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兵马沟组作为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古宙结晶基底至上覆中-新元古代沉积盖层过渡的关键层,对该区中元古代初期古地理背景研究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在野外剖面实测基础上运用岩性岩相分析、镜下薄片观察、粒度参数分析及古流向分析等方法对兵马沟组下段沉积环境演化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显示:兵马沟组下段为一套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的陆源碎屑岩沉积,概率累积曲线多呈一段式,萨胡判别函数均指向重力流特征,砂岩结构和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形成于冲积扇向扇三角洲过渡的沉积环境,发育扇根、扇中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同时发育泥石流沉积、河道充填沉积、辫状河道沉积、漫流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与河道间沉积微相;该时期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南部水体较深,古流向为SSW向。研究结果可为熊耳群到五佛山群时期华北克拉通南缘海陆格局及陆相-海相沉积水动力条件变化等古环境恢复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云梦山组红色石英砂岩形成的峡谷地貌是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景观之一.以云台山地区云梦山组红色石英砂岩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石英砂岩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云梦山组中上部的暗紫色和肉红色石英砂岩进行了元素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揭示的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云梦山组石英砂岩形成于滨海海滩-潮坪环境,具有较高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暗紫色石英砂岩胶结物中Fe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肉红色石英砂岩中的含量,该现象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对于云梦山组沉积时期的环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清济阳坳陷中一新生代不同构造阶段断裂的发育特征,对穿过断裂的地震剖面进行了详细解释分析,采用断层活动速率定量研究了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和沾化凹陷中-新生代断层的活动性,在此基础上对济阳坳陷东西部构造单元断裂发育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东西部构造单元中-新生代断裂发育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断裂发育受控于欧亚构造域的西伯利亚板块、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挤压拼接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及其郯庐断裂带和沧东-兰聊断裂带的活动,东部构造单元受郯庐断裂影响较大,西部构造单元受沧东-兰聊断层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以东营凹陷北坡盐家地区沙四上段砂砾岩体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大量岩心照片和运用铸体薄片分析、压汞实验等方法,对其储层岩石学特征及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主要以含砾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石英、长石、岩屑的含量依次为33.7%、37.8%、28.5%,含量相差不大;储层空间以粒间溶孔和粒间孔为主,该储层物性很差,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岩心、测井曲线及地震等资料,总结了东营凹陷滨南地区沙河街组三段重力流沉积特征,并将研究区重力流沉积类型划分为近岸水下扇及滑塌浊积岩,滑塌浊积岩又可分为远岸滑塌浊积扇及三角洲前滑塌浊积岩。在总结不同沉积相成因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重力流沉积模式。结合油源、运移及圈闭条件,分析了各微相砂体的含油气性,结果表明,近岸水下扇滑塌形成的浊积扇体及近岸水下扇中扇辫状水道微相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6.
郑德顺 《四川冶金》1997,19(2):71-77
文中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线材的生产现状,认为攀钢由于受工艺装备水平和生产规模的限制,线材产品的生存和发展已经面临市场,技术的挑战,同时也从技术、资源和市场等方面分析了扩大攀钢线材生产规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探讨了攀钢扩大线 生产规模的途径和步骤。  相似文献   
17.
18.
济源地区中元古界大古石组作为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古宙变质结晶基底之上的第一层碎屑岩沉积盖层,对应于中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初始裂解阶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野外剖面实测的基础上,结合岩性岩相分析、镜下薄片观察、岩石粒度参数分析等方法对大古石组下段沉积环境及演化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大古石组下段为一套砂岩-砂泥互层-泥岩夹粉砂岩的陆源碎屑沉积,垂向上呈下粗上细的二元结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多呈两段式,反映出河流相的典型沉积特征;岩性岩相分析显示砂岩结构和成分成熟度较低,显示出近源堆积的特点;大古石组下段主要形成于裂谷初期的曲流河环境,以河床、堤岸和河漫亚相为主,同时发育了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沉积、天然堤沉积和河漫滩沉积微相.济源地区中元古界大古石组下段沉积特征是对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早期伸展裂解过程的响应,大古石组底部曲流河相向顶部湖泊相的发育特征,揭示了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持续强化的裂解过程.该研究结果可为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早期伸展裂解过程提供依据和实证.  相似文献   
19.
钙质结核作为沉积地层中重要记录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信息。本文选取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上段的钙质结核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等方法对钙质结核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并恢复该时期的古气候。结果表明:(1)孙家沟组上段的钙质结核根据不同的岩石学特征可分为Ⅰ类和Ⅱ类。Ⅰ类为分布在该段底部和顶部紫红色、灰黄色团块状和姜结状结核,其成因主要是成岩作用过程中CaCO_3饱和沉淀、溶蚀交代形成;Ⅱ类以位于该段中上部土黄色椭球状结核为主,与围岩层有明显的界线,具有同心纹理,为碳酸盐在饱和后不断析出受胶结作用影响凝结成核,并使结核由内向外不断生长。(2)Ⅱ类结核的碳、氧同位素、古盐度"Z值""S值"的变化特征表明上段地层为封闭型的半咸水-咸水湖泊沉积,其古气候特征主要以炎热干旱-半干旱为主。(3)宜阳地区孙家沟组上段钙质结核的大量出现,预示着晚二叠世的古气候由温湿型向干热型转变。本次研究结果对揭示二叠纪末期陆相古气候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滨南地区沙三段浊积砂体储层地震资料品质差、储层相变快,为降低井位部署失利风险,依据精确层序地层格架—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地层切片结合优势属性预测砂体横向展布—频谱分解和测井约束反演预测砂体纵向叠置的技术流程,精确描述浊积砂体储层分布。研究区沙三段分为3个三级层序,沙三段中、下亚段为浊积砂体储层发育的主要层段。通过90°相位转换以及地层切片并结合瞬时振幅属性对浊积砂体储层有利发育部位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浊积砂体储层主要发育在滨县凸起东南部以及靠近凸起的部位;将原始数据体用S变换分解为25,30,35,40和45 Hz共5个单频率体,对比显示40 Hz单频率体能较好地显示浊积砂体储层发育情况;随后进行测井约束反演处理,将处理结果与40 Hz分频数据结合得到砂体叠置特征,预测研究区浊积砂体储层主要发育在滨县凸起的东部以及南部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