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5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18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在卧式搅拌床反应器丙烯聚合工艺中,结块是严重影响装置长期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的隐患之一。本文以时域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吸引子比较法的声发射结块检测技术。该方法通过比较当前状态与正常状态的声发射信号,并借助统计量S值对两个时间序列的分布进行检验,从而判断两者是否由同一机理产生。当S<3时,则表明当前状态为正常;当S>3时,则表明反应器内有95%的可能性发生了结块。冷模实验结果表明,在合理选择传感器位置的前提下,通过对原始声发射信号进行消噪、归一化等预处理后,吸引子比较法能够灵敏地检测出卧式搅拌床反应器内粒径分布的细微变化,继而预警结块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迄今为止所出现的氨基改性聚硅氧烷为主的织物用柔软剂的发展情况 ,并对产品进行分类 ,系统阐述各个系统产品的发展及特点 ,列举了代表产品。  相似文献   
43.
物质流的网络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综述了换质网络 综合技术的设计方法与理论基础,即夹点设计法与数学规划法。并简要叙述了物质流网络综合技术在水处理,废水处理,炼厂氢管理等方面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指出该技术研究的发展对于化学工业的清洁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国际上新兴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44.
工业流化床聚乙烯树脂性能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分析了聚乙烯树脂熔融指数和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流化床动态过程中聚合物性能指标的递椎关系和工业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过程产品质量的预测模型,利用乙烯气相(共)聚合过程中不同工艺条件下树脂的质量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由于影响因素的相互关联,熔融指数和密度的控制应该联合进行;熔融指数和密度的计算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8.19%和0.13%。预测精度满足要求,模型可以应用于具体的工业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45.
利用SEM手段对T-1(进口)、T-3和T-4(国产)三种硅胶载体的形态进行了研究.随着粒径的增大,载体颗粒的球形度逐渐下降,表面粗糙度不断增大,沟、坑和凹凸处不断增多,尺度较大(0.1~0.3 μm)的次级粒子不断增加.粒径较小的细粒子(5~10 μm以下 )易粘附在大粒子的表面而破坏载体的形态.载体颗粒中的原级粒子尺度一般在1~100 nm之间,基本为球形形态,但硅胶类型不同原级粒子尺度分布及相互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接点数和颈连程度等空间排列形态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46.
硅胶载体热活化过程中的局部烧结现象对催化剂的活性和性能有较大的破坏作用.本文利用 XRD、SEM和原位FTIR等手段对三种热活化硅胶载体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T-1、T-3和T -4三种硅胶载体发生局部烧结现象的起始温度Ts值约分别为900℃、600℃和600℃(升温速率100℃/小时),局部烧结现象将引起硅胶载体非晶程度下降,扩散孔分率下降.SEM观察到了900℃热活化T-1硅胶中的局部烧结现象,其实质是原级粒子之间相互熔结聚并而增大 .原位红外结果则表明, 局部烧结可能导致了硅胶颗粒内部SiOSi骨架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47.
工业流化床乙烯气相共聚合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靖岱  阳永荣 《塑料》2000,29(3):1-3
通过对Unipol聚乙烯生产工艺的分析,指出了表征树脂质量的性能指标,进而提出了影响树脂性能指标的主要操作变量.  相似文献   
48.
迭代动态规划在树脂牌号切换最优化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迭代动态规划求解牌号切换模型的最优化问题,有效地避免了运用一般方法求解系统最优化问题时的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以及高维系统可能出现的计算量激增的问题,成功地解得树脂牌号切换过程产生的过渡料数量最少时聚合温度、氯气和共聚单体的浓度、催化剂流率和料位高度等5个操作变量的最优轨迹。  相似文献   
49.
以Mg(OEt)2和TiCl4作为钛镁体系聚乙烯催化剂的代表,在不同反应上制备了Ti-Mg体系负载型聚乙烯催化剂,并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其亚微观结构进行研究,证实其具有分形特征。应用分形理论及其改进的盒子维法对催化剂的亚微观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给出了催化剂表面结构的分维数,结果发现,催化剂分维值Dt随着催化剂表面的不规则度及催化剂内部孔隙的增多而增大,而其聚合活性与催化剂表面分维值的关系较为复杂,只在适宜的催化剂分维值范围内,才可获得较高的聚合活性,研究证明了分维值可作为比较两个分形无规则度对象的表征参量。  相似文献   
50.
王靖岱  濮亚俊  阳永荣 《化工学报》2006,57(7):1682-1688
以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工艺为例,提出了通过控制聚合反应条件的振荡操作,在单一反应器内实现制备双峰分子量分布聚乙烯的新工艺.通过模拟计算,分别考察了氢气、乙烯、共聚单体进料速率和反应温度的振荡操作对聚乙烯分子量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取振荡操作后,聚乙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呈明显的双峰分布,表明在一个反应器里通过控制反应条件的振荡来制备双峰聚乙烯是可行的,而控制氢气进料速率的振荡操作是制备双峰聚乙烯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