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66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俄罗斯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主要页岩油资源赋存于西西伯利亚地台的巴热诺夫组和东欧地台的多玛尼克地层,页岩油区可采资源总量大,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是未来开发利用的重要潜力区。巴热诺夫组主要岩性为硅质泥页岩,分布于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平均厚度为30 m,TOC平均为7%,有机质含量一般大于4%,以Ⅰ-Ⅱ型有机质为主,成熟度介于0.5%~1.1%;多玛尼克页岩油层系为一套泥盆系中弗拉阶-石炭系下杜内阶硅质/含硅的泥质石灰岩,整体厚度在100~600 m,有机碳含量在0.5%~24%,以Ⅰ-Ⅱ型有机质为主,在伏尔加-乌拉尔盆地中北部成熟度介于0.5%~1.5%,南部靠近滨里海地区以生气为主。目前虽然受国际油价影响,俄罗斯页岩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探索却未停滞:2016年对巴热诺夫组146口垂直井进行测试,在活跃天数范围内日产油流量10.8 t,对36口水平井进行测试,在活跃天数范围内平均日产流量7.5 t;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的巴热诺夫技术中心,目前已将水力压裂的时间减少50%,单位生产成本减少40%。在俄罗斯开发页岩油资源享受矿产开采零税率,不少油田地质资料充分、相互之间距离不远且基础设施完善,未来俄罗斯页岩油有望实现商业开采。  相似文献   
92.
在东营凹陷的油气储集层中发现了沸腾包裹体,这是国内裂谷盆地的首次发现.沸腾包裹体的发现,为地下油气流体的“脉动式”或“突发式”充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证据.文中介绍了该区沸腾包裹体的特征及其与油气流体充注成藏的关系,由此分别探讨了与断裂和砂岩透镜体有关的油气“突发式”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93.
自20世纪50年代四川石油勘探会战以来,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虽远不如陆相盆地成就显赫,但也时有发现。四川盆地1958年11月川中会战,标志着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勘探的开始;1964年发现了威远震旦系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达400亿m^3;1989年发现五百梯石炭系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达650亿m^3;  相似文献   
94.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碱湖沉积,自下而上划分为风一段、风二段和风三段,岩性纵向上变化快,矿物成分复杂,富有机质,发育源储一体页岩油藏。油藏整体含油,但甜点分散,单层试油效果不理想,提产潜力不明确。根据岩心薄片及地球化学分析,玛湖凹陷风城组以纹层状粉砂质泥页岩夹白云岩为主,矿物组成以陆源碎屑矿物及碳酸盐矿物为主,随埋深孔隙体积变化和孔表面积变化一致,孔隙体积主要由宏孔(孔隙直径大于50 nm)贡献;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为0.85%~1.40%,处于生油高峰期;风二段发育中—高角度剪切裂缝,风三段发育中—高角度剪切裂缝和低角度构造裂缝,其形成与发育程度受岩性、矿物组分、岩石力学性质等的控制。综合岩性组合及储集层物性、含油性等特征,划分出4个相对集中的甜点段。应在直井多段试油试采的同时,选择含油性好、裂缝较发育的甜点段,开展地质基础研究与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攻关,实施水平井提产试验,以实现研究区风城组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全面突破。  相似文献   
95.
在进行诸如多因子地质风险评价、不同测井响应值交会对比等多元分析时,传统二维、三维散点图可视化技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基于欧式正交空间的维度耗尽及难以直接构建三维以上欧式空间的散点图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引进并改进了-种主流多维信息可视化技术:首先在介绍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引进平行坐标可视化技术表征多元(维)信息变化趋势与各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随后简要阐述平行坐标的数学基础,揭示其实质是将二维欧式空间的-个点映射到二维平面上的-条曲线,其射影几何解释和对偶特性使它能适用于多元可视化数据分析;最后结合多因子地质风险评估实例,对应于资源评价中的主观不确定性描述,面向平行坐标中的坐标轴和平行折线的可视化渲染,提出-种全新的颜色渐变渲染方案,以提升平行坐标的多元隐藏信息的直观表达能力;同时结合(聚类分析、主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数学方法,基于平行坐标信息可视化技术构建服务于多因子地质风险评估的信息可视化数据挖掘流程,使信息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成为石油勘探开发多学科与信息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6.
