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提高共享储能收益,同时兼顾用户用电成本,建立了以储能电站为主导者、社区用户为跟随者的主从博弈模型。储能电站依据历史用户用电情况制定充放电策略,决定分时电价;用户根据主导者提供的分时电价,在充分满足不可转移负荷用能需求前提下,给出用电功率,选择合适的能源服务商。使用KKT最优性条件和线性规划对此博弈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并利用商业求解器对其求解,通过算例分析,对所提方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主从博弈的共享储能电费定价策略,可使共享储能得到较高的收益,且使用户的支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42.
陈来军;苏小玲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25,(2):7-8
<正>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主阵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的沙漠、戈壁及荒漠地区。202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发布《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明确提出到2030年,我国将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规模约4.55亿千瓦。新能源基地的快速发展在带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创新与升级的同时也增加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碳市场交易的难度。为共享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建设和运行相关最新研究成果,《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编辑部策划“新能源基地友好并网与优化运行关键技术”专题。自征稿启事发布以来,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踊跃投稿,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本专题选择收录了其中的11篇论文。 相似文献
43.
为提高共享储能收益,同时兼顾用户用电成本,建立了以储能电站为主导者、社区用户为跟随者的主从博弈模型。储能电站依据历史用户用电情况制定充放电策略,决定分时电价;用户根据主导者提供的分时电价,在充分满足不可转移负荷用能需求前提下,给出用电功率,选择合适的能源服务商。使用KKT最优性条件和线性规划对此博弈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并利用商业求解器对其求解,通过算例分析,对所提方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主从博弈的共享储能电费定价策略,可使共享储能得到较高的收益,且使用户的支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44.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文章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构建了该系统的CFD模型,并对该系统中集热棚和烟囱内的温度和压强,以及烟囱内浮升气流的风速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同时,利用搭建的太阳能热气流实验装置测量了集热棚内气流温度和烟囱内风速,并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集热棚内气流温度和烟囱内风速实测值的变化趋势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集热棚内气流温度实测值的平均值与仿真值平均值之间的相对偏差为2.9%,烟囱内风速仿真值与实测值之间绝对偏差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分别为1.21 m/s,0.4。 相似文献
45.
46.
47.
马恒瑞;袁傲添;王波;杨昌华;董旭柱;陈来军 《高电压技术》2025,(3):1233-1250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促进现代电力系统转型和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精确的负荷预测结果对于优化电力供需平衡、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可有效优化电力供需平衡,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基于此,该文首先从场景对象、数据类型、评价方式、预测方法等角度对负荷预测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的发展历程、优缺点等进行了系统化评析与总结。最后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下负荷预测面临的挑战,分别从模型和场景层面对未来技术进行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8.
氢储能系统受地理、气候条件限制较小,在构建面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风-储混合系统中极具发展潜力.然而,由于风电场的出力具有不确定性,氢储能系统需要在储能、释能、热备用等工况下频繁切换,内部热能供需平衡也呈现出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其响应速度甚至实际可用容量.为此,设计了考虑热平衡的风-氢混合系统,构建了考虑电解槽、燃料电池间歇工作模式热平衡的氢储能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风电场功率的不确定性和氢储能系统的投资成本,提出了考虑热平衡不确定性的风-氢混合系统氢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采用分布鲁棒方法对风电场功率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并将其转化为一组线性风险机会约束进行求解.基于实际风电场数据构建算例,对所提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 表明,氢储能系统中电解槽和燃料电池的散热系数对系统实际可用容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风-氢混合系统的氢储能容量配置中考虑热平衡约束可以有效提升氢储能系统的实际可用容量和混合系统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49.
徐志洋;陈来军;苏小玲;赵正奎;杨军;许德操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25,46(2):53-61
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是解决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压频率问题的关键设备。大扰动工况下电网电压频率快速变化,要求快速支撑和抗扰动能力。本文首先基于高压直挂式储能拓扑建立了大扰动工况下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滑模控制的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控制策略,通过改进滑模面及趋近律函数解决抖振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幂次函数的滑模控制律。最后,建立李雅普洛夫函数证明改进滑模构网控制策略满足稳定条件。仿真结果表明,与采用比例积分控制器的构网型控制系统相比,模块化级联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采用基于改进滑模控制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电压支撑效果。 相似文献
50.