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26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ͷ�²�δ�꿪�ز�Ŀ�϶ѹ������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石油钻探过程中,地层压力预测对钻井液密度的选择和合理井身结构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钻井安全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地层压力预测是通过对钻前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而获得预测结果,而在钻井过程中,则是利用随钻录井数据来监视正钻地层的地层压力变化。由于钻前地震预测的地层压力精度一般较低,因此,预测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只靠钻前的地震预测,其精度不能满足钻井施工的需要。文章基于灰色理论,提出了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预测新方法,建立了地层孔隙压力随钻预测灰色模型。该模型根据上部已钻井段的随钻监测结果,对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进行随钻预测。应用大量的随钻录井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并成功应用于某油田几口探井。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其预测精度较高,能够满足现场施工的安全和技术要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地层孔隙压力随钻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2.
外应力对套管腐蚀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腐蚀性油气介质的影响,油气井套管在生产过程中将发生腐蚀,从而导致服役管柱的损坏,除化学腐蚀外,管体中由于流体压力而产生的应力也将影响管柱的腐蚀。针对管体所受外部应力会加速腐蚀速率、严重缩短管柱服役寿命这一现象,结合化学力学效应理论,分二向应力和三向应力2 种情况,建立了外应力影响套管腐蚀速率的解析模型,给出了计算应力影响管柱寿命衰减的解析公式。算例计算结果显示,该模型所得结果与目前文献中应力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相符;管柱所受应力越大,管柱实际寿命衰减得越快。该结论对精确确定管柱的寿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3.
海洋深水油气井测试过程中,高温产液上返时会加热周围套管及多层套管环空内的液体,引起液体在密闭井筒环空中膨胀,产生环空带压。环空带压的存在会改变水下井口疲劳热点处的应力状态,进而对水下井口疲劳损伤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了深水油气井长期安全高效运行。为了给深水油气井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考虑环空液体物性参数、井筒环空液体热膨胀和环空体积变化的耦合影响,建立了水下井筒环空带压计算模型,采用迭代法对环空带压进行了求解,将获得的环空带压施加到水下井口有限元模型上,然后以高压井口头与表层套管的焊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环空带压条件下水下井口疲劳热点处的应力状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空带压、水泥浆返高和高压井口头出泥高度对水下井口疲劳损伤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环空带压的存在会加剧水下井口的疲劳损伤,压力越高,疲劳损伤越严重;②表层套管外水泥浆返高与泥线的距离越大,水下井口的疲劳损伤越小;③高压井口头出泥高度越大,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越大。结论认为,有效地控制水下井口的环空带压与合理地设计井身结构,有助于减少水下井口的疲劳损伤。  相似文献   
54.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1981,40(8):169-176
中国南海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但其大多数都埋藏于深水区,油气勘探开发工作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海洋油气钻探工程已经实现了从浅水(水深300 m以内)到超深水(水深超过1 500 m)的跨越,并在南海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资源,亟待进行安全高效开发,因而对相应的天然气及其水合物高效开发模式与技术支撑体系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为此,针对深海天然气及其水合物安全高效开发的重大课题,提出了适用于常规天然气的“水平井或复杂结构井浮式钻完井+水下钻采系统+浮式生产、集输与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NG)处理系统+船运外输”的开发模式及其技术支撑体系,以及适用于非常规天然气——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水平井或复杂结构井浮式钻完井+水合物原位分解开采+水下或浮式生产与集输处理系统+管道或船运外输”的开发模式及其技术支撑体系;论述了大位移井、“U”形井等先进井型的开发模式及其适用的海洋地质环境,并给出了“U”形井的连通控制模型;此外,还介绍了与深水钻井力学和设计控制技术相关的研究进展。结论认为,建立先进适用的工程模式及其技术支撑体系,寻求实现“地质—工程—市场”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同时加强相关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是深海天然气及其水合物安全高效开发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55.
为了更好地使用旋转磁场测距导向系统(RMRS)来引导两井的精确连通,进行了U形水平井连通过程中的相对位置不确定性分析.根据RMRS在连通中的引导过程,将相对位置不确定性分为由RMRS引起的测点相对正钻井井底的位置不确定性和由测斜仪引起的连通点相对测点的位置不确定性.采用井位不确定模型,得到由RMRS和测斜仪引起的相对位置不确定性的协方差矩阵.通过坐标转换,得到同一坐标系下的总协方差矩阵,并给出由总协方差矩阵确定的误差椭球(圆).从实例计算可以看出,连通点与正钻井井底相距101.84 m时,误差椭球的半轴长度为3.75,1.90和2.66 m;随着钻进的进行,相距10.00 m时,误差椭球的半轴长度为0.25,0.56和0.07 m.研究结果表明,由RMRS测得的相对位置误差随钻头的钻进不再积累而是逐渐减小,同时进行相对位置不确定性分析有利于实现两井的连通,并有效地指导RMRS的使用.   相似文献   
56.
垂直井中管杆柱的扶正器安放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管杆柱屈曲给生产带来许多问题,文中采用弹性稳定理论中的能量方法,分析了受轴向分布载荷作用的垂直管杆柱的稳定性,得到了关于轴向分布载荷、底端轴向载荷和管杆柱几何参数的稳定性方程,并求得了它的解析解。该解对于垂直井中管杆柱的扶正器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方程中针对不同端部边界条件的管杆柱约束系数取值不同。为了便于理解,文中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57.
以运行了八年的三组过热蒸汽炉管为试验材料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常温力学性能试验及金相显微组织的观察与宏观分析 ,对三组过热蒸汽炉管的使用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获得的结论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8.
对问答系统中的问句理解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对问句信息进行深层挖掘形成问句表征.对问句进行分词、去停用词等预处理;结合FAQ库和网络对问句进行关键词扩展,以网络为语料库,利用N元语法模型对问句中的新词进行识别,利用规则的方法对问句进行分类;利用原始关键词+扩展词+新词+类别的形式对问句的信息进行表征.基于上述理论实现一个问答系统并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文中的问句理解方法能有效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59.
过去在对底部钻具组合(BHA)进行力学分析时,全是依靠手工进行公式的推演,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而在计算轴向力时,只是简单地用钻压值减去井底到所算跨中点的BHA轴向重量(浮重),并假设BHA轴向力与井眼轴线方向一致,没有考虑稳定器处支反力对轴向力的影响,这样处理必然给计算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文章应用MatLab的符号运算功能对二维底部钻具组合分析权余法(MWR)的消除残值方程和边界条件方程构成的方程组进行直接求解,使得求解过程更为简单和准确;同时,假设BHA轴向力与BHA变形线轴线方向一致,并考虑稳定器处支反力对轴向力的影响,将钻压作为目标函数对BHA单跨轴向力进行迭代求解,进一步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0.
本文研究旋转轴对称组合壳体结构的极限分析问题,分析受内压异厚度无加固环筋截锥-圆柱组合薄壳,对其凹转折区提出了一种塑性破坏机构,使用单矩弱作用极限条件进行了上下限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