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下亚段发育湖泊相、三角洲相和浊积扇相等成因类型的砂体,地层埋藏深度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通过钻井取心、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该区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以及多期次的溶解作用是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原始孔隙损失较大。自晚成岩A期到晚成岩B期,因有机质成熟过程、粘土矿物转化、烃类与硫酸盐矿物的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造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使次生孔隙发育。  相似文献   
22.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博东潜山周缘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厚度变化大,岩-电标志难于寻找,地层对比划分难度大。以区域地质背景为出发点,在标准地震反射界面的环山引入、古生物地层分析、地震不整合分析等基础上,综合应用岩性、电性等识别方法,进行了界面的准确识别以及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探索了适合环山地区“标准界面引入-多因素约束”的等时地层分析和对比方法。研究区沙河街组发育完整,发育了大致和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沙河街组二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一段等地层单元相对应的6个三级层序。博东潜山的发育对沙河街组四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的地层发育特征影响最大,而对沙河街组二段上部及其上覆地层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23.
碱性成岩作用及其在济阳坳陷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成岩作用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次生孔隙的评价和预测服务的,成岩环境是影响次生孔隙形成及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地层水的性质可以将成岩环境划分为酸性成岩环境和碱性成岩环境,它们一般出现于成岩过程的不同阶段,酸性成岩环境常对储集空间的形成造成较大影响,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出现总体以碱性成岩环境为背景的成岩作用,即碱性成岩作用。碱性成岩作用可以促使人们加强对成岩环境及其影响的认识和研究,正确认识储层不同成因类型的孔隙,为储层的评价和预测提供新的思路,也可以为一些相关地质问题提供新的解释。济阳坳陷内有些地区(如渤南洼陷)或层位具有存在碱性成岩作用的条件,有必要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24.
惠民凹陷商741井区火成岩储集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惠民凹陷商74l井区有3套火成岩:第一套是分布于沙一段的火山碎屑岩和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呈锥状分布,玄武岩呈层状分布;第二套以及第三套火成岩是侵入于沙三中亚段的辉绿岩,主要呈层状产出,形成期大致为沙三段沉积晚期。通过探井、三维地震资料等的综合分析和横向对比,确定了商74l井区各期火成岩的分布范围及其形态和产状,划分出火山通道充填相、爆发相、溢流相、侵入相等岩相类型.并划分了爆发相和侵入相的亚相。不同岩相带储集空间的发育特征不同,火山通道周围是有利储集层发育区。图3表2参18  相似文献   
25.
以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依据石英次生加大的点状式、环边式和多期式形貌,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将石英次生加大分为3期,其中第Ⅱ期在本区发育数量最多,含有一定量的有机包裹体,第Ⅰ期和第Ⅲ期见石英溶解现象。随石英次生加大期次的增加,加大边的宽度逐渐增大,对应的储层物性逐渐变差,但第Ⅲ期对应的孔隙度较前两期明显偏高。当大牛地气田的硅质胶结物含量大于3%时,将以孔隙充填为主,在第Ⅲ期石英次生加大之后,砂岩储层已完全致密化。在整体致密的背景下,碱性溶解作用形成的石英溶解型孔隙,为大牛地气田提供了大量的储集空间,是太原组二段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6.
受多种地质作用的联合控制,断陷湖盆陡坡带内的扇三角洲型砂砾岩体在空间展布上具有较大的差异。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系统研究了孤北洼陷长堤断裂带周缘砂砾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砂砾岩体形成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砂砾岩体的形成主要受断层活动强度、湖平面变化和物源供给等因素控制,不同地区影响因素作用的强弱导致砂砾岩体分布的差异性。长堤断裂带北部地区断裂活动强,物源供给充足,扇体发育的规模较大,在剖面上多表现为多期垂向加积的特点,扇体前部往往发育大规模的滑塌浊积扇;南部地区断裂活动较弱,且物源供给弱,扇体发育的规模小,在剖面上表现为先退积后进积的叠加样式。受次级断层交替活动的影响,扇体在垂直物源方向上表现为多期的楔形叠加。总体上有利的相带,扇体的侧向尖灭和顶部泥岩的封堵联合控制了研究区油气的分布。  相似文献   
27.
针对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成岩相研究不透彻的问题,通过大量镜下薄片、岩心观察,认为储层以岩屑长石质或长石岩屑质砂岩为主,总体上属于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其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A期。首次利用杂基充填率(杂基与粒间体积之比)、不含铁碳酸盐胶结率(不含铁碳酸盐与粒间体积之比)和含铁碳酸盐胶结率(含铁碳酸盐与粒间体积之比)3个参数建立了适合研究区地质条件的成岩相定量划分标准;把点上成岩相的定量研究成果扩展到平面上,并将其与产油井耦合,明确了好储层基本发育在中等压实、强-中有机酸溶蚀区,且靠近大断层附近,揭示了二次埋藏型碎屑岩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和有利储层分布规律,为研究区中生界储层的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8.
Several REE data sets were collected in Core DD2 and EC2005 in the inner shelf of East China Sea,Core Y127 in the northern Okinawa Trough,Core NT1,C9247 and C92169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to check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δEuN-ΣREEs model for quantita-tively distinguishing sediments from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By comparison,several sediments in cores DD2,EC2005,Y127 are gener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model.The cores NT1,C9247 and C92169,which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 together,however,were inconsistent with the δEuN-ΣREEs model.The δEuN-ΣREEs plot and its corresponding regression equation,which could be used to distinguish sediments "intui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from the Yangtze River,and the Yellow River should be reconsidered or reassessed.  相似文献   
29.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山岩油藏类型及成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是火山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也是辽河盆地已发现火山岩油藏最多的地区。火山岩油藏类型有裂缝型、裂缝-孔隙型、风化-淋滤孔缝型等。研究区火山岩夹于巨厚的生油岩之间,或上覆巨厚的生油岩,生油岩具有较好的生油条件;火山岩中原生及次生孔缝发育,储集性能较好,并且可以提供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成藏条件间还具有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因而研究区火山岩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火山岩油藏在分布上具有以下规律性:水下喷发形成的淬碎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等为有利岩石类型,在靠近主要及次级断层的应力集中部位较有利于油藏的形成,火山锥在地形上常为高部位,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   相似文献   
30.
民丰洼陷古近系沙三中亚段物源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民丰洼陷沙三中 亚段进行了物源体系的研究表明,变质岩、花岗伟晶岩、中基性的喷出岩、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和沉积岩为主要的母岩类型。研究区存在北、东、南3个主要物源区,其重矿物组合、特征元素比值、岩石组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别形成了北部的近岸水下扇体系、东部的永安镇三角洲和南部的东营三角洲。随着地层由老变新,东部和南部的沉积边界向盆地进积,而北部物源逐渐萎缩。3个物源区的交汇处为浊积岩的有利探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