中国是油气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开展油气节能意义重大。文章介绍了中国油气节能技术的现状和节油潜力,指出要把交通运输节油放在首位,同时做好工业部门用油的节约和替代。  相似文献   
97.
为了实现可存储ZB级文件数量、单一文件TB级大小的行业基础数据的需求,以及利于实践"端到端"的、驱动油气重大发现的"地质智能"深度学习解决方案,本文设计、开发并验证了一种充分考虑油气勘探行业基础数据特点的分布式文件系统(PetroV Distributed File System,PetroV DFS)。结合全球地理网格剖分编码和地质信息编码,PetroV DFS建立了基于空间位置索引的分布式文件命名、分配与管理机制,可高效管理ZB级数量的文件并快速定位;基于ST-Based KIDA元数据建模下的本地空间数据库集成机制和空间索引、八叉树切分、空间键值对等三种分布式数据子块存储机制,可快速读写一个TB量级基础数据。PetroV DFS具有"地理位置相近、存储位置相近"的特点——同一地理区域的基础数据存储于同一数据中心的同一批机柜,在提升本地基础数据的访问和计算速度的基础上,能"就近"高效利用不同类型基础数据。以440GB叠前地震数据文件的分布式存储、全时窗频率振幅属性分布式计算为例,利用C++泛化编程技术实现的PetroV DFS可有效部署于当前普通计算机中,为后续深入实践不同类型深度学习解决方案提供新的、可行的大数据存储模式。  相似文献   
98.
通过统计全世界主要含油气盆地229个碳酸盐岩大油气藏(田),分析油气藏(田)和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发现在碳酸盐岩运移系统内,油气二次运移距离和油气田个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并没有碎屑岩中出现的指数衰减关系。其油气藏总体以近源成藏为主,但对于非近源运移的油气而言,油气运移的距离对油气成藏几率的控制作用并不明显。分析认为,对于碳酸盐岩非近源运移,油气往往受断裂展布特征和孔洞类储层的分布范围所控制,只要在这个范围内,油源足够的前提下,油气成藏的几率是相当的。因此,对于碳酸盐岩系统而言,只要在断裂和孔洞类储层的延伸范围内,即使在较远的距离条件下,仍然具有较高的大油气藏成藏几率。  相似文献   
99.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含油包裹体丰度GOI可以确定古油水界面,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可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包裹体分子组成可以反演油藏的充注历史,冰点可以确’定地层水的演化及确定油藏储量。此外流体包裹体还可以确定油气藏的演化程度、油气运移通道及盆地异常压力的研究中。文中还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查明泥岩在不同性质流体环境中的溶蚀速率及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黑色泥岩为研究对象,开展4组pH值分别为3、5、7、9的水岩相互作用实验研究,实验持续时间为153d,泥岩粉末样品中黏土矿物含量为50%、石英和长石类矿物含量为35%、方解石为2%,还有少量菱铁矿和黄铁矿。结果分析表明,方解石在酸性流体中快速发生溶蚀溶解,Ca离子析出速率高于Mg、Si和Al离子;长石和黏土矿物溶蚀作用缓慢;在中性—碱性流体环境中形成了三水铝石片状矿物沉淀;方解石的快速溶蚀溶解消耗了酸性流体实验中的氢离子,导致溶液pH值由最初的3升高至7.5;4组实验开始的15d内反应速率较快,反应至50d时,各离子浓度基本保持稳定,即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平衡状态下各组溶液的pH值为7~9,呈中性—弱碱性;据4组实验平衡状态下Si离子浓度计算得到的泥岩整体溶蚀速率为-13.29~-13.79 mol/(m~2·s),较为接近同等条件下蒙皂石或高岭石单矿物的溶蚀速率,略高于泥岩中含量最高的伊利石单矿物溶蚀速率。实验研究表明,地层中CO_2或有机酸等酸性流体能够对泥岩盖层产生溶蚀溶解作用,而酸性流体对泥岩盖层封盖能力的破坏程度取决于长期水岩相互作用至系统平衡的过程;封闭的流体环境有利于保护泥岩盖层,泥岩中含有适量的碳酸盐矿物有利于缓冲酸性流体对泥岩盖层的溶蚀作用,起到保护盖层封闭性的作用,而碳酸盐等矿物的沉淀作用能够提高盖层的封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