃夏比冲击吸收能量为392 J,断口剪切面积达到100%。  相似文献   
989.
为了研究湿态下织物脱离皮肤时对皮肤的贴附性能,本文采用新型研发的织物湿态黏附仪对织物试样在湿态下对皮肤的贴服性能测试,得到黏附力,黏附距离和黏附功三个指标,并得到黏附曲线。对10种不同类型的织物试样的黏附曲线形状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出黏附曲线的共性特征,发现黏附曲线分为3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不同分离过程。为探讨影响织物的湿态舒适性的力学因素,采用KES系统对织物试样测试其拉伸和弯曲性;同时测试得到相应试样在分离速度为15mm/min下的黏附曲线和黏附指标值;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织物的拉伸功与最大黏附力大致呈正相关,而弯曲刚度恰好相反;最大黏附距离越大,黏附曲线越平坦。  相似文献   
990.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计算了3种叶型安装角βb(r)径向分布的离心风机流场,研究了βb(r)径向分布的变化对叶轮流道内气流角、惯性力及风机性能等参数的影响,为离心风机叶片造型阶段实现叶轮流道内流动的精细控制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βb(r)分布会显著影响叶轮流道内物理参数的变化趋势,对叶轮出口参数周向分布影响较小。进、出口参数相同时,风机外特性因βb(r)分布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惯性力流线法向分量对叶轮出口附近吸力面边界层的发展趋势会产生影响,其大小与流线曲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