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0篇 |
综合类 | 5篇 |
化学工业 | 41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18篇 |
建筑科学 | 24篇 |
矿业工程 | 14篇 |
能源动力 | 9篇 |
轻工业 | 11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7篇 |
无线电 | 2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 |
冶金工业 | 9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232.
氯化石蜡-52,在我厂生产已有多年。随着塑料加工工业的发展,当前氯化石蜡已成为PVC树脂制品中,重要的增塑剂,用以代替市场紧俏的二丁酯和二辛酯。其生产工艺简单,并具有电性能优良,与PVC树脂相溶性好、能阻燃绝缘等优点。我厂氯化石蜡原采用“间断法”生产,为了提高产量,近期利用闲置的氯油生产装置,进行了塔式法连续生产氯化石蜡新工艺试 相似文献
233.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Ti掺杂的BiOCl纳米片,并利用XRD、SEM和PFM以及其他分析测试技术对所制备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测试。以四环素(TC)为目标污染物,在模拟太阳光和超声作用下,研究了Ti-BiOCl的压电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BiOCl材料由厚度为25~250 nm的纳米片组成,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较高的压电响应能力。在光(300 W)和超声(45 kHz,100 W)协同作用下,Ti-BiOCl在20 min内可以去除94.79%的TC。室温下一级反应速率常数达0.168 min-1,显著优于单独光催化或单独压电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34.
235.
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中存在的开放程度不够、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仪器维护不到位等主要问题,提出共享平台引入使用者实名制,并阐述了实名制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管理中的优缺点。以优化管理为目标,提出了实验室-学院-学校三级信息体系,构建了用户-实验员、维修员-管理员-主管四级权限体系,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网络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36.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镜观测(TEM),红外光谱分析(FT—IR),比表面积(BET)与孔径测试(BJH)分析结合理论计算探讨方解石除磷机理;通过实验考察主要影响因素,并对除磷机理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投加量对除磷效率影响显著。BET,BJH与TEM测试表明方解石在整个除磷过程中未出现多孔性结构,比表面积均小于16.0m^2/g,孔容低于0.085cm^3/g,其吸附能力很弱,吸附作用不是除磷的主要机制;XRD与FT-IR测试结果显示生成CaHPO4·2H4O(DCPD)沉淀与DCPD转化为非晶态磷酸三钙(ACP)沉淀是除磷的主要机制,DCPD→ACP的转化过程是去除磷酸盐的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37.
随着坪桥区块近20年的持续开发,单井产能逐年降低,油井泵效低下。井筒状况持续恶化,井筒脏、结蜡、结垢导致作业频次增加,占井周期长,影响采油时率,多次作业还导致油管杆丝扣磨损,影响使用寿命。使用杆式泵可有效缩短占井周期,减少作业时产生的油管杆磨损,提高油井泵效和采油时率。 相似文献
238.
239.
低能耗的CO2捕集技术对“碳减排”有重要意义。化学吸收法是工业常用的CO2捕集方法,过程能耗高、成本高,限制了大规模的工业应用。近年来,随着新型吸收剂的开发和吸收解吸装置的设计,过程能耗有所降低,在我国已有多套碳捕集示范装置。然而进一步降低捕集能耗,节约捕集成本是实现“碳中和”的不变追求。本文基于溶剂化学吸收CO2研究,提出以下化学吸收法的研究方向:开发广泛的相变吸收理论,构建吸收体系数据库,建立定量预测模型,以实现吸收体系的分子设计;强化气液传质,设计液相传热部件和气液分离空间,研发高效吸收解吸设备,以提升碳捕集效率;耦合化学吸收和矿化,实现原位CO2吸收固定,提升过程经济性。通过化学吸收技术的系统研发,以期促进低能耗的碳捕集,助力祖国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