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活性炭纤维表面氟化修饰及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在氟化前后的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活性炭纤维表面氟取代氢基数目增加.同时在分子水平上形成C—F共价键。氟化后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变小,氮低温吸附等温曲线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2.
利用微波特性测量与仿真成像科学实验平台,测量芦苇和茭白在2~17 GHz频率范围内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分析其在连续频率下的散射特性和极化特性,探讨芦苇和茭白遥感探测的最优模式。结果表明:Ku波段,芦苇和茭白的RCS值最大、X波段次之、C波段最小;不同波段上同极化RCS值远大于交叉极化,当入射角为35°时,无论是芦苇还是茭白,他们在低频部分同极化与交叉极化的RCS差异明显;当入射角为55°时芦苇在高频部分而茭白在整个测量频段,其水平发射水平接收(HH)和垂直发射垂直接收(VV)极化的RCS值差异明显。通过对比分析二者的RCS值特征发现,当入射角为25°时,在7.8~17 GHz波段,利用VV极化和VH极化基本可以区分芦苇和茭白,当入射角为55°时,在7~17 GHz波段,通过分析HH极化和VV极化可以明显区分二者。本研究丰富了湿地地物散射波谱库,并对后续芦苇和茭白的监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3.
环境一号C 卫星(HJ-1C)于2012 年11 月19 日成功发射,并与2008 年9 月6 日一箭双星发射的环境一号A 星,B 星(HJ-1A/1B)组成2+1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该文以2012 年12 月~2013 年1 月期间获取的9 景HJ-1C 卫星数据2 级产品(S 波段,VV 极化,Strip 模式,5 m 分辨率)为实验数据,以北京市和福建省近海海域为研究实验区,以HJ-1C 卫星SAR 图像土地利用类型人工解译与制图、地表覆盖自动分类、近海海洋溢油污染识别、海浪特征参数反演、海水养殖区特征提取等近海海洋环境监测等为例,开展了HJ-1C卫星SAR 图像环境遥感应用能力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HJ-1C 卫星SAR 图像可用于耕地、林地、公路用地、河流水面、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工解译和制图,地类图斑面积勾绘误差小于5%;(2)HJ-1C 卫星SAR 与HJ-1B CCD 图像融合可有效提高地表覆盖自动分类精度;(3)HJ-1C 卫星SAR 图像可用于海洋溢油污染识别、海浪特征参数反演及近海养殖区信息提取等近海海洋环境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54.
正引言SAR即英语"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的缩写,意为合成孔径雷达。雷达发展的初期出现的是真实孔径雷达(Real Aperture Radar,RAR),但受天线物理尺寸大小的限制,很难获得高分辨率(SAR图像区分两个相邻地物的能力)的图像。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是雷达沿着轨道连续地获取一系列图像,通过后期处理将这些图像组  相似文献   
55.
WRF是近地面风场模拟的重要工具,其中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信息是WRF的重要输入,是影响WRF模拟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WRF模式默认采用的是USGS或MODIS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数据,二者时效性差,空间分辨率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区常导致近地面风场模拟精度差的问题。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信息的提取涉及很多地物类型,如果对所有地类进行更新,耗时耗力,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在所有地类中,城市建成区的变化最快,对区域气候环境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因此,提出综合利用SAR数据和夜晚灯光(NL)数据提取建成区实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数据的快速更新,然后利用更新后的WRF进行风场模拟,在京津冀地区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提取建成区边界,进而使得WRF模拟近地面风速的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6.
基于NOAA/AVHRR数据的地表覆盖变化检测方法与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图像差分技术、NDVI斜率、生物量斜率计算了过去20年间(1981~2001)我国西部植被的变化状况,总结了计算结果的相关特征。统计表明三种方法所揭示的植被变化信息基本一致,而且前10年(1981~1991)与后10年(1991~2001)相比,植被生长状况呈负相关,并且前10年的植被生长状况要好于后10年。对比主成分分析结果。认为生物量斜率方法比图像差分方法、NDVI斜率方法较为准确,相对于主成分变换计算简明、生物物理意义明确,更适合于植被变化的检测和监测。在讨论卫星更替等外部因素对NDVI影响的基础上,对生物量斜率分割图像的统计揭示了我国西部在1981—2001的20年间的植被演化状况:林地、草地都发生了高比例、大面积的退化。只有很小比例的植被得以改善。表现出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57.
多时相SAR干涉测量数据探测地表特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欧洲遥感卫星1号和2号(ERS-1/2)获取的多时相干涉测量雷达数据,提取干涉数据相干信息和后向散射信息,开展河北张家口试验区的地表土地类型的识别与分类,区分和识别出两类不同的草甸草地,以及水体、林地、旱地、草坡和干草原草地7类不同的土地类型,并通过对不同土地类型在多时相图像上后向散射特征和相关信息的分析,探讨时间序列上地表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58.
随着当前小卫星发射任务激增,卫星的生产模式由单件小批量人工驱动向高自动化批量数字驱动转变,其地面测试模式也由传统的大卫星单星测试向多星柔性化、批量化、自动化方式转变。传统的卫星测控测试仪为单机形式,体积大、可扩展性差,并且设备价格昂贵,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小卫星及批量化卫星对于卫星测控分系统快速测试的需求。该文研究一种基于PXI总线的板卡式卫星测控测试板卡,仅需要一块标准3U板卡即可实现基于USB信号体制的70MHz中频信号的USB体制卫星的地面测控系统测试需求,并可通过增加板卡数量的形式灵活扩展测控测试通道,实现测控测试系统的快速重构、快速升级  相似文献   
59.
60.
研究了二氯苯基二硫代膦酸(DCPDTPI)对示踪量Am^3 和Eu^3 的萃取,实验结果表明,此萃取剂优先萃取Am^3 ,当萃取剂浓度为0.1mol/L,pH=2.73时,最大的分离因数β(Am^3 /Eu^3 )max=8。用ICP-MS法同时测定了DCPDTPI对除钷以外的所有镧系元素的萃取分配比,并计算了Am^3 与这些元素的分离因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