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蓄电池     
钟山 《太阳能》1995,(4):31-31
蓄电池钟山在本世纪初,镍一铁蓄电池曾经有过和铅-酸蓄申池竟争的趋势,但因成本太高,而且快速放电时易发生过热现象,所以至今铅一酸蓄电池仍占主导地位。人们常问,有没有一种蓄电池可使电动汽车在一次充电后连续行驶640公里以上?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银一锌蓄电...  相似文献   
232.
氯化石蜡-52,在我厂生产已有多年。随着塑料加工工业的发展,当前氯化石蜡已成为PVC树脂制品中,重要的增塑剂,用以代替市场紧俏的二丁酯和二辛酯。其生产工艺简单,并具有电性能优良,与PVC树脂相溶性好、能阻燃绝缘等优点。我厂氯化石蜡原采用“间断法”生产,为了提高产量,近期利用闲置的氯油生产装置,进行了塔式法连续生产氯化石蜡新工艺试  相似文献   
233.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Ti掺杂的BiOCl纳米片,并利用XRD、SEM和PFM以及其他分析测试技术对所制备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测试。以四环素(TC)为目标污染物,在模拟太阳光和超声作用下,研究了Ti-BiOCl的压电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BiOCl材料由厚度为25~250 nm的纳米片组成,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较高的压电响应能力。在光(300 W)和超声(45 kHz,100 W)协同作用下,Ti-BiOCl在20 min内可以去除94.79%的TC。室温下一级反应速率常数达0.168 min-1,显著优于单独光催化或单独压电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34.
贾晓钦  罗勇  钟山  张庆中 《传感器世界》2007,13(6):18-21,17
针对CMOS工艺制造的红外接收芯片,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光生电流转换到电压的电路设计.通过该设计,红外接收芯片不仅能准确检测几十纳安到几百微安的入射光电流;而且可以在大电流入射时,能有效避免放大器出现饱和失真的情况.  相似文献   
235.
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中存在的开放程度不够、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仪器维护不到位等主要问题,提出共享平台引入使用者实名制,并阐述了实名制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管理中的优缺点。以优化管理为目标,提出了实验室-学院-学校三级信息体系,构建了用户-实验员、维修员-管理员-主管四级权限体系,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网络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36.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镜观测(TEM),红外光谱分析(FT—IR),比表面积(BET)与孔径测试(BJH)分析结合理论计算探讨方解石除磷机理;通过实验考察主要影响因素,并对除磷机理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投加量对除磷效率影响显著。BET,BJH与TEM测试表明方解石在整个除磷过程中未出现多孔性结构,比表面积均小于16.0m^2/g,孔容低于0.085cm^3/g,其吸附能力很弱,吸附作用不是除磷的主要机制;XRD与FT-IR测试结果显示生成CaHPO4·2H4O(DCPD)沉淀与DCPD转化为非晶态磷酸三钙(ACP)沉淀是除磷的主要机制,DCPD→ACP的转化过程是去除磷酸盐的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37.
随着坪桥区块近20年的持续开发,单井产能逐年降低,油井泵效低下。井筒状况持续恶化,井筒脏、结蜡、结垢导致作业频次增加,占井周期长,影响采油时率,多次作业还导致油管杆丝扣磨损,影响使用寿命。使用杆式泵可有效缩短占井周期,减少作业时产生的油管杆磨损,提高油井泵效和采油时率。  相似文献   
238.
甲酸是理想的化学储氢介质和有前景的燃料源,CO2催化加氢制甲酸原子经济性高,是CO2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DFT计算研究了Ag单原子负载N改性石墨烯催化CO2加氢制甲酸,在4种催化剂上分别考察了3条路线合成产物。结果表明:N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对反应物的吸附能力,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垒,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为新型2D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制甲酸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9.
唐思扬  李星宇  鲁厚芳  钟山  梁斌 《化工进展》2022,41(3):1102-1106
低能耗的CO2捕集技术对“碳减排”有重要意义。化学吸收法是工业常用的CO2捕集方法,过程能耗高、成本高,限制了大规模的工业应用。近年来,随着新型吸收剂的开发和吸收解吸装置的设计,过程能耗有所降低,在我国已有多套碳捕集示范装置。然而进一步降低捕集能耗,节约捕集成本是实现“碳中和”的不变追求。本文基于溶剂化学吸收CO2研究,提出以下化学吸收法的研究方向:开发广泛的相变吸收理论,构建吸收体系数据库,建立定量预测模型,以实现吸收体系的分子设计;强化气液传质,设计液相传热部件和气液分离空间,研发高效吸收解吸设备,以提升碳捕集效率;耦合化学吸收和矿化,实现原位CO2吸收固定,提升过程经济性。通过化学吸收技术的系统研发,以期促进低能耗的碳捕集,助力祖国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